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書法家韓天雍篆書篆刻新作展暨新書發(fā)布會將于6月10日在上海舉行

2023-05-31 18:17 作者:文化號外  | 我要投稿

轉自:浙江省甲骨文學會


“摩挲鐘鼎 陶寫本心——韓天雍篆書篆刻新作展暨《日本書道史》《韓天雍厚積堂印選》新書發(fā)布會”將于2023年6月10日上午10:30在上海韓天衡美術館舉行開幕式。

本次展覽將展出韓天雍教授的近期力作,包含內容為毛主席詩詞、魯迅詩詞、司空圖《二十四詩品》、蘇東坡詩詞等的書法作品,以及印章篆刻、巨制陶印和理論成果等。如此精品的呈現(xiàn)是其階段性的藝術研創(chuàng)總結,亦是在古文字書學的傳播影響上有著良好的示范作用。


韓天雍

一九五七年六月生,遼寧沈陽人,著名書法家、篆刻家、金石學家、書法教育家,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文化研究學者。一九八四年獲遼寧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士學位;一九九二年獲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文學碩士學位,師從沙孟海、劉江、章祖安教授;二〇〇一年獲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法研究院文學博士學位,師從歐陽中石教授。現(xiàn)為中國美術學院古文字書法創(chuàng)作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甲骨文學會會長、浙江省文史館館員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碩博學位論文通訊評審專家、上海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日本岐阜女子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一九九八年以來,應日本文部省邀請,赴日本岐阜女子大學及多所大學講學十一年。

著有《日本篆刻藝術》《佛教寫經》《三筆三跡》《中日禪宗墨跡研究》《日本書道史》《中日篆刻邊款釋文集釋》《吳昌碩篆刻》以及《韓天雍大篆》系列法帖十種。其中《中日禪宗墨跡研究》論著獲國家“十一五”社會科學藝術基金獎。 此外,出版《韓天雍金石書畫作品集》等十余種,發(fā)表書法、篆刻論文及其核心期刊三十余篇。主持策劃二〇一〇年瑞安孫詒讓杯全國甲骨文大展、二〇一四年海寧紀念王國維逝世九十周年全國古文字大展、二〇二一年羅振玉、羅琳甲骨文書法大展等。其書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國家釣魚臺國賓館等幾十家美術館、博物館所珍藏。

展覽前言

老韓,34年前對他的這一稱呼至今沒變。這么多年來,無論我們之間的地理距離有哪些變遷,但我們相互之間的關注和交流卻從未間斷。欣聞老韓又要舉辦《磨挲鐘鼎 陶寫本心》篆書篆刻大展之時,我不由得想到這30幾年來老韓始終篤定信念,心無旁騖,初心未泯。他一直在先秦古文字研究、大篆書法、中日書法比較、篆刻這一他自己圈定的領域內砥礪奮進。

老韓是北方人,性格是粗線條的,思維定力是長線的。這三十幾年在南方學習工作生活的人生軌跡中有重要的三個關鍵點被他牢牢地抓住:一是89年到浙江美術學院攻讀書法篆刻方向研究生時,師從沙孟海、劉江、章祖安三位先生。當時沙老看到他的真草篆隸四種書體的作業(yè)后,對他說:"你的篆隸很好,以后可在先秦古文字方面作為研究方向"。這句話可謂醍醐灌頂,被他牢記心間。記得那時候看到的老韓,每天不分酷暑嚴寒,起早跑步鍛練身體,然后去工作室忘我的臨習殷商甲骨、兩周青銅器銘文和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石鼓文》,在早歺前他已經工作了兩個小時,工作室里他臨摹過的元書紙幾天就會堆積如山。記得90年代初,他的研究生畢業(yè)作品展上,當時他的二十四張四尺整紙相接的巨幅大篆作品莊子的《逍遙游》在陳列館展出時占據半壁江山,氣勢先聲奪人,筆法厚重高古,令人震撼!此外還有書寫曹操的《觀滄海》和阮籍的《詠懷詩》等系列篆書作品引起大家的關注,讓我們領略到他那扎實的傳統(tǒng)功底和化古為新的個性魅力。在對篆書技法、審美表達、情感呈現(xiàn)的研究中,看到他敬畏天地,尊重古人,而又試圖超越的意志與信心。他以古意抒性靈,以篆書本身所包含的審美氣質、精神書寫出豐富的具有時代氣息和豐富內涵的韓式大篆風格。這在《韓天雍大篆》十冊教材中得以顯現(xiàn)。

二是老韓在浙江美院讀研期間,在對古文字大篆書法研究創(chuàng)作的同時,他的第二個發(fā)力點是中日書法理論比較研究方向,他以專業(yè)日語的優(yōu)勢,思路清晰向中日書法比較研究發(fā)起研究攻勢。他碩士畢業(yè)時,第一本學術著作《日本篆刻藝術》已經由上海書畫出版社作為重點書目出版發(fā)行。接下來一發(fā)不可收拾,又寫出《三筆三跡》《佛教寫經》和《禪宗墨跡》等日本古典研究系列叢書,由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出版發(fā)行。20年間曾再版六次。他在歐陽中石先生處撰寫的博士論文《中日禪宗墨跡研究》,榮獲了2008年度國家社科藝術基金獎。另有,最近,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日本書道史》著作,更是他三十多年來中日書法比較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中日書法史學比較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也充分顯現(xiàn)出一位學者型書法家的實力。

第三個方向是老韓的以大篆入印的篆刻藝術。現(xiàn)在看來老韓的這三個方向的研究幾乎是同步進行的。幾十年來,老韓始終對大篆入印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情感。一筆筆寫出韓式篆書的同時,一刀刀刻出了韓式風格的篆刻作品。尤其是他與夫人劉茜合作的大型陶印,千姿百態(tài)的龜鈕與他古拙渾厚的篆法相得益彰,令人目不暇接,愛不釋手。大篆入印加之雕刻的金石之氣,呈現(xiàn)出篆書與篆刻的交融性在無限的視覺觸感之中,金石之紋斑駁閃爍……。從浙江美院研究生畢業(yè)三十幾年中老韓一次次證實了他最初對自己三個方向的人生定位!

這次他的《摩娑鐘鼎 陶寫本心》篆書新作展,誠如韓愈先生所言:"接雄詞于章句,窺逸蹤于篆籀",篆籀之古逸新趣必將給我們帶來新的視覺盛宴,預祝老韓的《摩娑鐘鼎 陶寫本心》大展暨《日本書道史》和《韓天雍厚積堂印選》的新書發(fā)布會取得圓滿成功!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院長

曾成鋼

20230526


《韓天雍篆刻選》序


曹錦炎


篆刻作為一門藝術,和書畫作品一樣,寄托和表達的應該是作者的精神家園,而展示給讀者的當是美的享受。印譜的編選出版,就是很好的傳布展示方式。

當今書壇,以書寫大篆而聞名的書家,中國美術學院的韓天雍教授可謂是佼佼者。他從古文字中汲取精華營養(yǎng)創(chuàng)作的書法作品,頗具震撼力,但若從篆刻家的角度視之,在一般人的眼中其仿佛是“小荷纔露尖尖角”。其實不然,天雍兄的篆刻作品同樣帶有他的個人魅力,他以古璽文字和金文入印,積印作近千方,衹是從未發(fā)表,以致不被國內同行瞭解而已。

天雍兄出生於遼寧沈陽,父母都是知名作家,一九九二年從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書法專業(yè)畢業(yè),獲碩士學位,師從沙孟海、劉江教授;二〇〇一年獲首都師範大學書法研究院博士學位,師從歐陽中石教授?,F(xiàn)任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古文字書法創(chuàng)作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甲骨文學會會長,日本岐阜女子大學特聘教授等職。

天雍兄于古文字書法、篆刻上的成就,得力於他的勤奮。從他碩士學習階段編纂《日本篆刻藝術》一書(一九九五年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便被西泠印社破格吸收為社員一事,即可窺見。自沙孟海先生幚他確定以先秦古文字創(chuàng)作與研究作為碩士研究生主攻方向後,他系統(tǒng)地選修了我在浙江美術學院書法專業(yè)開設的古文字課程,並大量閱讀于省吾、唐蘭、陳夢家、李學勤、裘錫圭等先生的文章。他除了臨摹大量的兩周金文拓本外,還遵照劉江先生選定的《十鐘山房印舉》中百余品古璽、秦漢印,加以臨摹,日以繼夜,孜孜不倦。這為他後來以古文字作書法、篆刻創(chuàng)作打下扎實基礎。天雍兄畢業(yè)留校後,除了教書育人外,書法、篆刻創(chuàng)作皆是他的日課,從不懈怠。有件事或可作為例證,如他作為岐阜女子大學的特聘客座教授,在日本前後授課、講學十一年,其間為日本同道刻印不下五六百方,從中亦可見其用功和創(chuàng)作之勤。

天雍兄的篆刻作品,早期以古璽見長,可以他的自用印為代表,後來大都是以金文入印。近年來,他以金文入手、大型陶印作為其主要創(chuàng)作對象,與其金文作品一樣,將東北漢子的粗獷性格,拔劍斫地、斬釘截鐵的入刀功夫,在這些印作中表達得淋漓盡致,頗顯個人風格。記得天雍兄曾經和我說起,他認為:一個好的篆刻家,首先應是篆書家,衹有篆書形成了風格,他的篆刻纔有可能形成風格。對此,我頗首肯。我想在這本印作選集中,讀者亦能和我一樣,得到體會。

我與天雍兄亦師亦友,現(xiàn)又屬中國美術學院同事,相互瞭解較深。近日再三閱讀了他的印作選集稿本,給我留下深刻的形象。篆刻之道,雖往往被視作雕蟲小技,但清代學者錢竹汀有語云:“獺祭難言博,蟲雕亦可憐?!睉z者愛也,天雍的篆刻作品,不愧為“可憐”。今印集出版在即,是以為序。

二0二二年初秋時節(jié)於杭州西郊夢泉軒


《日本書道史》推介


這是一部以中國學者視角書寫的《日本書道史》,它的堅實基礎來源于作者20余年在中日兩國往來穿梭中所搜集的厚重資料及深入審視。在此期間,作者除進行日常教學、講座、評審外,還走訪了眾多日本的美術館、博物館、資料室,以及通過師友如今井凌雪、小林斗盦、梅舒適、稻村云洞、杉村邦彥、大野修作等諸位先生的幫助,獲得了大量第一手日本書道文獻研究資料,為此書的撰寫提供了有力支撐。

書中書道史的表述經歷了上古、飛鳥、奈良、平安、鐮倉(南北朝)、室町、江戶、明治、大正、昭和時代,時間線完整清晰,內容上豐富翔實。日本書道文化在漢字文化圈占據了一席之地,雖起步較晚,但經過遣隋使、遣唐使的交流傳播,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書寫之美,與中國書法同源異流,相伴而行,各持差異。一個端莊持重,具含蓄之美;一個浪漫多姿,有張揚之態(tài)。

至近現(xiàn)代,有楊守敬、羅振玉、王國維等學者對兩國文化的互鑒,有吳昌碩、趙之謙、徐三庚等書家對日本書法篆刻藝術的影響,加之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后向西方的學習,加速了其對現(xiàn)代書風的開啟。而文物資料圖片、孤本善本的呈現(xiàn)、回流、展出也可以讓國內觀者大開眼界、一飽眼福,中日書法文化交流亦是作者著墨頗多的地方。

資料的互用更需建立在作者對于兩國語言的精深理解上,韓天雍教授精通漢語、日文,憑借深厚功力游刃有余地擷取文獻并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這種表述不是簡單逐詞逐句的翻譯,而是深入消化并借鑒新成果后,以中國學者角度為出發(fā)點的學術再創(chuàng)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數(shù)十萬字、包含百余張精美圖片的《日本書道史》將為我們帶來與日本書道有關的歷史、文化、藝術、哲學、社會等方方面面內容的最新解讀與獨特詮釋。

王曄(博士)

作品欣賞


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雄渾” 68x136cm


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纖秾” 68x136cm


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疏野” 68x136cm


蘇軾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68x136cm


蘇軾 《和董傳留別》 68x136cm


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洗煉” 68x136cm


蘇軾 《浣溪沙》 68x136cm


魯迅 《蓮蓬人》 96x176cm


蘇軾 《水調歌頭》52x232cmx4








































邀請函


展覽地址

上海韓天衡美術館

上海市嘉定區(qū)博樂路70號

書法家韓天雍篆書篆刻新作展暨新書發(fā)布會將于6月10日在上海舉行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通河县| 洪湖市| 军事| 晋州市| 上高县| 大田县| 丰城市| 景德镇市| 荥阳市| 婺源县| 金坛市| 太仆寺旗| 乐清市| 广平县| 长子县| 偃师市| 中西区| 曲水县| 涪陵区| 炎陵县| 西乌珠穆沁旗| 绍兴市| 清丰县| 柳河县| 铁岭市| 卓资县| 延边| 镇远县| 福建省| 玉屏| 东源县| 常熟市| 肥东县| 红河县| 宝山区| 长寿区| 大港区| 如东县| 石楼县| 洪雅县| 台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