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一生擅殺多疑,卻只立馬皇后,他們的愛情讓人動容
馬皇后去世,再也沒有人能擋朱元璋的刀!
這是電視劇《朱元璋》中,演到馬皇后去世時,彈幕上刷屏的一句話。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變得更加暴戾,而且沒有人能勸阻。
一時間,京城官員人人自危,高高在上的官員,成了高危職業(yè)。
作為開局是一個普通人,到驅除異族,恢復中華的皇帝。朱元璋奪天下的難度,無疑在所有帝王之上。過程越是艱辛,有了結果后,必然更加敏感,希望防范于未然。

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幼年困苦的經(jīng)歷,致使他對官員天然的不信任??芍卫硖煜掠蛛x不開官員,只能一邊用一邊防,造就了多疑的性格表現(xiàn)。
他最信任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馬皇后。
至于為什么對馬皇后這么好,且看這夫妻二人的經(jīng)歷。
天下大亂,龍鳳相遇
元朝建立短短幾十年,就呈現(xiàn)出破敗氣象。這個只會征服不會治理的民族,把國內(nèi)搞得亂七八糟、民不聊生。在生死線邊緣掙扎的老百姓,又遇到了河南江南一帶的大旱,繼而黃河決口,餓殍遍野。
1352年,劉福通率領的紅巾軍起義,掀開了推翻元朝的序幕。
同年,安徽定遠白蓮教的首領郭子興起兵響應,一戰(zhàn)下濠州。郭子興名聲大震后,自稱元帥招兵買馬,應著云集,來投奔的人絡繹不絕,其中就包括朱元璋。
不得不說,能做出非凡之事的那些人,都是有天賦的。就像朱元璋,小時候那么窮,也沒讀什么書,可進了軍隊后,就變得很精明能干,打仗也很有章法,而且經(jīng)常身先士卒。

不僅如此,朱元璋還很懂得處理人際關系,每次繳獲的戰(zhàn)利品全部上交。得到賞賜后又分給下面的人,這樣一來,很快就在軍中有了自己的擁戴者,這么好的幫手,讓郭子興越來越器重,有什么大事會找他商量。
眼見著朱元璋的本事越來越大,心胸有些狹隘的郭子興急了。為了拉攏朱元璋,就把自己的養(yǎng)女馬皇后許配給了朱元璋。
不成想,這下算是給老虎插上了翅膀。
馬皇后的祖上是富豪之家,但由于父親熱衷慈善事業(yè),又被當?shù)毓賳T盤剝導致家道中落。疾惡如仇的馬父在殺了人后外逃,臨行前把女兒托付給了郭子興。
郭子興見小姑娘如此孤苦,又十分懂事,就視如己出的照顧。他親自教授馬皇后讀書,養(yǎng)母張氏教針織刺繡,一個古代典型的大家閨秀就此誕生。

馬皇后嫁給朱元璋后,郭子興手下的很多人,自然認為朱元璋是郭子興的接班人。這樣一來,朱元璋在軍隊里的實力就越來越強,強到郭子興有些心慌。
一個勢力形成后,必然會影響到別人的利益。再加上郭子興又不是什么天縱之才,性情暴躁、優(yōu)柔寡斷的毛病都有。在其它派系那些人的挑唆下,也經(jīng)常刁難懷疑朱元璋。
有一次,郭子興發(fā)火罵了朱元璋后,就把他囚禁在空房子里不給吃的。
這可把馬皇后心疼壞了,親自下手到廚房做了炊餅。為了能順利帶進去,就把熱乎乎的炊餅藏進懷里,肉都給燙焦了,才讓朱元璋不受餓。
明史有云:
帝為郭氏所疑,嘗乏食,后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
想象一下那個畫面,當饑腸轆轆的朱元璋,看到自己最親的人,從懷中拿出炊餅。剛要大快朵頤時,卻看到自己媳婦皺著眉頭嘶著氣。接著看到被炊餅燙傷的身體,會有什么想法?
那必然是心神俱震,大為感動啊。

郭子興去世后,朱元璋步步為營,終于掌握了軍權。他南下征戰(zhàn)的時候,把軍情來往的文書工作,交給了馬皇后。事實證明,讀書還是很有用的,馬皇后把工作干得有聲有色,還經(jīng)常寫信勸諫朱元璋不要擾民和濫殺。
“看咱這媳婦,就是大氣。”收到信的朱元璋不僅從善如流,還經(jīng)常向手下炫耀。
龍鳳呈祥,天下太平
自劉福通起義后,歷時17年,天下終于在朱元璋手中得到安定。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府登基稱帝,定都南京,建元洪武,冊立馬氏為皇后。
一個是曾經(jīng)的放牛郎,一個是曾經(jīng)失去父母的孤女,現(xiàn)在并排站在了天下之巔。
馬皇后會如何處理身份的巨大轉換?
答案是,一如既往,不為外物所迷惑。對自己要求嚴,對別人仁厚,就是馬皇后為人做事的核心方針。

嚴格,在他教子方面就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她有五個兒子,最小的朱橚比較頑劣,長大后去了開封就藩,為周定王。馬皇后非常不放心,生怕他禍害當?shù)?。于是就派了江貴妃去監(jiān)督,還把自己身上的舊衣服脫下來,再加上一根木杖,讓江貴妃用來管束周王。
每次周王想搞事情的時候,江貴妃就拿出馬皇后的舊衣木杖,讓他乖乖認慫。
統(tǒng)領六宮的馬皇后,并不像別的皇后那樣養(yǎng)尊處優(yōu)、妒忌年輕的妃子。在當皇后期間,她每天仍然親自負責朱元璋和皇子皇孫們的飯菜和穿衣。有宮女懷孕,也是照顧有加,還經(jīng)常替不懂事的妃子求情。
這樣的皇后,誰能不愛?
朱元璋雖然經(jīng)常在年輕妃子那里過夜,但對馬皇后的那份愛意和敬重,卻從未減少半分,相反還越來越濃厚。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都會聽馬皇后的意見。
也正因如此,馬皇后才能救下不少人。

比如學士宋濂,因為孫子宋慎的事情受到牽連,朱元璋要定他死罪。得到消息的馬皇后立馬勸道,“老百姓請老師都要一生尊重,難道咱們天子之家都做不到嘛,而且宋濂肯定是不知內(nèi)情?!?br>
剛開始朱元璋還不聽,馬皇后也沒有硬剛,只是在伺候朱元璋吃飯的時候,說自己不吃酒肉了,原因是給宋濂做福事。朱元璋聽完也心有戚戚,第二天就放過了宋濂,免了死罪。
再如著名的富商沈萬三,先是被逼捐了家財修建南京城墻,又出錢犒賞軍隊。這幾個操作算是犯了大忌諱。
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
朱元璋又怒了。還是馬皇后出面勸說,才讓沈萬三免了死罪,被發(fā)配到云南。諸如此類的案例,還有很多。
可如此殫精竭慮,事事操心,身體自然好容易生病。
1382年,馬皇后得了重病。朱元璋一下子慌了神,不僅用祈禱祭祀的玄學,還昭告天下良醫(yī)前來為馬皇后治病。
可在這種時候,馬皇后擔心的,卻是怕自己治不好后,朱元璋會遷怒那些醫(yī)生。在病重之時,安排那些醫(yī)生趕緊逃離,避免無辜被牽連。

1382年9月17日,馬皇后病逝,時年不過五十一歲。傷心欲絕的朱元璋自此不再立皇后,一心撲在事業(yè)的改造上,這個過程無比血腥。
結語
朱元璋失去了他的愛人,再也沒有柔軟的溫情,能撼動他那堅硬的內(nèi)心。
朱元璋對馬皇后的愛與敬重,始于共患難時的生死與共,又在共富貴后,馬皇后的清醒從容中加深,最終完成了靈魂與現(xiàn)實之間的契合。馬皇后就像是朱元璋身體和思維的一部分,一旦割舍,無比痛楚。
帝王無情,卻也終究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