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化學--02-1--生活語言中的熱學知識


生活語言中的熱學知識
?
1、 真金不怕火煉:金的熔點為1064℃ 而火焰的溫度一般為800℃左右,所以金不會被熔化。
2、 與其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液體沸騰的充要條件是溫度達到沸點和能繼續(xù)吸收熱量。揚起的湯向空氣中散熱而溫度下降,但水回到鍋內(nèi)吸收熱后馬上又沸騰了,它沒有斷開熱源,而抽薪過后能從根本上制止液體的沸騰。
3、 開水不響,響水不開:液體沸騰之前,由于對流,水內(nèi)氣泡一邊上升,一邊振動,大部分氣泡在水內(nèi)壓力下就破裂,聲音較大,而沸騰時,水溫上下相等,氣泡升到液面時才破裂,聲音較小。
4、下雪不冷化雪冷:因為空氣中水蒸氣凝華成雪時放出熱量,而雪熔化時要吸收熱量,因而空氣的溫 度就會隨之發(fā)生變化。
5、 瑞雪兆豐年:因為雪是熱的不良導體,當它覆蓋在農(nóng)作物上時,可以很好地防止熱傳導和空氣對流,因此能起到保溫的作用。
6、“吸熱溫度升高”中的“熱”是指熱能、內(nèi)能。“天氣太熱”中的“熱”是指的溫度高。“場面非常熱烈”中的“熱”是指氣氛好。
7、吹風之所以讓人感覺到?jīng)鏊?,是因為風從皮膚表面帶走了能量,即能量發(fā)生了轉(zhuǎn)移,導致皮膚表面的能量降低。所以,吹風時,人就會感覺到?jīng)鏊?。又如,在皮膚表面擦拭酒精,同樣會感覺涼爽。這是因為酒精容易揮發(fā),揮發(fā)時帶走皮膚表面的能量,導致皮膚溫度下降,人也就感覺到了涼爽(此方法可用于發(fā)燒病人的物理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