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歷史小常識18——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全稱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位于南亞,東南部與印度接壤,西部與伊朗接壤,北部與阿富汗接壤,東部與中國接壤,南部與阿曼隔阿拉伯海相望。境內(nèi)多山地丘陵,東部為印度河平原。南部為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


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為印度文明的發(fā)源地,長期以來作為印度的一部分存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文明發(fā)源于此,著名的犍陀羅就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境內(nèi)。公元前600年,波斯帝國入侵印度,印度河以西的地區(qū)被波斯人短暫統(tǒng)治。公元前327年,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控制了印度河流域。
710年左右,隨著唐朝與阿拉伯帝國競爭的失敗,薩珊波斯最后的一點抵抗也被消滅,阿拉伯帝國隨即進入了巴基斯坦境內(nèi),并從那時起逐漸將印度河流域伊斯蘭化了。1000年左右,巴基斯坦處于阿富汗的伽色尼王朝統(tǒng)治之下。1200年古爾王朝統(tǒng)治著巴基斯坦。1206年德里蘇丹國控制了今天巴基斯坦的東北部。1227年,蒙古帝國進入印度河流域,后來巴基斯坦成為伊利汗國的一部分。1398年被帖木兒帝國攻克。1526年莫臥兒帝國成立,巴基斯坦再次成為印度的一部分。

1757年,巴基斯坦和印度一并成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在著名的攪屎棍蒙巴頓的安排下,印巴分而治之。相當于今天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范圍的地區(qū)因為穆斯林較多而一并獨立成為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因為在東邊被印度包圍,被稱為東巴基斯坦。此后因為蒙巴頓方案的各種bug,印巴發(fā)生了多次戰(zhàn)爭。1947年即發(fā)生了爭奪克什米爾的第一次印巴戰(zhàn)爭。1965年又發(fā)生了第二次印巴戰(zhàn)爭。因為距離過于遙遠以及印度的干涉,1971年東巴基斯坦獨立成為孟加拉國,并引發(fā)了第三次印巴戰(zhàn)爭。在那之后印巴沖突依舊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