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限制級國漫”要登陸日本!豆瓣7.8的它,居然能成國漫之光?

01.這部限制級國漫,要登陸日本了!
日本可謂是動漫之都,自上世紀“漫畫之神”手冢治蟲改革動漫產(chǎn)業(yè)以來,無論是哪個年代,日本動漫都是佳作倍出。
什么藤子的《哆啦a夢》、宮崎駿的《千與千尋》、新海誠的《你的名字》等,哪怕你從不關注“二次元”,也一定聽過甚至是感受過這些動漫的魅力---

對“二次元”有一定了解的人,更是清楚日本動漫在世界的地位。
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日本早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動漫產(chǎn)業(yè)鏈,無論是劇情、作畫、配音配樂,日漫都站在世界的前列,而每個季度的番劇,更是神仙打架,各類題材的動畫為眾多漫迷的獻上一場豐富的感觀盛宴。
反觀中國動漫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可謂是一路坎坷,經(jīng)歷了上個世紀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的輝煌之后,國漫就一直處于低產(chǎn)出、低質量、低齡化的狀態(tài),不說佳作,連專門面向高年齡層段的觀眾的作品也是少之又少。
但在如今國漫產(chǎn)業(yè)低迷、日漫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一部國產(chǎn)動畫電影走出了國門,準備要登上日本影院。
而它就是曾被譽為“國漫之光”的《大護法》---

就在5月20,《大護法》官微發(fā)博稱電影預計年內在日本上映,此消息一出,令不少護法粉甚至是國漫粉欣喜:又一部國漫走出國門,為國爭光了!

近年來,隨著一些如《大圣》、《哪吒》等優(yōu)秀國漫上映,國漫的惡名逐漸被洗刷,也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國漫崛起”似乎已經(jīng)不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了。
但與上述兩部動漫不同的是,很多人認為《大護法》之所以能在日本上映,為因為這部電影是國漫的一次突破,它在國漫的發(fā)展史上,更具特殊原因---

02.憑什么就得是它?
2017年4月11日,《大護法》官方微博發(fā)布的一張彰顯“暴力與美”的海報,宣示了它在深度上不走國漫的尋常路,此后,官方也多次提及,不建議十三歲以下的觀眾觀看這部電影。
在低齡化仍是國漫主流的當時,這樣一部自主分級的電影,自然是引起人們的關注---

而它的內容,也印證了限級的必要性,因為,這是一部披著稚嫩的畫風,映射現(xiàn)實政治殘酷與黑暗的電影,影片中,更是有大量血X、暴力的鏡頭。
在我看來,pg-13,已經(jīng)是《大護法》的“謙虛”了,電影隱藏的內涵之深刻,畫面之暴力,讓它更趨向于一部成人動畫。
電影講述了奕衛(wèi)國大護法為尋離宮出走的太子誤入“花生鎮(zhèn)”,卷入一場被欲望支配陰謀中的故事。
“花生鎮(zhèn)”中的人們,被一名叫歐陽吉安的老神仙統(tǒng)治著,但他的殘酷統(tǒng)治,讓居民們過著一種“殘食同族,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愚昧的“花生人”們一味地聽從吉安的命令,任由宰割---

這樣的社會,這樣的劇情也讓我想起了魯迅筆下的荒誕舊日,人們愚昧、盲從、隔岸觀火。
《藥》中甭管是茶館主人華老栓夫婦,還是小鎮(zhèn)上的其他居民,他們在看到同胞被斬首的時候有的居然只是看熱鬧的情緒,甚至對于華老栓夫婦來說,因為迷信所謂的人X饅頭能夠救治兒子的疾病,于是對本該慘絕人寰的行刑表以強烈期待。
如上雖然是魯迅筆下的虛構故事,但因為內含對現(xiàn)實的狠厲批判方才能夠穿透時光,直到21世紀的當下也能夠成為經(jīng)典的存在---

而類似的內涵價值如今也被《大護法》觸碰到了,那你們可以想見在當年登上電影院的那一刻究竟能為國漫迷何等的欣喜若狂。
具體到劇情之中,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都映射了史實中的殘酷。譬如以吉安為首的統(tǒng)治者,映射了象征殘暴的法XS。
他們以“豬玀”是比喻花生人,在他們眼中,花生人不過是吉安手下謀取利益的石子罷了(并非比喻,花生人成熟后,腦內會有一顆石子,吉安正是為了這顆石頭而統(tǒng)治著花生人)---

吉安以傳染病為由,奪走了花生人的“話語權”,開口說話即是死罪,宛如過去的“W字獄”,把思想的萌芽扼殺在搖籃之中;作為社會底層的花生人,面對屠宰者的屠刀,也是毫無抵抗之意,任其而殺之,最后化為一坨模糊X肉。
吉安也把花生人的幼崽“蟻猴子”,說成是食物,欺騙花生人去進食...
花生人在長期的“愚民政策”之下,早已喪失了辨別是非的能力,面對“同類”也照樣食之,不正如《狂人日記》所說的:滿本都寫著“吃R”---

但無論何時,有壓迫的地方就有反抗,這些一直活在暴政陰影之下的花生人,也升起了革命的火花。
映射革命先行者的隱婆,率先否定吉安的統(tǒng)治,但又無反抗之力,最終只能看革命的隊伍消逝;花生人小姜,在接觸了象征著外來(先進)文化的大護法與太子后,成為舊社會的反叛者,開始反抗吉安的暴政。
最后那些撕下虛偽眼睛的花生人,如舊社會中的革命者,直面社會的黑暗面---

可見,無論是劇情上的隱喻還是鏡頭上的X腥,都與《熊出沒》《喜羊羊》這類低齡動漫有鮮明的對比。
而作為一部限制級動畫,《大護法》打破了大眾對國漫的刻板印象,確確實實站在了國漫的新高度上,也難怪它有登陸日本影院的底氣---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去年上映的《大護法》姐妹篇《妙先生》也同樣有不失前者的風采。
比起《大護法》中對現(xiàn)實政治的隱喻和諷刺,《妙先生》的劇情側重于對善良和正義的思考,更具哲理性;而劇中的畫面和設定,也更具藝術性,從另一個維度上,突破國漫的限制---

03.最后
優(yōu)質國漫雖少,但未來可期。
近年來,有《羅小黑》、《哪吒》、《白蛇:緣起》等越來越多的國漫登上日本影院,這些作品也不負國人厚望,上映不久,就贏得眾多日本網(wǎng)友的稱贊,更有不少acg業(yè)界人士也在強推,并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自己對這些作品的二創(chuàng)---


《羅小黑》于日本上映的時候,也得到了《鋼煉》導演入江泰浩的點贊...
除此之外,漫畫《一人之下》更是登上日本nhk,被知名漫畫出版社集英社的編劇稱贊,為國漫又爭了一次光---


集英社編輯對《一人之下》的贊嘆...
雖然在當下,仍有很多人對國漫冷眼相待,認為在短時間內國漫還很難趕超日漫。
確實,日本動漫產(chǎn)業(yè)能有如此輝煌,離不開幾十年的發(fā)展,以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可以說是一個全民樂于其中的產(chǎn)業(yè),而國漫也不過是起步階段,還有無限的發(fā)展空間。
但相信有《大護法》、《一人之下》這類的優(yōu)秀國漫的帶領、在很多為國漫之崛起的追夢人們的努力之下,國漫能逆流而上,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