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雄主的著名佩劍,劉備、曹操各兩把,孫權(quán)卻有六把!
劍是古代最為常見的兵器之一,兩方開刃,尖存鋒銳,橫豎可傷人,擊刺可透甲。兇險異常,生而為殺。在諸多兵器之中,劍乃兵中王者,為“百兵之王”,又因古王皆有君子之氣,亦有皇上君臨天下之說,故劍也有“百兵之君”的美稱。在古代,劍不僅是一種武器,還是古代服飾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用來標識一個人的身份與地位。從周到唐,往往只有貴族才有資格佩劍,而且身份地位越高的人佩戴的劍也越好,帝王與諸侯所佩戴的往往也都是些十分著名的名劍,那么三國時期,地位堪比君王的曹操、劉備、孫權(quán)他們佩戴的都是什么名劍呢?

漢昭烈帝劉備的佩劍想必大家都能叫上名字,那就是著名的雌雄劍,也叫鴛鴦劍或者雙股劍,也有人干脆直接稱其為雌雄雙股劍。鴛劍長三尺七寸,鴦劍長三尺四寸,利可斷金。左手雌劍重六斤四兩,右手雄劍重七斤十三兩。劉備與曹操和孫權(quán)不同的是,他有直接上陣拼殺的經(jīng)歷,因此他的雌雄雙股劍不但是他作為一方諸侯的佩劍,也和關(guān)羽的青龍偃月刀與張飛的丈八蛇矛一樣是他戰(zhàn)場殺敵的武器。

魏武帝曹操的佩劍有兩把,一把名為倚天劍,一把名為青釭劍,兩劍齊名,并稱絕世雙劍。倚天劍用宋玉《大言賦》中的名句“拔長劍兮倚長天”命名,和金庸《倚天屠龍記》中的倚天劍并非一物,乃是曹操佩劍,《三國志》中他在成皋呂伯奢家中“手劍夜殺八人而去”用的正是這把劍。青釭劍與倚天劍齊名,也是削鐵如泥的名劍,曹操常令佩劍將軍夏侯恩代為保管,不料在長坂坡被趙云奪走,此后青釭劍便與龍膽亮銀槍一起成為趙云無敵于天下的臂助。
吳大帝孫權(quán)所藏的名劍較多,這也與孫權(quán)的勢力范圍之內(nèi),吳越之地為鑄劍圣地有關(guān)。在晉代經(jīng)學(xué)博士崔豹所著的《古今注》記述了:“三國吳大帝孫權(quán)有六柄寶劍,一曰白虹,二曰紫電,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這六把劍的名字,起得極有特色,極有詩意,極富想象力,也極具震撼力。不管這六把劍是如何鋒銳無匹,但終究沒有臨陣殺敵的機會,倒也十分可惜。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孫權(quán)利劍出鞘僅有兩次,一次是赤壁之戰(zhàn)前,孫權(quán)拔劍斫案以明抗敵之心,一次是與劉備一起,拔劍斫石以卜來日。
劍可以作為武器,同樣也可以作為裝飾,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在新版《三國》之中,曹操、孫權(quán)、劉備的佩劍都是精雕細琢,十分考究的,看起來十分養(yǎng)眼,你們更喜歡哪一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