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必一】用小說推文的方式背《論語》十二章

〈原文〉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保ā秾W(xué)而》)
【譯文】孔子說:“君子,吃東西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舒適,做事勤勉,說話謹(jǐn)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xué)了?!?/p>
〈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
【譯文】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德,他怎樣對待禮呢?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德,他怎樣對待樂呢?”
〈原文〉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保ā独锶省罚?/p>
【譯文】孔子說:“在早上得知了真理,到晚上死去也可以了?!?/p>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保ā独锶省罚?/p>
【譯文】孔子說:“君子知曉大義,小人知曉小利。”
〈原文〉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保ā独锶省罚?/p>
【譯文】孔子說:”見到有德行的人就想要向他看齊。見到?jīng)]有德行的人就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這樣的缺點)”
〈原文〉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保ā队阂病罚?/p>
【譯文】孔子說:“質(zhì)樸多于文采就難會粗野鄙俗,文采超過了質(zhì)樸就會虛飾,浮夸。文質(zhì)兼?zhèn)?、配合適當(dāng),這樣之后才可以成為君子?!?/p>
〈〈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
【譯文】曾子說:“讀書人不可以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擔(dān)當(dāng)?shù)呢?zé)任重而且路程遙遠。把在天下實現(xiàn)仁作為自己必須承擔(dān)的責(zé)任,不是很重大嗎?奮斗終身,到死才停止,道路不是很遙遠嗎?”
〈原文〉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保ā蹲雍薄罚?/p>
【譯文】孔子說:“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沒有成功,這時停下來,是我自己停下來的;譬如填平洼地,雖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決心努力前進,這是我自己要前進的?!?/p>
〈原文〉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保ā蹲雍薄罚?/p>
【譯文】孔子說:“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憂愁,勇敢的人不畏懼。”
〈原文〉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fù)禮為仁。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
【譯文】顏淵請教(孔子)如何才能達到仁的境界??鬃诱f:“約束自己,使言語和行動歸復(fù)于先王之禮,這就是仁。一旦這樣約束自我,使言行歸復(fù)于先王之禮,天下的人就稱贊你為仁人了。實行仁德要靠自己,難道靠別人嗎?” 顏淵說:“請問實行仁德的具體條目。”孔子說:“不符合禮的事不看,不符合禮的事不聽,不符合禮的事不言,不符合禮的事不做?!?顏淵說:“我雖然不聰敏,但愿意按照您的話去實踐。”
〈原文〉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ā缎l(wèi)靈公》)
【譯文】子貢問道:“有一個字而可以終身去實踐它嗎?”孔子回答說:“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強行加于別人身上?!?/p>
〈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學(xué)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保ā蛾栘洝罚?/p>
【譯文】孔子說:“學(xué)生們?yōu)楹尾粚W(xué)習(xí)那《詩》呢?《詩》可以激發(fā)人的情感,可以觀察政治的得失、風(fēng)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可以用來學(xué)習(xí)諷刺時政的方法。從近處講,可以用來懂得怎樣侍奉父母;從長遠來看,可以用來懂得如何侍奉君主,而且還能多認(rèn)識鳥獸草木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