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考必過】中醫(yī)診斷學必考點速記

中醫(yī)診斷學每日必學知識點
1.中醫(yī)診斷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內、見微知著、以常衡變。
2.“四診合參”是指望、聞、問、切四診并重,諸法參用,綜合收集病情資料。
3.病是對疾病全過程的特點與規(guī)律所作的概括。
4.證是對疾病當前階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結論。
5.病注重從貫穿疾病始終的根本矛盾上認識病情,證主要是從機體反應狀況上認識病情。辨病有利于從疾病全過程、特征上認識疾病的本質;辨證則重在從疾病當前的表現(xiàn)中判斷病變的位置與性質,抓住當前的主要矛盾。
6.少神臨床表現(xiàn):精神不振,兩目乏神,面色少華,肌肉松軟,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動作遲緩等。臨床意義:提示正氣不足,精氣輕度損傷,臟腑功能減弱。常見于虛證患者,或病后恢復期病人。
7.假神是指久病、重病患者,精氣本已極度衰竭,而突然一時間出現(xiàn)某些神氣暫時“好轉”的虛假表現(xiàn)。古人比喻為回光返照、殘燈復明。
8.神亂是指神志錯亂失常。多見于癲、狂、癡、癇、臟躁等病人。
9.主色為人生來就有的基本面色,屬于個體特征,終生基本不變。
10.客色是指因外界因素(如季節(jié)、晝夜、陰晴氣候等)的不同,或生活條件的差異,而微有相應變化的面色。如春應稍青,夏應稍紅,長夏應稍黃,秋應稍白,冬應稍黑等。
11.善色指病人面色雖有異常,但仍光明潤澤。說明其病易治,預后較好。
12.惡色指病人面色異常,且枯槁晦暗。說明病變深重,臟腑精氣已衰,胃氣不能上榮于面。其病難治,預后較差。
13.赤色主熱證,亦可見于戴陽證。白色主虛證(包括血虛、氣虛、陽虛)、寒證、失血證。
14.黃色主虛證、濕證。
15.青色主寒證、氣滯、血瘀、疼痛和驚風。
16.黑色主腎虛、寒證、水飲、瘀血、劇痛。
知識點每日一練
1.中醫(yī)診斷學的基本原則是
A.整體審察,診法合參,病證結合
B.證候真假,證候錯雜,診法合參
C.辨證求因,審因論治,脈癥合參
D.證候轉化,病證結合,辨證求因
E.司外揣內,見微知著,以常衡變
【答案】A
【解析】中醫(yī)診斷學的基本原則是:整體審察,診法合參,病證結合。選項B、C、D、E均不是原則,所以本題選A。
涉及考點中醫(yī)診斷學的基本原則
2.得神的面色特征是
A.面色榮潤,含蓄不露
B.面色無華,晦暗暴露
C.面色少華,黯淡不容
D.面似有華,泛紅如妝
E.面色無華,青如草茲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望神。得神即有神,是精充氣足神旺的表現(xiàn),面色榮潤含蓄,表情豐富自然。選項B為少神,選項C及選項E為失神,選項D為假神,所以本題選A。
涉及考點望神
3.下列各項,不屬于面色青主病的是
A.寒證
B.驚風
C.濕證
D.血瘀
E.氣滯
【答案】C
【解析】面色青主寒證、疼痛、氣滯、血瘀、驚風等,多由寒凝氣滯,或痛則不通,或瘀血內阻,或筋脈拘急,使面部脈絡血行受阻所致。濕證多見面色黃。
涉及考點五色主病
4.腎虛水飲的面色特征是哪一項
A.面黑暗淡
B.面黑干焦
C.眼眶周圍色黑
D.面色黧黑
E.面色晦暗如煙熏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望面色。黑色主腎虛、寒證、水飲、瘀血、劇痛,眼眶周圍色黑著,多屬腎虛水飲或寒濕帶下。選項A屬腎陽虛,選項B屬腎陰虛,選項D屬瘀血,選項E屬陰黃,所以本題選C。
涉及考點五色主病
5.按《素問·刺熱》面部分候法,候脾的部位是
A.額部
B.鼻部
C.右頰
D.左頰
E.頦部
【答案】B
【解析】《素問·刺熱》劃分法:左頰候肝,右頰候肺,額候心,鼻候脾,頦候腎。
涉及考點面部色診
6.病人表現(xiàn)為假神的臨床意義是
A.臟腑虛衰,功能低下
B.陰盛于內,格陽于外
C.氣血不足,精神虧損
D.精氣衰竭,虛陽外越
E.機體陰陽嚴重失調
【答案】D
【解析】久病、重病之人,精氣本已極度衰竭,而突然出現(xiàn)某些神氣暫時“好轉”的虛假表現(xiàn),是為假神。假神的出現(xiàn),是因為臟腑精氣極度衰竭,正氣將脫,陰不斂陽,虛陽外越,陰陽即將離決所致,常是危重病人臨終前的征兆。
涉及考點假神
免費送!免費送!!
《技能考試提分資料包》
限時活動免費領
?獨+臨床/中醫(yī)醫(yī)師技能操作考點
?老師帶你避坑,解密考場評分標準
掃碼免費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