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莊王氏族源
王家莊王氏族源
王照倫?
?
在戰(zhàn)國(guó)之前,只有貴族才有姓,先秦典籍所記一些技藝超群的平民如庖丁、優(yōu)孟、魯班等,后面的丁、孟、班是名,前面的庖、優(yōu)、魯不是姓而是職業(yè)或者國(guó)別——庖是廚師、優(yōu)是演員、魯是國(guó)別魯國(guó)。
姓是家族的標(biāo)志,用以標(biāo)明祖先的血緣關(guān)系。姓的另外1個(gè)重要作用就是別婚姻,《白虎通義·姓名篇》說(shuō):“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愛(ài),厚親親,遠(yuǎn)禽獸,別婚姻也。故紀(jì)世別類,使生相愛(ài),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者,皆為重人倫也。姓者生也,人稟天氣所以生者也?!编嶉栽凇锻ㄖ韭浴な献迓孕颉分幸舱f(shuō):“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庶姓、異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薄蹲髠鳌吩疲骸澳信?,其生不蕃?!薄秶?guó)語(yǔ)》言:“同姓不婚,懼不殖也。”后隨著同姓貴族子孫繁衍增加居住地分散,每個(gè)分支又設(shè)“氏”作為標(biāo)志,氏主要是分貴賤,貴者有姓有氏,賤者有姓無(wú)氏。自漢代姓氏合二為一。
人文始祖:黃帝(約前2697年~約前2598年)姬姓,少典之子。黃帝娶有4妃西陵氏、方雷氏、彤魚(yú)氏和嫫母。4室生有25個(gè)兒子。西陵氏嫘祖,是黃帝的元妃,生有2子,長(zhǎng)子叫玄囂,次子叫昌意。
黃帝2世:玄囂:黃帝長(zhǎng)子。
黃帝3世:蟜極玄囂之子。
黃帝4世:帝嚳蟜極之子,又稱高辛氏。
黃帝5世:后稷帝嚳之子,名棄,周朝始祖。初仕堯,官司農(nóng),教民稼穡;繼佐舜,亦官大司農(nóng),播種五谷,封國(guó)于邰。
黃帝6世:不窋又稱敘望不,后稷子。母日姞氏。佐大禹,亦官大司農(nóng)。
黃帝7世:鞠陶,又稱鞠,不子。鞠公字德宣,襲爵邰侯。
黃帝8世:育。
黃帝9世:撫。
黃帝10世:拔。
黃帝11世:膺。
黃帝12世:勝,勝公仕夏。
黃帝13世:含章。
黃帝14世:郝。
黃帝15世:乾。
黃帝16世:公劉,由狄遷豳,襲爵為侯,屢諫桀王不從,自修后稷之業(yè),周道始興。
黃帝17世:堃,堃公仕商,襲爵。
黃帝18世:慶節(jié),慶節(jié)繼爵。
黃帝19世:皇仆,字元音。
黃帝20世:太素,襲爵。
黃帝21世:國(guó)華,繼位。
黃帝22世:差弗,繼位。
黃帝23世:紹穆,繼位。
黃帝24世:承啟,繼位。
黃帝25世:殷仲。
黃帝26世:懷德。
黃帝27世:毀隃,繼位。
黃帝28世:超,繼位。
黃帝29世:公非,又稱公非遞、公卯,字辟方。襲爵。
黃帝30世:至詳,繼位。
黃帝31世:尚貞。
黃帝32世:高圉,字侯侔。約前1358年~約前1298年在位。
黃帝33世:亞圉,高圉子,字云都。約前1297年~約前1193年在位。
黃帝34世:公叔祖類,亞圉子。又名太公、組紺。前1192年~前1158年在位。
黃帝35世:古公亶父,公叔祖類子,周稱太王。由豳遷岐,居岐之陽(yáng),實(shí)施翦商。前1157年~前1139年在位。
黃帝36世:周公季歷(前 1165前~1065年),古公亶父子,又稱王季、公季。娶摯任氏女太任。前1138年~前1100年在位。
黃帝37世:姬昌,季歷子,居西佰,又稱西伯昌,后稱周文王。前1099年~前1050年在位。
黃帝38世:周武王姬發(fā),姬昌子。前1049年~前1043年在位。即位后大舉伐商,并于牧野之戰(zhàn)大敗商軍,紂王自焚,商亡。武王建都于鎬京。史稱西周。武王死時(shí)54歲。
黃帝39世:周成王姬誦,武王子,即位時(shí)12歲。前1042年~前1006年在位。由周公旦攝政。之中,平定武更(紂王子)叛亂,并大封諸侯。成王造東都洛邑。成王死時(shí)42歲。
黃帝40世:周康王姬釗,成王子。前1005年~前980年在位。康王是一位有作為的周王,史稱“成康盛世”??低鯐r(shí),周朝較強(qiáng)盛。
黃帝41世:周昭王姬瑕,康王子。前979年~前961年在位?!罢淹踔畷r(shí),王道微缺”,周國(guó)力開(kāi)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
黃帝42世:周穆王姬滿,昭王子。前960年~前923年在位。穆王時(shí)作《呂刑》,是流傳下來(lái)的我國(guó)最早的法典。穆王是西周在位時(shí)間最長(zhǎng)的周王。
黃帝43世:周共王姬伊扈,穆王子。前922年~前900年在位。
黃帝44世:周懿王姬囏,共王子。前899年~前875年在位。懿王時(shí),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無(wú)力抵抗。
黃帝45世:周夷王姬燮,懿王的兒子。前865年~前858年在位。夷王時(shí),周天子與諸侯的矛盾尖銳化,夷王曾烹殺齊哀公。
黃帝46世:周厲王姬胡,夷王的兒子。前858年~前841年在位。厲王是1位暴君,對(duì)外戰(zhàn)爭(zhēng)屢敗,國(guó)勢(shì)日危。在位16年,竟被國(guó)人放逐。
黃帝47世:周宣王姬靜,厲王的兒子。前828年~前782年在位。即位后針對(duì)周王室的內(nèi)憂外患,進(jìn)行改革。取得成功,史稱“宣王中興”。
黃帝48世:周幽王姬宮生,宣王的兒子。前782年~前771年在位。貪淫無(wú)道,為博寵姬褒姒一笑,竟“烽火戲諸侯”,從而亡國(guó)被殺。這就是“一笑傾國(guó)”的由來(lái)。
黃帝49世:周平王姓宜臼(約前781~前720)。周幽王之子,母親申后是幽王的正室。公元前770~前720年在位。
黃帝50世:姬泄父,姬宜臼次子,早死。
黃帝51世:周桓王姬林(? ~前697年)。姬泄父次子,周平王孫,太孫赤之弟。公元前720-前697年在位。周桓王姬林有子三:太子佗、王子成父、王子克。
黃帝52世:周莊王姬佗(?~前682年),是周桓王長(zhǎng)子。桓王病死后繼位,在位15年。公元前697~前682年在位。
黃帝53世:周惠王姬閬(? ~前652年十二月),他是周莊王的兒子,在位25年。公元前677~前652年在位。
黃帝54世:周襄王姬鄭(?~前619年)。周惠王子。惠王病死后繼位。執(zhí)政時(shí)間為公元前651~619年。在位33年。
黃帝55世:周頃王姬壬臣(?~前613年),周襄王之子。前619年至前613年在位。
黃帝56世:周匡王姬班(?~前607年)。周頃王子。頃王死后繼位。公元前613~前607年在位,在位6年。病死,葬處不明。死后由弟定王瑜即位。
黃帝57世:周定王姬瑜(?~前586年)。周匡王子??锿跛篮罄^位。公元前607~前586年在位。在位21年,病死,葬處不明。
黃帝58世:周簡(jiǎn)王姬夷(?~前572年)。周定王子。定王死后繼位。公元前586~前572年在位。在位14年,至前572年九月病死。
黃帝59世:周靈王姬泄心(?~前545年十一月癸巳日)。周簡(jiǎn)王之子。簡(jiǎn)王死后繼位。公元前572~前545年在位。周靈王有2子,太子姬晉(前565年~前546年)。次子姬貴。
黃帝60世:太子姬晉(前582年五月~前546年)。周靈王的長(zhǎng)子太子晉(也被稱為王子晉或王子僑。王氏得姓始祖),娶姜妃,子二:長(zhǎng)子宗敬,次子宗恭未祥。因直言進(jìn)諫而被貶為庶人,不久郁郁而終。
王家莊王氏屬于姬姓王氏。姬姓王氏,是天下王氏的最大壹個(gè)分支(另外兩個(gè)分支是媯姓王氏和子姓王氏。細(xì)分王氏的源頭有伍拾多個(gè)),始祖為周朝太子姬晉,簡(jiǎn)稱太子晉又稱王子晉、王子僑、王喬。姬姓王氏又有兩大分支——瑯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第拾陸世孫秦朝大將王剪之孫王離在鉅鹿之役中戰(zhàn)敗被楚國(guó)上將軍項(xiàng)羽俘后處死(以報(bào)王離的祖父王剪在秦楚決戰(zhàn)中項(xiàng)羽的祖父項(xiàng)燕戰(zhàn)敗自殺之仇),王離的長(zhǎng)子王元和次子王威舉家遷居瑯琊皋虞(今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溫泉鎮(zhèn)東皋玉村)避禍。后來(lái)王威耳孫之子王霸遷居山西太原,王威成為太原王氏的始祖。王元成為瑯琊王氏的始祖。
姬姓王氏第1代(始祖周靈王太子晉)王子晉。第2代王宗敬(又作王宗恭)。第3代(又作第3世孫,以下以此類推)王森。第4代王斌(又作王彬)。第5代王昇。第6代王昱(又作王宥)。第7代王碩。第8代王景(又作王榮)。第9代王錯(cuò)。第10代王賁。第11代王諭(又作王渝)。第12代王息。第13代王恢。第14代王永(又作王元、王亢)。第15代王頤。第16代王翦。第17代王賁(又有譜作次子王戊)。第18代王離。第19代王元(瑯琊王氏始祖)。第20代王諄(又有譜作次子王誠(chéng))。第21代王淵。第22代王吉。第23代王駿。第24代王崇。第25代王昇(又有譜作王遺或王霸,王霸系與王威九世孫山西太原王霸重名)。第26代王遵。第27代王音。第28代王仁。第29代王書。第30代王融。第31代王祥、王覽。
?????? 王家莊王氏原系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白沙埠鎮(zhèn)西孝友村,始祖王有才出自瑯琊王氏的那個(gè)支系因原譜碑序言破損而不能確知,現(xiàn)只能存疑,以待后賢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