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碩MTI中國歷史文化 | 元朝重要制度文化人物(二)
元朝
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重要制度文化人物(二)

四等人制
“四等人制”是元朝統(tǒng)治者為維護其對漢族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治,所實行的一種民族歧視政策。
在元朝統(tǒng)治者成為了中國全國統(tǒng)治者后,根據各個民族被征服的先后順序,將不同的人民劃分成為了不同的等級。共四等,蒙古人作為統(tǒng)治民族列為第一等級,接下來又依次分為色目人、漢人、南人三個等級。色目人指中西亞、西亞洲、和歐洲的各民族,包括有突厥人、粟特人、吐蕃人、黨項人、波斯人(花拉子模人)、阿拉伯人等。漢人指曾經在金朝管治下的漢族、女真族、契丹族等各族臣民。而南人則多指南宋管治下的漢族及其他南方少數(shù)民族等各族臣民。這四等人在任職、科舉、刑律等方面,均有不同的待遇。
四等人制的實行突顯了蒙古人的優(yōu)越地位,也對借用各方力量以實現(xiàn)對其他“種族”的牽制,削減被征服者的反抗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授時歷》
《授時歷》是中國元朝開始實行的一種歷法。
其由元朝郭守敬、王恂、許衡等人創(chuàng)制,在公元1281年正式開始實施,主要采用了宋朝《統(tǒng)天歷》的長度,以365.2425日為一年,29.530593日為一月,與現(xiàn)在所使用的公歷的數(shù)值幾乎完全相同。同時以一年的1?24作為一氣,將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
《授時歷》是我國古代最精確和使用時間最久的一部歷法,它正式廢除了古代的上元積年,而截取近世任意一年為歷元,打破了古代制歷的習慣,也是我國歷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

《馬可波羅游記》
《馬可·波羅游記》是公元十三世紀由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口述,作家魯斯蒂謙以古法語代為記錄完成的一部記敘馬可·波羅經行地中海、歐亞大陸和游歷中國的長篇游記。
全書共分4卷,229章。第一卷主要敘述他在前往中國的路上所經過的中東和中亞。第二卷敘述中國和忽必烈。第三卷敘述的是東方的沿海地區(qū):日本、印度、斯里蘭卡、東南亞,以及非洲東岸。最后第四卷則記敘了蒙古和俄國等國之間的戰(zhàn)爭。
《馬可·波羅游記》中記述的國家,城市的地名達100多個,且包括山川地形、物產、氣候、商賈貿易、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有著“世界一大奇書”之稱,同時也向整個歐洲打開了神秘的東方之門。

相關真題
(填空題)授時歷是誰編纂的___。(2021同濟大學)
答案:郭守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