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坐實旗艦之名」——熒光筆談山靈M9

前言?

?
山靈這個品牌開頭就不再多做介紹了,我想能翻到這篇評測的人肯定了解過一些了。所以先嘮嘮我對M9初次相見的印象吧。
?

?
正當我以為M8和M30已經(jīng)構(gòu)建完山靈的旗艦便攜播放器體系時,上年11月份的深圳雷音展上卻殺出了一臺“熱點滿滿”的播放器:山靈M9。記憶深刻的是,那天早上我還在趕往深圳的途中,各大耳機群就開始沸沸揚揚的傳著M9正面的這塊“劉海副屏”,調(diào)侃這播放器可謂是緊跟時代潮流,極其先進的設計。
?
在還沒聽到這臺播放器的聲音之前,我本以為M9大概也還是延續(xù)著M8和以往那種優(yōu)柔細膩溫文爾雅的流行味兒,一到大開大合的場景就顯得不勁了。沒想這一耳朵下來,臥槽,這氣勢感真的是山靈的播放器??于是乎對M9有了好感。等到今年春節(jié)忙完的時候,正好有時間能擺弄和搭配一下這臺播放器了。
?
在用過一段時間后,我對這臺播放器給予滿意的評價,它是可以坐實“旗艦”之名的播放器。
?
開箱

先從開箱來聊聊這臺山靈的“大杯”旗艦播放器。
?

?
包裝由內(nèi)而外的氣質(zhì),都透露著這是一臺旗艦播放器。打開外包裝后,M9和M8一樣采用了木盒,只不過比起M8要更大一些,多了一個金屬卡扣,而且所采用的木料要更為細膩光滑一些。
?


?
木盒牢牢固固的鑲在減震棉中,需要一點耐心把它拿出來。打開后便可以看見M9的本體以及放置可換插座的小皮包了。
?

?
M9這體積和接近一斤的重量無疑是個不能塞進褲兜的家伙,定位大致是中型的便攜播放器,比如KANN CUBE、DX300MAX以及M17這種類型的播放器,只不過實際擺在一起的話,M9還是它們之中最“秀氣”的那個。
?

?
從工業(yè)設計來講M9擁有了更多的感性美,這就體現(xiàn)在了一體化的機身和側(cè)面的那幾道CNC切割的曲線了,這些曲面弧線很大程度上增強了這臺機子的抓取阻力,同時在美觀性上亦顯得精巧而優(yōu)雅。背面采用了磨砂玻璃,使得整個機器在抓持時保持了優(yōu)秀的手感。
?

?
當然,大部分用戶還是會為其搭配一個保護皮套來使用了。
音量滾輪處也經(jīng)過重新的設計,它依舊是山靈祖?zhèn)鞯囊袅?開機鍵結(jié)合設計,花紋更為精致,按壓下去的手感干脆利落,扭動時有輕微咔噠咔噠的段落感。
?

?
機器頂部同樣也采用了玻璃蓋板,上面的可換插座設計算是M9的一大亮點,它提供了非常全面的接口,包括3.5mm以及3.5mm pro,4.4mm,2.5mm。
?

?
這種設計確實擁有更好的美觀性,畢竟不需要在機身上開一堆的孔了,使得機身整體更為簡潔,對于大部分時間只使用單個類型耳機口的用戶來說絕對是個好設計。
?


?
但對于有多條不同接口耳機、需要經(jīng)常在單端和平衡直接來回切換的用戶來說還是十分麻煩的。同時在外時如果忘記攜帶可換接口和工具,還是有些不便和尷尬。
?

?
對于這塊劉海副屏,在我看來是如斷臂的維納斯一般,產(chǎn)生的一點“缺陷美”,做到了很高的辨識度。從實用性來講內(nèi)置的一塊OLED屏也可以快速的了解電量、時間或者碼率情況,還是有它的便利性。這塊夏普屏也提供了可觀的顯示效果,屏幕是鑲嵌在一體的金屬框架中。
?

?
底部的TF卡槽設計我認為是一個優(yōu)秀的示范,不僅起到了防塵的作用,同時也不需要像卡針一樣那么麻煩,是可以徒手頂開的,再一側(cè)是一個USB-C 3.1接口。
?

?
系統(tǒng)體驗上,驍龍665配合8G LPDDR4X內(nèi)存+256G UFS2.1,這可以說是目前便攜音樂播放器中配置最高的基本和一臺約2k價位規(guī)格的手機差不多,在流暢性上有著絕對的保證,對各大視頻以及音樂平臺的負載來講是小事一樁,跑一些手游也不在話下。畢竟是臺音樂播放器,我也不可能按著手機評測的方法跑一遍性能評測吧(笑)。
?

?
畢竟它在設計上還是一臺音樂播放器,所以我并不是很建議拿它來裝載過于復雜的程序。另外由于全面屏手勢和山靈音樂中側(cè)邊的字母查找起了沖突,一滑動就當返回鍵了,所以大部分時間我更愿意調(diào)整為三大金剛鍵來使用。
?
續(xù)航上,采用的8350毫安的電池造就了單端下約18h的續(xù)航時間。有一次我忘記關機,機子開著待機了12h多,電量耗損約10%。官方在介紹頁也提到了機子再過30分鐘后模擬電路部分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態(tài)以達到省電的目的。
?

?
M9音頻部分的硬件也下來了猛料。電路設計功底就不用說了,畢竟是沉淀了30年的廠商。除了兩顆絕版的AK4499 DAC以外,包括電阻、電容等元器件都采用了高規(guī)格的物料。之所以做限量款,大致也是因為4499這顆數(shù)量越用越少的DAC吧。
聲音與搭配

?
說了這么多體驗上的感受,終歸還是得回到聲音上來。開頭我也提到M9的聲音是超出了我對山靈以往調(diào)音風格的慣性思維,力量感不再是偏軟類型的了,而是十分大氣和扎實的聲底。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它雕琢的細節(jié)上和三頻的順滑性上,體現(xiàn)出山靈自己的底蘊和思考。
比如人聲。我們可以輕易的從一首流行歌曲中聽出人聲占據(jù)主要地位一些,其距離更貼近聽者,結(jié)像偏大,密度高,其飽滿度和厚度上也處理的恰到好處,張力十足。那種略帶涂抹的柔滑感和M8的人聲有著異曲同工的特點,是一種醇厚類型的體現(xiàn),感情淋漓盡致,很容易的讓聽者和歌曲產(chǎn)生共鳴感,這也是山靈一向?qū)θ寺曊{(diào)音的拿捏。
?

?
M9的低頻是優(yōu)秀的,扎實的,下潛深的。它不屬于那種磅礴、震撼的低頻,它控制在一個恰好的量感上。在交響中能提供穩(wěn)定的下盤,在流行、搖滾中電聲樂器的低頻也可以有效的分離開。M9更傾向于給出一個干凈的聲音,但大可不必擔心余韻不夠,它還是給出了一定量的混響保障其氛圍。
?

?
除了扎實的低頻以及醇厚的中頻外,把高頻單獨拎出來剖析也可以看出些門道。M9的高頻是透亮、豐潤的。它可以優(yōu)秀的還原器樂高頻的質(zhì)感,細節(jié)上保留較為全面,但是又不缺乏線條感,在極高點沖頂時,它又顯得略克制。在一些燃曲、電音中,高頻又有一定的順滑感,顯得沒那么刺激,但其鮮亮感依舊不缺失,這便體現(xiàn)一個“潤”字。
?
?
ME800+M9

ME800是同時和M9一齊發(fā)布的、山靈目前價格最高的耳機。其實也不難發(fā)現(xiàn)ME800幾乎是依照M9搭配來打造的優(yōu)秀搭檔。一些聲音取向是與M9起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我試過在別的播放器下搭配ME800,反而覺得并沒給我太多的驚喜感,而在M9下面,我認為一些不足的地方可以完美的解決了。要完全驅(qū)動好ME800的話,我認為還是需要整上平衡,所以我用中增益以及4.4mm平衡下來和M9搭配。
?

?
先說說ME800吧,我上一次寫的山靈的耳機應該是ME500SHINE了,給我留下了非常靚麗而熱情的印象,而這一次ME800卻并不是走的這個取向,而是厚實、大氣、高密度和溫暖的。
?
并且,它還提供了兩個開關四種調(diào)音,分別是標準模式、氛圍模式、人聲模式以及靚麗模式。氛圍模式可以感受的到低頻的混響更多,厚度增加,結(jié)像更大,顯得沒那么扎實。人聲模式使得中頻更為突出,低頻更佳扎實,提高了順滑度但高頻鮮亮感則削弱了一些。而靚麗模式下的低頻量少了很多,但是混響不減,使得能量感集中在中高頻。
?
標準模式是我更喜歡的,因為其他另外幾個模式可以說是有些取舍的,加強了某些地方,但是又凸顯了一些短板之處。
?

?
和M9搭配以后的ME800可以說非常綿密、飽滿且耐聽,應有的能量感也不缺失,聲場蓬松自然,三頻之間過渡柔順,而人聲部分M9是ME800點睛的妙筆,它使得ME800的人聲位置適中,密度高,厚度濃郁,絲滑細膩也不缺少點甜味的感覺,屬于是恰到好處的流行味兒。
在大編制的器樂下,ME800的排布井然有序,其細節(jié)和解析完全不缺少,混響到位。雖然單獨去尋找樂器時會發(fā)現(xiàn)樂器聲音不算扎實,線條感不算突出,ME800更想表達一種全局上的柔和美。這一套搭配可以很好的體現(xiàn)出山靈對高端聲音的審美與理解。
?
?
天使吉米PRISM+M9

棱鏡是目前天使吉米耳機中最為“旗艦”的型號,這款產(chǎn)品最大程度體現(xiàn)了其品牌聲音風格以及對優(yōu)秀工業(yè)設計的追求。

?
M9下的棱鏡顯得更為均衡而規(guī)整,可以說是被調(diào)整到了一個聽感最佳的狀態(tài),橫縱聲場合適,并且人聲距離被拉近聽者很多,同時又保留了豐富的細節(jié)和潤感,只不過還是稍顯偏薄。聲音的線條感較強烈,特別體現(xiàn)在高頻上,是非常透亮的,但高頻的密度和信息并不算太高,致使一些高頻器樂的形體并沒有撐起來。低頻是干凈而扎實的,本身的層次和彈性是不錯的,只不過混響不多。
?
M9能量感是比較強的,而棱鏡本身也是一個中高走向的塞子,鮮活亮麗的程度很高,使得聲音還是偏向于一個“爽塞”,其實并不算太耐聽。有時圖這一爽,也不乏是個保持新鮮感的好辦法。
OPENAUDIO水銀私模+M9?

OPENAUDIO的水銀私模是我這段時間最常用的塞子,可以說是我認為目前3-5k價位最為強大和最具競爭力的存在,后續(xù)我會專門為其寫一篇公模和私模區(qū)別以及搭配類的文章。水銀本身擁有一個很高級的聲音框架,素質(zhì)也足夠強悍,而且非常易于驅(qū)動,上限也很高,特別是在搭配一些偏潤色類的播放器能有奇效,而山靈M9恰巧是一個門當戶對的選擇。

?
在M9單端、中增益的驅(qū)動下已經(jīng)足矣,水銀的人聲細節(jié)本身就非常豐富,而且私模的中頻厚度要更為合適而飽滿,本身就優(yōu)化了公模一些中頻略薄的問題。配上M9的細膩和柔滑,立體生動,使得高級感油然而生。有人會說水銀的人聲已經(jīng)是離聽者非常近的位置,那M9這一搭豈不是拉的也太近了?然而實際上并不會起到這樣的效果。
M9同時給水銀的高頻帶來一個很好的潤色,在聽一些包括原聲帶、小編制或者獨奏時,樂器高頻非常絲滑,而且泛音充盈。低頻扎實而真實,下潛深,彈性適中。M9可以發(fā)揮出塞子原本的聲場規(guī)模,同時能量分配也十分合理,加之一些獨到的潤色,使得水銀私模在M9下頗為雜食多面,非常好的一套組合。
?
?
森海塞爾HD600+M9

?山靈M9同時還配備了獨立的大耳模式,使得輸出電壓更強悍,單端達到32歐姆下3.84V、460mW的推力,平衡基本上是單端的兩倍。此時不再建議搭配大部分的耳塞去聽,因為一些會顯得有些燥,整體結(jié)像前壓、發(fā)沖、不耐聽。我就使用HD600(新版)搭配M9單端來試試。
?

?
如果只開啟高增益時,我需要大約75級的音量(滿100)才可以達到合適的聲壓量,而在大耳模式下我只需要使用45級,并且可以明顯的感受的到大耳模式下的聲音更為飽滿,低頻更為扎實。值得稱贊的一個小細節(jié)就是在高增益轉(zhuǎn)換為大耳模式時候,會自動把音量降到10,從而避免的突如其來的大音量對人耳的傷害。
?
在從交響到人聲聽了一輪以后,我認為M9如果要搭配大耳的話更適合偏人聲流行類的歌曲。雖然交響樂的力量感能展現(xiàn)的出來,但是隨著更多的器樂加入進來,整個聲音有些黏連一片。如果說只是處理一些獨奏和小編制我認為M9倒是會更上手一些。而人聲則是它的強項,甚至把HD600的中頻拉的更突出了,但又相當潤澤,可以說是一個很有趣的搭配。
?
?
總結(jié)


M9的調(diào)音是山靈在旗艦產(chǎn)品上新的一種思路,一改之前的柔綿味兒,氣勢上做到大開大合的同時,在細節(jié)上打磨的非常順滑,體現(xiàn)出了山靈一些底子里的特色,尤其是豐滿而富有張力的人聲,是這臺播放器最為亮眼之處,可謂是山靈目前最“色香味俱全”的播放器。從它的工業(yè)設計到聲音調(diào)教,能看的出這是一臺集山靈多年經(jīng)驗為一體的作品,也是國磚中令我滿意的旗艦播放器之一。
?
?
?
耳機美學(DCHiFi社群)由知名燒友、哲學博士DC創(chuàng)辦,目前成員千余人,
我們的QQ交流群:172874410
貼吧:“耳機美學吧”
微信公眾號:“耳機美學”。
社群不定期舉辦巡回試聽、線下聚會和各種福利活動,歡迎大家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