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的地方
十 我居住的地方
J市不是一個宜居的地方。白日里工廠的灰煙,夜晚繁雜的車流與燈火,遠方爛尾的破舊的高樓,下面是擠塞的破裂的水泥上來往的花花綠綠的行人,身上反射出雜亂,醒目而晃眼的霓虹燈光。一條條暗面的小巷藏污納垢,全是渾濁的泥水。整一個J市就像是涂畫著厚重的顏料的劣質(zhì)塑料,放著極刺鼻的氣味,表面卻似乎看不見什么。
J市是一個歷史的名城,但今天的他將過去和未來一同丟掉了,所有人都活在現(xiàn)在。J市的現(xiàn)在里殘留著這些,你可以看到嶄新的古跡,垂老的青年,他們的上方是灰色的天空,陰雨天帶著肥厚的云,晴天就白的嚇人,像絕對靜止的平滑的蛋殼,他躺在里面。
每隔幾天都有環(huán)衛(wèi)的車,帶著黑煙一樣的聲響,然而卻流著油黃的漿水,散發(fā)著惡臭,每隔幾天就會聽到隱約的喪樂,有時還有鑼鼓很響的叫茶,一年一年的沒有變過。半夜少年們開的機車引擎轟響,偶爾的幾聲鳥鳴,紛亂而寂靜的車流,冷白的月光和年久失修的路燈,攪成了一種暗淡卻清朗的銀色,像氣體一樣充塞在J市的天空與大地之間。
在J市稍偏遠的地區(qū)散步,樓房不高不低,約莫都是六七層高,所以只擋住了一部分天空,下面第一層都是門面,有祠堂,也有閉門了的灰暗招牌,有的是發(fā)廊,有的是日雜,很少有在開著的,門面對著的是各樣式的新車,很突兀。市中心就不一樣,二三十層的高樓把天空擠成細長的一條,沒有門面沒有祠堂,車都停在停車場和地下庫。
有幾聲高昂的鳥叫聲,沒有什么旋律的吟唱只有她們自己聽得懂的小調(diào),就像是美國上個世紀六二三十年代的鄉(xiāng)村音樂,坐在地上就開始彈唱,內(nèi)容是愛情、風景和生活。我聽不懂它們的聲音,也很少看見過它們。他們大多在樹上里,而J市的樹大多枝葉繁密,一突樹枝上長出幾個分支,分支又分,都長著大而寬平的葉子,樹上有很多束這樣的枝干,隨意地堆疊起來就遮住了大部分的陽光,中心是黑洞洞的一片,風吹過搖晃著響。鳥雀們就棲在其中,聲音順著葉片落下,滴在樹蔭里,也許有一些被輕柔的推向遠方,我尋不到,它們也追不上。
J市的樓房如今越來越高,在下面往上望,只能生出絕望與無力的心緒。這是迷宮的鐵壁,我們被迫單向前行,這地方?jīng)]有岔路,沒有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