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情人節(jié)了還不知道這些歷史實質?那你確實過不了節(jié)


嗨咯,各位淀粉們中午好哇~又來到了每周必有的干貨系列推文啦~今天,小歷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是——性質、實質、本質類的干貨,分為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史三部分。話不多說,拿起小本本,跟著小歷一起來學習今天的干貨吧!建議點贊+收藏,反復學習?。。∥哪┯形恼翽DF版的干貨獲取方式哦~
中國古代史
1.宗法制:以血緣關系為紐帶,按照親疏關系實行分封,形成以王族為主體的政治制度。
2.井田制:以國有為名的貴族土地所有制。
3.戰(zhàn)國變法:新興地主階級向傳統(tǒng)貴族奪權(新興地主階級與傳統(tǒng)貴族的斗爭)。
4.百家爭鳴:社會變革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反映。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5.戰(zhàn)國儒法之爭:德治與法治之爭。
6.“三家分晉”(“田氏代齊”):傳統(tǒng)政治秩序崩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社會轉型。
7.秦至清行政區(qū)劃演變:中央集權的加強。
8.選官制度變化:逐漸把官員的選拔權收歸中央,反映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加強。
9.“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摒棄諸子學說,專任法家思想。
10.推恩令:采用溫和手段以削弱地方諸侯國實力和加強中央集權的政策。
11.郡縣制取代分封制: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
12.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數民族領袖實施的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
13.均田制:封建土地國有制(即官田,土地國有,不得買賣)
14.唐代三省六部制:將行政管理過程中的決策、執(zhí)行、審核三種程序加以分離,通過分散相權,加強皇權。
15.王安石變法:在不觸動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對封建生產關系進行了局部調整。王安石變法是一場地主階級挽救封建統(tǒng)治危機的改革。
16.遼南北面官制度:對先進文明的吸收與肯定,對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
17.明末清初三大家:對儒家思想的批判繼承。
18.改土歸流:打擊地方割據勢力,實行邊疆管理與內地一體化,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鞏固與發(fā)展。

中國近現代史
1.列強侵華戰(zhàn)爭:西方國家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是非正義的侵略戰(zhàn)爭。
2.《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主權喪失最嚴重、賠款數目最龐大的不平等條約。
3.《資政新篇》:向西方學習,發(fā)展資本主義。
4.辛亥革命:近代中國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5.復辟帝制:民主共和向帝制的倒退。
6.五四運動:①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②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wèi)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社會革命運動。③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思想啟蒙運動。
7.契約華工:歐美殖民者對中國進行的剝削和掠奪。
8.新文化運動: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新教材說法——對辛亥革命失敗原因的痛苦反思。)
9.國民革命:國共合作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
10.南京國民政府北伐:爭奪地盤和統(tǒng)治權力。
11.中國革命道路分歧:是從中國實際出發(fā),還是照搬俄國十月革命的經驗。
12.國民黨“訓政”:違背“主權在民”,是一黨專政。
13.陜甘寧邊區(qū)政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政權。
14.臺灣問題:中國的內政問題。
15.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以人民代表大會為核心和主要內容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
16.新中國成立初期經濟建設:既是我國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起步,又是國家對生產資料私有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開始。
17.萬隆會議:戰(zhàn)后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國際會議。
18.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
19.新中國政黨制度:反映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
20.三大改造: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yōu)楣兄频纳鐣髁x革命。
21.雙百方針:承認社會主義科學文化的多層性和多樣性,是政治民主化在文學、藝術上的體現。

世界史
1.國家:階級統(tǒng)治的暴力工具。
2.雅典民主政治:奴隸主貴族的民主(建立在奴隸制度之上的民主)。
3.封君封臣制:歐洲中世紀的封建等級制度。
4.種姓制度:維護奴隸主特權的一種等級制度。
5.日本幕府體制: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權,實為一種軍事集權政治制度。
6.羅馬萬民法:羅馬統(tǒng)治者用來維護帝國統(tǒng)治、實現擴張野心的重要手段,是馭民的工具。
7.近代全球化:資本主義世界性霸權確立和殖民擴張(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8.早期殖民擴張:使用暴力手段促進封建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轉化。
9.東印度公司:經濟、政治、軍事合一的殖民機構。
10.文藝復興:創(chuàng)立符合新興資產階級需要的新文化,是14世紀到17世紀初發(fā)生在歐洲的宣揚新思想的新文化運動。(或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
11.宗教改革:一場在宗教外衣掩飾下反對羅馬天主教會神權統(tǒng)治的社會政治運動和思想解放運動。
12.啟蒙運動:新興資產階級在思想領域反對封建統(tǒng)治與教會特權的斗爭。
13.《至尊法案》:專制王權國家的興起。
14.《權利法案》:為英國限制完全提供法律保障的憲法性文件。
15.盧德運動:一場自發(fā)的反對資產階級剝削、壓迫的工人運動。
16.美國獨立戰(zhàn)爭:是一場民族獨立運動,也是一場資產階級革命。
17.門羅主義:美國將拉丁美洲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對拉丁美洲進行經濟和政治侵略的工具。
18.工業(yè)革命:資本主義生產從工廠手工業(yè)向機器大工業(yè)過渡,推動生產力發(fā)展的過程。
19.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以資本家占有生產資料和雇傭勞動為基礎,實質是資本剝削雇傭勞動的制度。
20.美西戰(zhàn)爭:帝國主義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戰(zhàn)爭。

21.英國議會斗爭: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運動。
22.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的帝國主義之戰(zhàn)。
23.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
24.國際聯盟:英法維護自己既得利益、維持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操縱國際事務的工具。(性質:是第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世界性國際組織)
25.聯合國:作為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體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國際政治秩序。
26.新經濟政策:在國家掌握主要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利用市場和商品貨幣關系發(fā)展經濟,建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
27.羅斯福新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
28.綏靖政策:通過犧牲別國利益和縱容侵略來換取自身安全的霸權主義政策。
29.均勢外交:通過牽制和瓦解對手以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的霸權政策。
30.美國中立政策:維護美國安全和戰(zhàn)略利益的綏靖政策。
31.法西斯主義:對外侵略性與種族滅絕性。
32.雅爾塔體系:美蘇兩國劃分勢力范圍。
33.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國霸權地位的動搖。
34.鐵幕演說:推動美國遏制蘇聯。
35.杜魯門主義:遏制蘇聯,稱霸世界。
36.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軍事政治集團,是美國控制西歐,遏制蘇聯,從而稱霸世界的工具。
37.福利國家:維護資產積極利益,鞏固資本主義制度。(國家運用財政手段對社會財富進行再分配,是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反映了分配領域的社會化趨勢。)
38.不結盟運動:第三世界國家力求通過和平、中立、不結盟的方式和手段,實現獨立、安全、發(fā)展的目標。
39.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和自我完善。
40.東歐劇變:社會性質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
41.經濟全球化: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擴張。
42.一帶一路: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了~如果你覺得這篇干貨還不錯,歡迎分享給其他同學哦~我們大家一起共同進步,拿下高考!??!想要獲取PDF版干貨的同學,在公眾號聊天框發(fā)送暗號“性質、實質、本質類干貨”就可以獲取啦~

-END-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問,也歡迎留言區(qū)告訴我們。你們的意見,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成長~
想刷【精選好題】選定哥《小題精練》、掌握【基礎知識】選《定哥筆記》、構建【知識體系】選《定哥腦圖》、記憶【歷史時間】選《記憶卡牌》、【輕巧便攜】選《小黃書》、【押題猜題】選《紅寶書》 更多好物還在定哥熊貓屋等著仔仔們(?˙ー˙?)? ? ? ? ?
????關注:微信公眾號:歷史老師定哥,更多干貨等你來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