西安康寧心理醫(yī)院:只有行動了你才能戰(zhàn)勝抑郁!抑郁癥康復(fù)這五大要素重點
我們習慣給困難找借口,給行動設(shè)想障礙,難怪我們在抑郁的怪圈里走不出來。與抑郁做斗爭說到底是一場意志的較量,光有好的方法卻沒有堅持的信念亦是徒勞。

抑郁?。颗^啊,沒人理解啊,好不了哇!
自律才能自由?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一日復(fù)一日,時間對所有人都是絕對公平的,并不因個人的痛苦糾結(jié)就少走一分。
病情反復(fù)發(fā)作的7、8年間,小胖陸續(xù)接觸過一些抑郁癥患者。他們或許像我一般在陷入心境障礙好幾年后才意識到自己早已患病,或許是突如其來的爆發(fā),從此“快樂是路人”。
而那些戰(zhàn)勝了抑郁的同伴們,他們能成功絕不會是偶然,而是長期探索、行動的必然結(jié)果,他們在斗爭過程中選擇用科學(xué)的辦法解救自己。
我十分認同一位同伴對抑郁癥的描述:抑郁癥是把你過去犯的思維錯誤狠狠的打回到你的臉上!
你為何會抑郁?是否有同伴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然今日,我并不想與同伴們談?wù)撨@個話題,而是將我與其中一些同伴聊過的“如何擺脫抑郁?”中收集到的辦法廣而告之,希望在這個春天種下一顆希望的種子,秋天真正能夠開花結(jié)果。
01 追本溯源,尋回最初的自己
在我接觸過的所有抑郁癥患者中,大部分都會意識到“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他們表示抑郁是源自于原生家庭的種種問題,或受到壓迫、不被理解、或備受冷落、失去愛人與被愛的能力...
在兒童時期我們無法做出反抗,亦不能意識到所受到的無形傷害,這些遺留下來的原生問題在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成長后相當長的歲月。
有些人終其一生也無法認知到隱藏著的原生問題,有些人則依靠成年后另組家庭來嘗試療愈這些問題。
要徹底擺脫抑郁,對于這部分患者首要做的是追本溯源,找到屬于你的原生問題,就像在治療中先找到“病灶”才能對癥下藥。
在此推薦心理學(xué)家愛麗絲.米勒所著《天才兒童的悲劇》,書中探討了童年的傷痛記憶對于成人人格心理有著何種負面影響。小胖在閱讀中找到了自己的傷痛記憶并抽絲剝繭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02 激發(fā)內(nèi)心的元動力
動力有多大擺脫抑郁的希望就有多大。
這句話毫不夸張。你之所以日復(fù)一日被頻繁打臉,像泥巴一樣總蹭不上墻,歸根結(jié)底在于:你想擺脫抑郁的動力還不夠強大,不足以支撐你度過一次次的復(fù)發(fā)期。
當你對自己足夠狠,你足夠期望痊愈后的重生,足夠渴望打破黑暗伸手感受陽光,那些所謂沒有有效方法、病情復(fù)發(fā)、無情打擊又算的了什么呢?
我們習慣給困難找借口,給行動設(shè)想障礙,難怪我們在抑郁的怪圈里走不出來。與抑郁做斗爭說到底是一場意志的較量,光有好的方法卻沒有堅持的信念亦是徒勞。
有同伴會說:抑郁的人本身就是意志過于薄弱,才會患病。而邏輯上思考,不論抑郁前你的生活、心理狀態(tài)如何,你都可以把抑郁這件事當作一次修行,借此鍛煉意志力、情緒管理能力,從而檢視三觀,回歸正軌。

03只有行動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如上文所說,我們長期形成的思維模式是先給行動設(shè)置假想敵人,不斷自挫。
抑郁伴隨的焦慮、恐懼,要破除他們唯一的辦法是立即行動,以行動檢驗結(jié)果。不少患者最不愿面對的是過去的人事,那會讓我們產(chǎn)生諸如羞愧、自責、無助等不良情緒。
而當我們決心重新振作,我們會想:同事們會如何看待我?領(lǐng)導(dǎo)是不是已經(jīng)對我無比失望?那些投遞的眼光都是滿滿的惡意,而不是理解或同情、寬慰...覺得渾身帶刺,如坐針氈。這時我們被自己嚇跑了,回到小小的天地,龜縮著才是安全舒適的。
我們便錯過了破除焦慮恐懼最好的時期。
小胖認識的一位朋友是寧可餓著也不愿與同事共桌吃飯的抑郁癥患者。當他一再嘗試,某天勇敢坐下來,試著與人交流,才發(fā)現(xiàn)他所設(shè)想的那些敵對場景并沒有出現(xiàn),所擔憂的變得可笑起來。
這個世界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是慣性思維讓我們陷入被迫害的假想當中,放大了我們的恐懼擔憂。所以,當我們面臨要與過去和解時,不妨試著先靜下心來,深呼吸,告訴自己:不要緊,我已經(jīng)準備好面對一切。不驗證我又如何知道真相呢?事實是,事情永遠不會有想象的差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