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總統(tǒng)眼里的臺海戰(zhàn)爭:從菲北出發(fā)40分鐘抵達高雄,幾乎身處前線
據日本媒體報道稱,菲律賓總統(tǒng)馬科斯2月12日接受專訪時就當前臺海局勢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因為菲律賓和臺海地區(qū)的位置非常接近,這也意味著一旦臺海戰(zhàn)爭爆發(fā),那么菲律賓大概率將會被卷入其中。似乎是為了強調臺海戰(zhàn)爭對菲律賓的影響,馬科斯還特意強調,從他的家鄉(xiāng)、菲國北部北伊羅戈省搭乘飛機,僅需40分鐘就能抵達臺灣高雄市,這也導致馬科斯認為菲律賓完全就是在戰(zhàn)爭前線。不過為了避免影響中菲之間的關系,馬科斯也明確指出,一旦臺海地區(qū)出現(xiàn)任何突發(fā)情況,那么菲律賓的第一個任務是確保臺灣地區(qū)菲律賓民眾的安全,至于后續(xù)是否會采取軍事行動,則需要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來進行評估。而在談到美日菲三國關系的時候,馬科斯聲稱菲律賓與美日兩國不斷強化關系并不是要針對中國,只是為了地區(qū)和平。

說實話,對于馬科斯的這一番表態(tài),很多人并不認可和相信,因為在2023年初訪問中國的時候,馬科斯曾作出了一系列承諾,其中就包括南海問題。馬科斯當時強調,中菲兩國在南海地區(qū)的矛盾和分歧由兩國自己來解決,菲律賓不會讓其他域外國家介入到南海問題上。這一表態(tài)似乎在向中方亮明自己的態(tài)度和立場,即不會給美國軍事介入南海問題的機會。并且為了證明自己所言非虛,在返回國內之后直接解除了與美國保持密切關系的菲律賓軍方高層將領的職位,改由杜特爾特政府時期的將領來接替。但讓外界沒有想到的是,馬科斯在前不久與美國防長奧斯汀結束會晤之后就同意向美軍開放境內的4處軍事基地,其中一處北部的軍事基地距離臺海只有200海里不到,這也意味著如果美國想要軍事介入臺海,那么完全就可以從這里集結作戰(zhàn)部隊再出發(fā)。

雖然現(xiàn)階段馬科斯對于未來是否會軍事介入臺海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是菲律賓其他政客卻已經亮明了自己的態(tài)度。此前菲律賓駐美大使明確表示,菲律賓與美國簽署了軍事合作協(xié)議,因此在美國采取軍事行動的時候,菲律賓有義務為其提供支持和援助。似乎是為了強化與菲律賓的軍事合作關系,在美國的引導和授意之下,馬科斯在前不久出訪日本,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了一次會晤,不出意外,這次會晤的主要內容還是日本對菲律賓的經濟援助,以及日菲之間的軍事合作關系,而這次會晤的基礎也是日本口中“中國在亞太地區(qū)咄咄逼人的軍事擴張”,因此美國建議在日本和菲律賓加強軍事合作關系,方便未來的軍事行動。有分析人士認為,馬科斯明白以菲律賓當前的實力無法在南海問題上向中方施壓,因此借助美日的影響力,可以讓菲律賓在對華談判中獲得更多的主動權和優(yōu)勢。

不過,這也并不表明菲律賓會跟隨美日主動介入臺灣問題。馬科斯很明白,臺灣問題屬于中國的核心利益,是菲律賓絕對不能觸碰的紅線,在去年8月份舉行的環(huán)臺軍演中,中方就已經向外界展示了其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與能力,這也讓馬科斯非常清楚臺灣問題的重要性。誠然,美國和菲律賓簽署了軍事合作協(xié)議,但并不意味著菲律賓在戰(zhàn)時一定要跟隨美國出兵介入。一旦菲律賓軍隊出現(xiàn)在臺海,那么中菲關系也將會徹底降至冰點,而且菲律賓本土也很有可能成為臺海戰(zhàn)爭的另外一大主戰(zhàn)場,最終所帶來的損失會有多大,這個誰也難以評估。說白了,菲律賓就是想學習新加坡在中美兩國中不選邊站隊,左右逢源將利益最大化。但與新加坡不同的是,菲律賓境內如今出現(xiàn)了9個美軍基地,如果再加上蘇比克灣海軍基地,那么菲律賓將會取代日本成為美國第二大海外駐軍地區(qū)。

所以,馬科斯想利用臺灣問題來讓菲律賓在中美之間利益最大化,本質上就是走鋼絲的行為。馬科斯所謂40分鐘的航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除了是提醒美國介入臺海戰(zhàn)爭的距離,其實也是從側面告訴中國未來打擊此處美軍基地的距離,因此如果菲律賓還不及時從臺灣問題上抽身離開,那么遲早也會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