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拆最強 4000 系列銳龍本 — Surface laptop 4評測

上個月發(fā)布的 Surface Laptop 4 終于有機會實測,而我最關心的是 AMD 銳龍7 定制版在 Surface Laptop 4 上的實際的使用體驗,是否依舊 Yes?這就是 MDT 對它的完整評測。
*全文基于 Surface Laptop 4 國行量產版:AMD 銳龍7 Surface 定制版, 16G 內存,512G SSD,15 英寸版本,售價 ¥13488 元
設計與體驗
依照慣例,還是從外觀設計說起。在機身尺寸上 Surface Laptop 4 有 13.5 英寸和 15 英寸兩種規(guī)格可選,統(tǒng)一的四種配色,你看到的這臺正是 15 英寸的典雅黑版本。

Surface Laptop 4 延續(xù)了上一代極簡商務風格設計,CNC 全金屬機身結構,表面通過非常細膩的噴砂工藝處理,視覺上有一種磨砂質感,但是上手觸摸卻十分順滑,每個面的銜接處處理精準。正面鏡面處理的「田」字 logo 很有辨識度,四角經過圓形倒角處理。

Laptop 4 配備了一塊 PixelSense 觸控屏,分辨率為 2496 x 1664,屏幕邊框在如今看來有些寬,好在 3:2 的比例能讓屏幕的視野范圍更大,在看報表或者碼代碼辦公的時候對比 16:9 的屏幕來說優(yōu)勢就很明顯。當然如果邊框再窄一些的話不管是視覺上整個屏幕的沖擊力還是使用體驗都會更強。
實測的屏幕素質也很不錯:
色域覆蓋非常接近 100% sRGB, 也就是說它可以顯示出鮮艷但不過飽和的顏色,也不需要遭受廣色域切換的困擾,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而色準方面,經過我們實測 Surface Laptop 4 的平均 ΔE 只有 0.6, 而且最大也只有 1.3, 因此可以說這是一塊非常標準的屏幕,可以達到開箱即用的水準,你看到的顏色都非常精確。

亮度方面,最高可以達到 370 cd/m2, 你可以明顯感受出它的亮度比一般的 300 cd/m2 亮度屏幕更亮,對比度也在 1411:1 的中等偏上水平,但比較可惜的是它的屏幕反射率比較高,達到了 5.5%, 所以如果在室外或者光線復雜的室內使用,就需要擔心眩光的問題。

回到設計部分,Surface Laptop 4 的上邊框集成了光線傳感器,可以根據環(huán)境光自動調整屏幕亮度,以及雙麥克風。當然也有自家的 Windows Hello 面部識別解鎖功能,體驗過程中識別靈敏,如果再配合 Instant On 即時啟動急速響應功能的話,就能實現開蓋即用的效果。

Surface Laptop 4 的鍵盤鍵帽采用弧形設計,打字貼合手指,1.3mm 鍵程敲擊回彈力度適中,同時支持背光。觸控板采用玻璃材質,面積很大。
而對于 Surface Laptop 4 來說,因為與自家系統(tǒng)的優(yōu)化適配,觸控板的使用體驗,可以說是 Win 陣營里體驗最好的,多指操作實際使用起來效率非常高。

為了不影響 WiFi 藍牙信號,在鍵盤的最上方的條狀灰色區(qū)域采用非金屬,天線在其下方,屏幕轉軸也很好的隱藏在了灰色條狀的左右兩側,鉸鏈調教順滑,同時支持單手開合。

在接口方面,Surface Laptop 4 左側一次為 USB-A、USB-C、以及 3.5mm 耳麥接口,右側則只有一個 Surface Connect 口,作為一款 15 英寸筆記本來說,確實有些不夠用,好在電源適配器上給了一個 USB-A 能給手機等數碼產品充電。
我們可以看到側邊采用斜切式設計,視覺上很有美感,但同樣也帶來了外設不好插的問題,尤其是以往好評的磁吸充電口也會經常出現“吸歪了”的情況。
內部設計

Surface Laptop 4 的拆解方式和上一代相同,同樣撬開底部的四個腳墊就能看到螺絲。

C 殼和 D 殼很好分離,沒有膠水,沒有卡扣,與上一代同樣采用磁吸式吸附結構,所以擰下螺絲后將屏幕開至大于 90 度通過翹片就能將 CD 殼分離,將 C 殼拿起拔掉鍵盤排線就能看到內部結構,唯一缺點就是腳墊是真不好摳。

內部的布局也基本和上一代相同,我們能看到最上方的主板核心元器件基本都被金屬蓋板以及靜電屏蔽層覆蓋,兩根很寬的熱管橫穿整個主板。

散熱風扇位于右上角,看起來個頭有點小,很期待它的實際散熱效果和噪音表現會怎樣。左右兩側的長方形塊狀是支持杜比全景聲的揚聲器,你仔細看的話會發(fā)現 C 面和 D 面是看不到揚聲器開孔的,在實際體驗中 Surface Laptop 4 的揚聲器表現并不差,早細節(jié)呈現上甚至遠超過一些獨立小音箱。

硬盤是內部用戶唯一可以拆下更換升級的部件,本機采用的是一塊 512GB 的 SSD(詳細規(guī)格 HFM512GDGTNI-82A0A PCI-E 3.0 x4)。

同時我們也測試了它的性能表現,寫入最高能達到 1G/s,讀取 2GB/s 左右,表現中規(guī)中矩。
理論性能和散熱:
在處理器方面,Surface Laptop 4 有 AMD 和 intel 兩個平臺可選,我手中這臺為 AMD 銳龍7 4980U Surface 定制版本 U,這顆 U 在 Surface Laptop 4 上的表現能否依舊 Yes?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我們首先選擇最為通用的 CINEBENCH R23 進行單次峰值性能測試。

在全新的 CINEBENCH R23 測試之中搭載 銳龍7 4980U 的 Surface Laptop 4 能分別達到多核 8955pts 和單核 1268pts 的成績,可以說表現非常優(yōu)秀,比一些桌面級 i7 甚至一部分 5000 系列 U 都要高一些,稱得上是最快的銳龍 4000U 芯片。
然后我們測試 CPU 長期負載功耗,測試的方法是連續(xù)進行 CINEBENCH R15 多核心的連續(xù)跑分測試,結果如下圖:

經過 CINEBENCH R15 的連續(xù)跑分數據中看到 Surface Laptop 4 初始成績 1682,長期負載之后的跑分會穩(wěn)定在 1332 左右,為峰值性能的 79%的水平。
用連續(xù) CINEBENCH R15 測試的最終意義是記錄散熱導致的性能變化,所以我們也記錄了 CPU 單獨負載時的功耗和溫度波動:
可以看到最開始它能達到 40W+ 的功耗,溫度也迅速來到 80°C, 但是很快就會讓溫度下降,最終可以保持在 17W, 78°C 的水平。
MDT 的測試包括額外的機身出風口的溫度,可以從上圖中的 Air Vent temperature(也就是橙色線)來看到,這也是用來輔助判斷一個機器的散熱系統(tǒng)散熱效率的因素。
K 值則是考慮功率之后的綜合導熱指數,MDT 認為在極限負載的情況下,如果出風口溫度越接近機內 CPU 核心溫度,那么就說明筆記本的散熱系統(tǒng)能有越有效的把 CPU 或者 GPU 等等發(fā)熱源的熱量導出機身,K 值也就會更高。
Surface Laptop 4 的 K 值約為 0.57, 屬于輕薄本的平均散熱水平,不過考慮到它實際上比大部分的輕薄本都要更薄,所以這樣的成績其實是很不錯的。

在長期滿載之后,通過熱成像我們看到 Surface Laptop 4的鍵盤平均溫度為 39.7°C,而 WASD(點 3)為 43.2C, 這也符合在拆機分布我們看到的散熱設計布局,整體來看受限于機身厚度和材質,它的溫度并不算低。

滿負載的情況下,風扇轉速也會達到極限,38.1dBA 在白天基本不會有太大感覺,只有在夜晚才有可能會注意到,對于這樣性能的輕薄本來說表現不錯。

我們再通過 PCMARK 10 的應用程序測試來看 Surface Laptop 4 在模擬日常辦公情況下的表現,從圖中可以看到,8262 分屬于很亮眼的水平,Office 3 件套基本都能達到秒開的級別。

繼續(xù)用 Procyon Photo Editing Benchmark,通過腳本來實際控制模擬 Adobe Photoshop 以 Lightroom 應用程式運行環(huán)境,以測試電腦實際執(zhí)行圖像編輯工具的效能表現,4304 分的成績在輕薄筆記本里表現很不錯,會比隔壁平臺類似功耗下的 i5 表現更強一些。
充電和續(xù)航:
我們再通過 PC Mark 在現代辦公測試 Surface Laptop 4 的續(xù)航表現。

最終結果是能達到接近 12 小時的續(xù)航,遠超出我們對它的期待,畢竟 15 英寸觸控屏,加上不錯的性能表現,但電池僅有 47.4Wh,甚至比一些 14 寸筆記本電量都要小的多,能達到這樣的成績還是很不錯的,看來銳龍確實很省電,整機的各種部件功耗也都很低。

而在充電速度方面,通過標配的 65W 電源適配器,Surface Laptop 4 在一小時內可充滿 80% 的電量,全部充滿則需要 103 分鐘。
MDT 總結:
Surface Laptop 4 作為微軟的高端商務本,性價比跟它就沒任何關系,所以我們也不能拿性價比的眼光來看。它最大的特點是在設計和品牌上,做工和細節(jié)處理的很到位,3:2 的 15 英寸大屏幕帶來了很廣的視角,非常適合辦公。

而且整個測試結果看下來,性能上也挑不出太大毛病,甚至還有一些驚喜,銳龍7 定制版的性能應付日常工作綽綽有余,電池雖然不大,但由于銳龍?zhí)幚砥鞯牡凸?,也能夠滿足一天工作需求的續(xù)航。
可以說 Surface Laptop 4 對商務人群的需求定位很精準,整體配置挑不出毛病,7,888 元的起售價,如果預算充足而且喜歡 Surface 的品牌,Surface Laptop 4 可以算是一款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