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引領磷酸鐵鋰電池逆襲三元鋰電池
談起電動汽車,三元鋰電池總是如影隨形,成為動力電池的標配。尤其是特斯拉全系車型一直都在使用圓柱體三元鋰電池,更是為這種電池“揚名立萬”。但比亞迪卻反其道而行之,一直在磷酸鐵鋰電池領域深耕不輟,尤其是去年發(fā)布了刀片電池之后引領起一股磷酸鐵鋰電池的新風尚。在剛剛過去的5月份,國內動力電池產量共計13.8GWh,其中8.8GWh為磷酸鐵鋰電池,年內首次超過三元鋰電池的月產量(5.0GWh)。

三元鋰電池兩大優(yōu)勢
評價能量密度的單位是Wh/kg,也就是每公斤電池系統(tǒng)能容納多少Wh的電能。目前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偏低,所以長續(xù)航電動車的電池組普遍又大又重,300-500kg的重量帶來的負擔著實不小。如果能增加能量密度,電池組的重量就會減輕,或者相同重量的電池帶來更長的續(xù)航里程。

三元鋰電池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能量密度高,目前普遍達到180Wh/kg左右,正在向200Wh/kg突破。而磷酸鐵鋰電池方面的能量密度則是弱項,比亞迪刀片電池已經是最先進的磷酸鐵鋰電池了,能量密度約為140Wh/kg。根據(jù)比亞迪的研發(fā)規(guī)劃,要到2025年才能達到180Wh/kg或更高。

這還沒完,在低溫性能方面,三元鋰電池也比磷酸鐵鋰電池更具優(yōu)勢。在零下20℃時,三元鋰電池可用容量約為70%,而磷酸鐵鋰電池只有55%。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本來就地,低溫讓它的電量進一步損失,比之三元鋰電池的差距就更大了。
那么,既然磷酸鐵鋰電池有這么多不足之處,為什么比亞迪還玩命地推廣?為什么其他電池廠商也急劇擴展磷酸鐵鋰電池產能,以至于超過了三元鋰電池?
安全 磷酸鐵鋰的決定性優(yōu)勢
三元鋰電池優(yōu)勢很多,但卻有一個致命缺陷——受到外力沖擊發(fā)生形變和破損時,極易引發(fā)劇烈的火災甚至爆炸。近年來特斯拉各車型隔三差五就起火一次,去年蔚來也有底盤磕碰導致起火的案例。而且,三元鋰電池起火時燃燒非常劇烈,比汽油起火還要恐怖,往往會連帶著引燃附近的車輛,造成巨大的損失。

而磷酸鐵鋰電池雖然在電性能方面不如三元鋰電池,但其穩(wěn)定性卻非常好,很難發(fā)生起火事故。而比亞迪通過最新研發(fā)的刀片電池封裝之后,其散熱模組得到了進一步優(yōu)化,哪怕是滿電時遭受擠壓變形或者鋼針穿刺都能確保安全。別說起火了,連煙都不冒,堪稱波瀾不驚。


三元鋰電池性能雖然好,但誰都不能保證自己開車永遠不發(fā)生碰撞,有時候你不撞別人別人還來碰你呢,一旦發(fā)生意外事故,哪怕車內成員并沒有太大的傷害,屁股下邊幾百公斤的電池將瞬間將車輛焚毀,逃生概率很小。磷酸鐵鋰電池雖然性能略差,但足夠安全,碰撞或者底盤磕碰之后都不會引發(fā)起火,顯然更讓人安心。
總結:安全永遠第一位
在度過最初的興奮期之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加看重電動汽車的安全性。哪怕一個月多充兩回電也不愿意坐在三元鋰電池上,畢竟生命只有一次,僥幸不得。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也開始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更多地應用磷酸鐵鋰電池裝車,并引為賣點。就連上海特斯拉都開始采用磷酸鐵鋰電池裝車了。

翻回頭說,比亞迪是這一場“磷酸鐵鋰電池逆襲”的最大功臣。期待比亞迪能夠繼續(xù)在磷酸鐵鋰了電池的研發(fā)上持續(xù)發(fā)力,繼續(xù)引領這場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