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納米顆粒跟蹤分析技術(shù)(NTA)
納米顆粒跟蹤分析技術(shù)(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是利用光散射和布朗運動的特性獲得液體懸浮液中的樣本粒度分布的檢測方法。它能對懸浮液中粒徑分布范圍較寬的顆粒進行全方位表征,具有分辨率高、檢測速度快、準確度高等優(yōu)點。

技術(shù)原理?
納米顆粒在其懸濁液中受到周邊溶液分子的撞擊而做無規(guī)則的布朗運動,將一束能量集中的激光穿過玻璃棱鏡,對樣品(懸浮顆粒的溶液)進行照射,激光光束從較小角度入射進入樣品溶液,照亮溶液中的顆粒。檢測中通過光學顯微鏡,收集納米顆粒的散射光信號,觀察粒子并跟蹤其布朗運動軌跡。?

對做布朗運動的納米顆粒進行追蹤分析,通過二維 Stokes-Einstein方程計算顆粒流體力學半徑。

?技術(shù)特點
自動聚焦:測試過程中自動聚焦,無需人工干預,保證測試結(jié)果的準確性。
準確度高:可以對每一個納米顆粒進行追蹤,測試結(jié)果更加準確,更加穩(wěn)定。
應用領域
對復雜的樣品具有極高的分辨率,特別適合外泌體、蛋白質(zhì)聚集、藥物傳輸、納米顆粒毒理、病毒和疫苗等復雜體系相關(guān)研究,還可利用熒光標定特定顆粒,利用NTA技術(shù)單獨對這些顆粒檢測,而不受到復雜環(huán)境的影響。?
應用舉例
1.檢測生牛乳中外泌體粒徑范圍
采用300μL的1×PBS進行重懸外泌體,得到外泌體重懸液,然后打開儀器及電腦軟件,向外泌體重懸液加入10mL 1×PBS溶液,得到二次稀釋液,進行樣品測試前,用純水沖洗樣品池,然后把樣品打入樣品池,上機觀察。

生牛乳的外泌體粒徑范圍在70-300 nm,超出了正常外泌體地30-150 nm粒徑范圍。原因可能使因為生牛乳中含有較多微生物,微生物可以吸附外泌體,使外泌體出現(xiàn)團聚現(xiàn)象。
2.前列腺癌外泌體粒徑分布研究
采用動態(tài)光散射方法檢測,對外泌體粒徑分布進行研究,將收集的外泌體稀釋成顆粒濃度為 1010?L-1的密度,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后,將其注入Nanosight納米顆粒跟蹤分析儀進行分析。

提取的外泌體用 PBS緩沖液稀釋了40倍上所檢測顆粒的濃度(1010?L-1?),圖片顯示單峰且曲線流暢,無多余雜峰,粒徑峰值134 nm??傮w來說粒徑為0-200nm的占比>80%,平均粒徑為(163.3±51)nm 有些許粒徑較大的顆??赡芘c顆粒之間的黏附有關(guān)。
參考文獻
1.尚鵬遠,曹業(yè)東,李和平等.不同滅菌方式對商品乳外泌體完整性的影響[J].中國乳品工業(yè),2022,50(7):25-27.
2.呂立國,吳巧玲,黃娟等.含蜂毒肽的前列腺癌外泌體制備及體外評價[J].中國藥理學通報,2023,39(2):392-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