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里的吃喝121:林沖率先“勸進”宋江,我不想再孤獨落魄

林沖是個平凡的人,他是個好人,也是一個好下屬。
在東京擔(dān)任八十萬禁軍教頭時,他尊重領(lǐng)導(dǎo)、努力工作,珍惜并享受所擁有的一切。若不是高俅苦苦相逼,逼得他走投無路,他絕無可能上梁山做賊寇。
奔向梁山,他也只想尋求個庇護所,保全性命。如果不是王倫對他各種為難,百般嫌棄輕慢,他也必定會對他尊重感恩的。
等到財大氣粗的晁蓋等人上梁山之后,林沖覺得強援來到,自己能夠揚眉吐氣了。他手刃王倫后,一手將晁蓋推上了梁山之主。那時,他手拿著滴血的尖刀,問眾人:“我今日以義氣為重,立他(晁蓋)為梁山之主,好么?”——面對滿臉殺氣的林沖,誰敢說不好呢?
在王倫死后,宋江未上山之前,是林沖落草后最開心快樂的一段日子。雖然他依舊是第四把交椅,但這“梁山泊主”是他立的,晁蓋等人都對他尊重有加,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驕傲自豪。而對于梁山泊,除了相處日久的感情之外,他亦有了責(zé)任感和使命感。

宋江上山之后,山上的政治生態(tài)逐漸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
宋江比晁蓋更具領(lǐng)袖氣質(zhì),他能屈能伸,能黑能紅,能軟能硬,不僅收服、吸引來大批頭領(lǐng),更將晁蓋的好友吳用收歸麾下。面對宋江的強勢崛起,林沖意識到了,也試圖親近。跟著宋江出征,他也很賣力氣,在二打祝家莊時,還在宋江被扈三娘追趕得危急時刻趕到,將扈三娘活捉,救下宋江。
然而,無論他再努力表現(xiàn),他也不過是宋江麾下一員普通大將而已。宋江言聽計從、事事商議的人是吳用。而宋江自有自己的一大幫嫡系親信,原來的花榮、李逵,后來收服的官軍將領(lǐng)秦明、呼延灼等,都比他跟宋江更有淵源。
最信任他的,還是晁蓋。
晁蓋已經(jīng)與吳用漸生隔閡,公孫勝又是一副心不在焉,隨時要走的疏離態(tài)度,此時他最倚重的便是林沖,這個立他為梁山泊主的部下。
出征曾頭市,對晁蓋來說,是只能勝利,不能失敗的戰(zhàn)役。他沒有點吳用,而將林沖視為主要謀士和助手。他事事都與林沖商議,便是不聽從他的意見建議,也對他表現(xiàn)出深切的倚重。
當(dāng)然林沖也以自己的忠誠無畏回報了晁蓋的信任。當(dāng)他意識到偷營劫寨有危險、且晁蓋執(zhí)意要去時,他主動提出,愿意替晁蓋冒險一搏,這實在是很夠交情了!
晁蓋一定要自己打場勝仗,所以堅決拒絕了林沖的好意——他安排林沖帶人接應(yīng)自己,也是給予了他最充分的信任。

林沖雖然竭盡了全力,但還是眼睜睜看著晁蓋中計、中毒箭,最終重傷去世。
晁蓋的臨終遺言,明擺著就是給宋江出難題,不肯讓他輕易順位繼承。也許,在他最后的意識里,就是希望武藝高強、為人忠厚、且對自己忠心耿耿的林沖能夠殺死史文恭,成為梁山泊主。
然而,怎么可能?
在體制內(nèi)混過的人,都有基本的政治素養(yǎng)。林沖便是猜到了晁蓋的心意,也唯有苦笑。
他雖然是梁山的元老,但在此時這個兵強馬壯的梁山上,除了一個上山前的結(jié)拜兄弟魯智深和一個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十分可疑的徒弟曹正之外,他就沒有親信嫡系了。僅憑晁蓋區(qū)區(qū)一句話,他怎么可能坐穩(wěn)寨主之位?
梁山人都知道,這個寨主是宋江的。
當(dāng)然,在晁蓋的遺言面前,他還需要推卻個三番五次,還要等人花式勸說個口干舌燥,才能坐上晁蓋留下的這第一把交椅。
連續(xù)好幾天,宋江都在悲傷難過,都在痛哭不止。但沒有一個人出來“勸進”,大家各有各的想法。

地位僅次于宋江的吳用不方便勸,他這段日子跟宋江走得太近了;公孫勝不想開口,他已經(jīng)躺平了;花榮秦明等人是后來的不說,更是宋江的嫡系,更不好積極擁戴了;剩下的,不是朝廷的降將就是地位低微的江湖好漢,自然也都在觀望。
林沖發(fā)現(xiàn),自己竟是“勸進”的最好、最適合的人選。
他是梁山元老,地位崇高;他也是晁蓋生前最信任的人,最有資格否定他的遺言;更重要的是,晁蓋的梁山泊主,就是他林沖“立”的啊,他殺了第一個梁山泊主,立了第二個梁山泊主,嗯,在誰當(dāng)“梁山泊主”的問題上,還有誰,能比他林沖,更有發(fā)言權(quán)?
至于他和晁蓋生前的惺惺相惜,晁蓋對他的信任倚重,都已經(jīng)過去了。
死了人已經(jīng)死了,活著的人還要繼續(xù)活著。

在晁蓋活著時,林沖已經(jīng)對他竭盡忠誠、仁至義盡。他不在了,他也得為自己想一想,誰不希望自己能活得更好一點呢?
并且,便是林沖不說話,也自有人開口。是的,無人能阻止宋江當(dāng)寨主的腳步!
還是他來說這一句話吧。
林沖向晁蓋的靈位默默道歉:哥哥英靈不遠,請你原來林沖吧。我是一個膽怯自私的人,我不想再孤獨落魄,我只能這樣選擇。
你是我心中永遠的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