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錄像】崩3主線33章part1——完全理解了圣痕計劃,似乎理解了一點...

在嚴(yán)肅的哲學(xué)討論之余,我們不妨來看點文學(xué)作品放松一下(也有助于理解)[脫單doge]
第33章的前兩個階段中,除去老師在直播中已經(jīng)提及的,還有這些文學(xué)作品出現(xiàn)了(至于各自的主題,各位自行搜索便好):
1.「當(dāng)黑夜讓我們進(jìn)入夢鄉(xiāng)時,我們都變成了演員,在各不相同的舞臺上扮演著我們的角色。白天呢?白天,我們在真實的世界里學(xué)習(xí)我們的角色。」
「而你,你來劇院不是為了扮演一個角色,是來觀看我們的演出。」
——米洛拉德·帕維奇,《哈扎爾辭典》
注:其實《哈扎爾辭典》并非在本章才出現(xiàn)。在「間章——圣痕計劃」中,由灰蛇所講述的圣痕計劃的“夢的形式”(包括天神「阿丹·魯阿尼」)就是取材自《哈扎爾辭典》。
2.「誰如命運似的推著我向前走呢?」
「那是我自己,在身背后大跨步走著?!?/strong>
——泰戈爾,《飛鳥集》
此句出現(xiàn)在本章的支線任務(wù)中,仍是由灰蛇這位吟游詩人口誦。
注:自25章以來,泰戈爾的詩就頻繁出現(xiàn)了。
3.「我們沙沙做響的樹葉用自己的聲音回答狂風(fēng)暴雨。而沉默的你是誰?」
「我不過是一朵小小的花?!?/strong>
——泰戈爾,《飛鳥集》
4.「凡是配稱為人類的存在,心中都盤踞著一條巨蛇,如同暴虐的統(tǒng)治者?!?/strong>
「當(dāng)人說:我想?!?/strong>
「蛇便說:不成?!?/strong>
——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惡之花》
當(dāng)然,特別一提,自25章之后,編劇老師的「私貨」數(shù)量可謂直線上升。仍然是除開老師在直播和節(jié)目里已經(jīng)提到過的,包括但不限于:
第31章中:
在切回凱文老祖和上仙場的時候,旁白中有這樣一句:
「一切無常事物,無非比喻一場。不如意事常八九,而今如愿以償?!?/strong>
此句引自歌德的《浮士德》。
這就是《浮士德》中結(jié)尾那段非常著名的“神秘的合唱”,在這合唱中,與魔鬼簽訂了契約的浮士德的靈魂得到了天使的拯救,升上了天堂。
這里選用了董問樵先生的譯本:“一切無常事物,無非譬喻一場;不如意事常八九,而今如愿以償;奇幻難形筆楮,煥然竟成文章;永恒女性自如常,接引我們向上?!?/strong>
如果不是很好理解字面意義,可以再看看這個譯本:“一切無常者,只是一虛影;不可企及者,在此事已成;不可名狀者,在此已實有;永恒之女性,領(lǐng)導(dǎo)我們走。”
建議各位去了解一下《浮士德》的內(nèi)容和內(nèi)涵(主要是這里放不下),再聯(lián)想一下圣痕計劃,聯(lián)想一下凱文,聯(lián)想一下這一章的故事,聯(lián)想一下一路以來的故事,哪怕可能會有過度解讀,我相信你會產(chǎn)生或印證一些想法。
《浮士德》是歐洲與世界文學(xué)史上最具價值和最富影響的作品之一。同《荷馬史詩》、 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一樣被譽為“名著中的名著”,是“時代的史詩”,是啟蒙主義文學(xué)的壓卷之作。而另外的三部作品,在之前的故事中都出現(xiàn)過——
《荷馬史詩》(伊利亞特)——第12章,凱文登場:“赫克托爾知道王國終將陷落,阿喀琉斯也明白自己正在走向死亡。但他們兩人,依然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戰(zhàn)場。在這個從一開始就注定是悲劇的故事里,沒有一個人曾為此猶豫或動搖。”
《神曲》(地獄篇)——PV《行向至深》,阿波尼亞登場:
「由我,踏入哀愁之城;由我,墮入永劫之苦。」
《哈姆雷特》——第28章,呆鵝對奧托的評價:“如果用莎士比亞的戲劇去打比方——他不單單是一個「凱撒」,不單單是一個「麥克白」……他也是「克勞狄烏斯」,是「奧賽羅」,甚至是「哈姆雷特」”
注:除了這一處,事實上奧托身上引用最多的是《麥克白》,尤其在《逆熵》的視覺小說里。不過哈姆雷特在天元的圣痕里也有體現(xiàn),也與奧托有關(guān)。
而至今為止,這幾部作品都只用在了作為「先行者」、「啟蒙者」的幾位角色身上,其中意義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