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爸》完整片源來了:黃渤也救不了雞娃題材的“假大空”!

奔著七夕節(jié)去的《燃冬》和《念念相忘》這倆片,當天的票房居然加起來都不如幾天前上映的《學爸》,是不是也有點讓人意想不到呢?畢竟《學爸》壓根不是愛情片,而是聚焦“家長雞娃和擇校”的社會問題片和家庭情感片,所以這主要應該歸功于黃渤在觀眾心中的口碑和票房號召力吧!
「學爸」:https://pan.quark.cn/s/5c3587cb210b
毒舌君看完之后,感覺這片子雖然從頭到尾劇情流暢、詼諧幽默,情緒感染力也挺強,但最終還是崩在結(jié)尾上了。
而 “崩點”就在于,如果拍成黃渤和兒子壓根不去國際學校面試,或者面試成功后選擇放棄,那都能說明黃渤徹底想通了、覺悟了,放棄雞娃和找好學校了。但影片恰恰是在兒子面試受挫,在面試老師面前痛哭的時候,黃渤才想通了走進去慷慨陳詞,說什么“小鯉魚一定要跳龍門嗎”?這就顯得很沒有說服力了,如果真的想通了,壓根就不該來面試啊!
所以,假設(shè)他兒子面試沒有受挫而是被國際學校錄取了,那他是不是又要投入到不知從哪兒去給孩子賺一年十幾萬學費的瘋狂狀態(tài)中呢?

其實,縱觀整部影片,也是顯得比較假大空的,不敢真正觸及社會問題的本質(zhì),只是讓一個個雞娃家長們狂出洋相,最終再讓雞娃家長們180度大轉(zhuǎn)彎,給觀眾營造一個家長們不雞娃,孩子不上好學校,照樣能學習好、有出息的美夢。
而且,既然本片是講“雞娃和擇?!钡?,那么黃渤在影片中的角色形象其實是不太適合表現(xiàn)這一主題的,因為影片中閆妮和萬茜扮演的角色,才是標準的雞娃家長,對孩子夠狠夠無情。而黃渤并不是。
當然了,估計這也是導演出于商業(yè)性的考量吧,畢竟要保持輕松的喜劇氛圍嘛,那就不能在主要角色上展現(xiàn)出雞娃的殘酷無情以及孩子的壓抑不開心。
所以觀眾在整部影片中看到的,主要是黃渤為了兒子的擇校問題而使勁“雞自己”,并沒有使勁地雞娃,而即便要展現(xiàn)“雞娃”的情節(jié),也是學編鐘、學那種腔調(diào)搞笑仿佛罵人話一般的英語這種偏輕松和喜劇的橋段,而這其實已經(jīng)離現(xiàn)實中殘酷的“雞娃”世界,以及“雞娃”孩子所承受的繁重課業(yè)和補習壓力很遠了!
而且讓學習不咋樣的兒子學個編鐘就能靠特長進好學校,這也屬于天方夜譚了吧,完全不符合實際吧!那么本片作為一部反映社會問題的電影不就顯得很假很虛偽嗎?

此外,黃渤扮演的主人公前后矛盾的行為也讓角色有些立不住,不難看出黃渤并不雞娃,也知道她老婆就是在“雞娃”家庭里長大活得并不快樂,也知道自己兒子不是學習那塊料,那么他只能在擇校上下功夫了。所以當他好不容易搶到了學區(qū)房,孩子能上好學校的時候,怎么可能又心一軟,準備把房子讓給好朋友,讓好朋友的孩子能上好學校呢?
而且后來他的岳父還去世了,一定要讓兒子上好學校的外部壓力也沒了,但他怎么卻越來越瘋,越來越喪失理性,一門心思地讓要兒子上學費超貴、門檻也挺高的國際小學了呢?甚至不惜不要這個兒子,讓他跟著小姨生活,也要非上這個國際小學不可呢?
影片主創(chuàng)這么前后矛盾地帶節(jié)奏,臨近結(jié)尾非得把黃渤這個角色往瘋狂非理性上引,毒舌君作為一個有理智的觀眾表現(xiàn)絕對不跟,呵呵!而是要向大家揭露本片貌似在認真探討“雞娃和擇?!钡纳鐣栴},實則虛晃一槍,既販賣焦慮、又營造虛假和解與美好前景的假大空本質(zh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