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考公務員申論總結與展望 高度還原工作場景 你能應對么

2020年的國考公務員結束了,看了一下申論考題,個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延續(xù)了去年貼近現(xiàn)實的出題思路,而且難度進一步下降,尤其是最后的寫作題,已經完全是公文題了。
但是題簡單是一回事,你會不會答是一回事。
題設簡單,資料碎片化,工作場景限定明顯
2020年的小題基本上還是延續(xù)了19年的思路,概括題為主,公文題都是以概括題為實質。
題設難度是近幾年最簡單的,19年20年連續(xù)兩年題設本身都沒有什么特別難點,審題難度降低了。
唯一我看到有點意思的就是地市級的“老馬這根基層繡花針”,這里是一個比喻,你怎么去解釋?特別是你怎么把老馬的具體工作情況和繡花針的特性的共性建立起來,并解釋清楚,而且是不同的層次共性,這是個難點。
繡花針是怎么用的,老馬是怎么干的?共性是怎么體現(xiàn)的?你直接說老馬好在哪里是不行的。
這個出題思路19年的省考中出了很多,比如江蘇的“三怕”工作啟示和浙江的實踐論分析運河名稱變化,難點都在于你要用一個限定思路去分析解釋。
寫作題都是放大版的概括題
寫狀態(tài)表明都采取了公文題的形式,但是公文題是個形式大于內容的題型,你應該關注的寫作目的,而不是什么格式,今年無論是講話稿還是推薦材料本身都沒有什么特定的格式,講話稿有個開頭稱呼就足夠了。
副省級的講話稿目的是什么,是邀請人才來發(fā)展。憑什么讓人才來發(fā)展?有良好的條件,按照“海納百川,聚四方之才”的題目,就是相當于你要寫當?shù)厝绾蝿?chuàng)造了海納百川的良好條件,為四方之才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這就是個命題作文,甚至可以說就是概括S省如何為人才發(fā)展奠定了良好條件,直接措施+效果目的,具體的人才發(fā)展措施配合措施的目的效果,即如何讓人才有發(fā)展的條件和空間,就夠了。
這個思路19年江蘇C類就出了?回鄉(xiāng)邀請信,比國考難,國考通過題目把核心觀點都給你了,你的作答就是整理材料,復述觀點。
地市級的推薦材料也沒什么格式,既然是推薦,你的寫作目的就是萊康村為什么值得推薦。優(yōu)勢是什么,好在哪里,內容還是措施+效果,當?shù)夭扇×耸裁创胧?,發(fā)揮了什么效果,好在哪里。
這個題甚至比19年的?盧作孚鄉(xiāng)村建設理念導學材料?這道題還簡單。
希望通過這次考試,同學們能更深刻地理解,你是否能夠準確理解題才是關鍵,出題思路所限定寫作目的才是寫作重點,難點并不是格式。
核心難點在理解準確性
我說了申論是理解能力的考試,寫作只是表現(xiàn)而已。從國考出題來看,印證了這一點,未來的出題將會是高度側重基礎實際操作能力,高度還原真實的工作場景,具體而言,你能不能把雜亂的情況|資料理出個頭緒,準確表述特定觀點,完成寫作要求。
你要具備亂中取勝的能力,不是題有多難,而是你的理解要非常精準,這種精準即包括對于題設要求的準確理解,按照寫作目的該寫什么,比如什么是推薦材料,該寫什么,什么是“海納百川,聚四方之才”的發(fā)言稿子,該寫什么。
還包括對材料的準確理解,如何按照思路串聯(lián)起必要的材料內容,無論是地市還是副省你的所有論點論據(jù)都在材料里,你的文章寫作就是整理復述。
再說一遍,不是題本身的思路有多難,而是你的準確理解能力有多強,有多準!
閱讀理解的基本功,你練好了沒有,會不會應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