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萌寵喜憂參半,iRobot i7+和石頭T7S+哪款掃地機更值得入手?
大家好,又和大家見面了,最近一段時間可是愁壞了博主了,春末夏初,喵主子的毛還在掉個不停,真是一年掉毛就兩次,一次掉半年,家里的掃地機器人都被它掉的毛“纏死”多次,我也是很無奈啊,但身為愛干凈的新時代男青年不能這么坐以待斃,打算和“毛”死磕到底。為了挑選一款功能強大的掃地機器人產品,最近不斷在攻略,皇天不負有心人,在海量的掃地機器人產品中挑中了兩款——iRobot Roomba i7+和石頭 T7S+掃地機器人,最終選擇哪個卻犯了難,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最終將兩款產品同時購入,使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現(xiàn)在結合最近的體驗經歷,現(xiàn)在把客觀的測評分享出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本文將要從外觀設計、硬件配置、軟件技術和清潔力四個方面對這兩款產品進行橫評對比。
外觀設計各有千秋
一般而言,我們挑選任何一個東西,在沒有深入了解之前,外觀所帶來的第一印象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最后購買結果,所以一般的生產廠商在產品的外觀設計上也是煞費苦心。iRobot Roomba i7+整體以黑色為主調,凸顯穩(wěn)重大氣,而石頭 T7S+則是黑白搭配,簡約時尚。個人更喜歡i7+掃地機的外觀,配色看上去更舒服,更有整體感。不過審美方面大家也見仁見智吧。
還有不得不提的是,iRobot Roomba i7+的自動集塵底座是整裝來的,拿來即用;而石頭 T7S+的自動集塵底座需要用螺絲手動安裝各個部件,操作復雜,繁瑣麻煩,我坐地上對照說明書擰了半天螺絲才裝好,對老年人群體來說更是不夠友好。
硬件配置不盡相同
iRobot Roomba i7+和石頭 T7S+都是4000檔的掃地機器人產品,接下來我將從主刷、塵盒、集塵底座三個主要硬件配置上進行對比。
兩款掃地機器人都配備了膠刷設計,對于清理毛發(fā)和防纏繞都很有力,這也是我作為鏟屎官選擇這兩款產品的原因。不同的是,iRobot Roomba i7+搭配有雙效組合膠刷,而石頭 T7S+配備的則只是單根膠刷。兩款產品的膠刷都采用可拆卸的設計,取出以及安裝都很方便。
(GIF)
(GIF)
iRobot Roomba i7+的兩根膠刷均為橡膠材質,棒身上有不同花紋,好處是抓取垃圾的能力更強。且兩根膠刷一根負責剝離垃圾,另一根負責卷入垃圾,相互協(xié)作效率更高。而石頭T7S+雖然也是橡膠材質,但是相較于iRobot Roomba i7+的膠刷更軟,對于粘在地上的垃圾的清潔力略有點弱了。
再來說說對我這個鏟屎官格外有吸引力的不纏毛發(fā)的功能。相比于以前帶毛刷的滾刷,這兩款機子的膠刷更不容易纏繞毛發(fā),多余的零星毛發(fā)都會被自動卷到一邊,不會影響膠刷的正常運轉,輕輕一拿都可以拿掉。這一點無論是iRobot Roomba i7+還是石頭T7S+都做得很好。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石頭T7S+只有一根膠刷“孤軍作戰(zhàn)”的原因,盡管膠刷表面沒有太多的毛發(fā)纏繞,邊刷上倒是有不少殘留。
兩款產品都有自動集塵的功能,石頭T7S+采用氣旋多錐分離集塵方式,而iRobot Roomba i7+則采用抽拉式集塵袋去抽取收集垃圾。
這兩種集塵方式,究竟體驗感有何不同呢?
首先說說iRobot Roomba i7+,它通過Clean base自動集塵底座,可將機身集塵盒內垃圾自主吸納到底座內置集塵袋中。一個集塵袋約可容納30個集塵盒體積的垃圾,實際容量并不小,可供普通家庭使用約2個月,無需頻繁更換,每隔兩個月拎起扔掉再換上新的即可。集塵袋是抽拉式設計,4層阻隔材料使得摸上去手感很厚實,可有效阻隔過敏源,防止灰塵跑出,用料細節(jié)上很用心。缺點是屬于消耗品,需要用戶定期購買,不過價格在我看來完全可以接受。
(GIF)
而石頭 T7S+的氣旋多錐分離集塵方式,剛開始讓我覺得很新奇,結果用了幾次之后感覺比較雞肋,不僅需要在集塵桶滿了之后手動清理,比較麻煩,每次傾倒的時候都會有揚塵情況導致二次污染,遠不如i7+的密封的集塵袋更方便。
(GIF)
并且它的垃圾進、出口是同一個,由于進、出口處有膠刷的存在,體積較大的垃圾容易殘留在膠刷處,不易進入集塵盒。自動集塵時,風力從側邊的“集塵進風口”進入,再將垃圾從集塵盒內吹出去,使其進入自動集塵通道。而在垃圾出入的過程中,機身內部也容易殘留大量垃圾,時間一久就需要清理,清理起來也比較麻煩,非常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我要是有這個時間去手動清理,我為什么要買自動集塵版本的呢?
而大家比較關注的集塵中產生的噪音情況,實際體驗中,兩者均在可接受范圍內,但是石頭T7S+的自動集塵時間要比i7+略長,這也就意味著要忍受更長時間的集塵聲。
(GIF)
在充電方式上,兩款產品都可以實現(xiàn)自動回充,可以確保兩者不會因續(xù)航問題而中斷打掃。
軟件配置各有千秋
在導航系統(tǒng)方面,iRobot Roomba i7+是采用iAdapt 3.0智能導航搭配vSLAM技術,并且通過ImprintTM智能規(guī)劃功能,智能學習家居環(huán)境,優(yōu)化全屋清掃路徑,以此來構建家居地圖,實現(xiàn)高效清潔。實際使用中,iRobot Roomba i7+需要一定的清潔時間去探測、認識家中的每一個角落,經過幾次跑圖后,生成的家中平面圖精確度很高,地圖邊緣也較為清晰。
而石頭 T7S+配置有RR mason8.0系統(tǒng),通過LDS激光導航規(guī)劃家中地圖布局。石頭T7S+生成的平面地圖同樣很完整,但它的激光測距在面對玻璃門窗時,容易出現(xiàn)誤判,出現(xiàn)繪圖不完整不準確的情況。對比下面兩張同屋地圖,可以看到石頭T7S+在左上角的部分有明顯放射狀,那里正是我家書房的落地窗所在。本來以為是我設置有誤的原因,結果在網(wǎng)上發(fā)現(xiàn)其他人在使用中也有這個問題,這個算是激光測距的一個小弊端。
(左側為iRobot i7+,右側為石頭T7S+)
再說說兩臺機子的脫困能力,首先是iRobot i7+,它采用視覺導航,在遇到復雜的地形如桌底、床底等時可以較為耐心地進行識別,從而實現(xiàn)脫困,目前還沒發(fā)現(xiàn)有卡住的情況。
(GIF)
其次是石頭T7S+,它號稱擁有6000多種脫困方案,可以實現(xiàn)智能避障,使用下來避障能力確實很強。但是對于數(shù)據(jù)線識別方面表現(xiàn)較差,依舊會吞線,而iRobot i7+在遇到攔路線纜時則可以輕松越過。
(GIF)
在App體驗方面,iRobot Roomba i7+需要下載iRobot App,連接成功后,我們可以看到App的主界面就是掃地機器人的設置界面,我們可以在上邊查看掃地機器人的電量情況,查看繪制完成的地圖,也可以對地圖進行規(guī)劃,比如對不同的區(qū)域添加房間標簽,設置清潔禁區(qū)或者添加清潔區(qū)域。同時它也是支持動態(tài)更新地圖,不用擔心家中布局變化導致掃地機器人出現(xiàn)“智障”的情況。
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就是iRobot支持雙機互聯(lián),可通過imprint互聯(lián)技術將i7+掃地機與他家的m6擦地機互聯(lián),實現(xiàn)先掃后拖的智能聯(lián)動,有預算的朋友可以試試。
(GIF)
而石頭 T7S+連接APP 成功后,同樣可以在其設置界面上查看電量和清掃時間,可以查看繪制完成的地圖,它工作時的清掃路徑也是一目了然。我們還可以針對不同的房間進行清掃順序、清掃吸力、擦地強度、定時清掃的個性化設計。
相比較而言,iRobot的界面要來得更簡潔,使用時一目了然;石頭T7S+的APP界面則更加緊湊,兩種風格不好說哪種更優(yōu),但是我讓家中長輩選了一下,他們卻大多更偏向iRobot的簡潔風。
(GIF)
清潔力是關注核心,iRobot Roomba i7+略勝一籌
除了建圖和導航之外,清潔力更是衡量掃地機器人器人好壞的重要標準。介紹完兩款掃地機器人器人的硬件配置和軟件設計情況,其在配置上的差異直接導致了兩者實際清潔效果的不同。我們分別進行了大塊垃圾、顆粒物、主動清掃等的實際測驗。在大塊垃圾(用碎紙塊代替)測驗中,iRobot Roomba i7+快速通過,很好地通過邊刷、雙膠刷的高效配合,將紙塊一塊不落地“收入囊中”,但是反觀石頭 T7S+,同樣的情況,卻在掃過的路徑中有紙屑遺留,不知是否是因為只有一根膠刷導致的 。
(GIF)
(GIF)
在清潔顆粒物(用綠豆代替)的測試中,石頭 T7S+高速通過,但是通過動圖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顆粒物沒有很好地打掃干凈,有很多也都被打飛。而iRobot Roomba i7+雖然在測試的過程中也有顆粒物清潔殘留,但是相較石頭 T7S+的實際清潔效果表現(xiàn)要好太多。另外,測試的時候石頭 T7S+因為大量吸入紙塊和綠豆,集塵時直接宕機,只能手動傾倒垃圾,但是iRobot Roomba i7+并沒有出現(xiàn)此情況。
(GIF)
(GIF)
而在主動清掃垃圾方面,iRobot Roomba i7+相較于石頭 T7S+表現(xiàn)更加優(yōu)異,通過動圖可以看到iRobot Roomba i7+在沒有清掃到毛發(fā)的情況下,有一個折返的動作,很好將毛發(fā)清潔,而石頭 T7S+在清掃錯過的垃圾時選擇了徑直離開和無視。
(GIF)
(GIF)
還有不得不說的一點,石頭官方宣稱AI智能升降模式當初讓我很心動,但實際體驗很差,因為常規(guī)家中地毯都高于5mm,但其實只能升起5mm,往往是沒辦法越過的。
選購掃地機器人還是要從實際需求和體驗出發(fā)
任何家電的選購都需要從自己的實際需求出發(fā),當然,掃地機器人也不例外,性能的強大永遠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在實際的體驗中,iRobot Roomba i7+在導航、繪制地圖、APP智能操作以及清潔效果上,相較于石頭 T7S+有著略微的優(yōu)勢。對比下來,我個人更加傾向于選擇iRobot Roomba i7+,但是也因人而異,如果你對防纏繞能力要求不高,同時需要具有掃拖一體功能的掃地機器人產品,那么石頭 T7S+會比較適合。你更加喜歡哪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