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角落——王震宙作品展

王震宙
山東膠州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美術學碩士,華中科技大學文化哲學博士課程班成員、對外經貿大學漢語基地藝術研究員、山東女子學院齊魯當代藝術文獻研究院研究員。在青島寶龍美術館、青島翰德美術館、江蘇西游記美術館、大沽河博物館、798藝術區(qū)做過個人展覽,曾擔任《中國藝術博覽》雜志學術主持。作品多次參加海內外群展并被廣泛收藏。一直致力于繪畫和寫作的研究探索。
前言
我還未來得及認識王震宙本人,卻知道他必是一個灑脫直率之人。他的畫真實又大膽,他的詩隨性又落拓,寥寥幾筆就能把他作畫的情緒酣暢準確地表現出來,無疑他對自己的畫面節(jié)奏把控也是極具自信的,有時候是飄渺的空谷野趣,有時候是都市的繾綣紅塵,這一幅幅的畫作明明極具當代風格,卻在其中看到了中國畫中的文人精神和思想。當然,他不止大膽在筆墨上,會思考、善于思考也是我對他的印象,不拘形式不被表象所累,實驗者實踐著,用傳統(tǒng)中國文人的脊梁走在當代藝術思想的路上,何其自信,何其清醒!
要說中國畫筆墨里的“勾、皴、點、染”,顯然他都是并不在意的,但在他的畫中又看到了在中國畫里近乎哲學意味的“既白當黑”,且被他發(fā)揮的淋漓盡致。我想,這正是他對中國畫的理解再至研究思考的表現,不拘泥形式一味追古而將精神傳承不朽,研究、思考、探索—這正是作為一個中國文人該承擔的責任。
用他自己的說法,“繪畫是我們用它來思考的工具,而不是我們就是為了繪畫而繪畫,我們成為繪畫的一個附庸,這樣挺可悲的,當我們達到一個非常自由的狀態(tài)當中,它就是我們用來思考的一種語言?!边@也是每個人藝術家終生都在他們的藝術道路上尋找屬于其個人思想語言。
此時,我想,震宙可算已找到了屬于他的語言啦!
——文/李迦迦(策展人、藝評家、上海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博士)
作品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