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牛魔王的戰(zhàn)鬥與「左遮右擋」
原文:
老牛更不打話,掣劍劈臉便砍。八戒舉鈀迎著,向後倒退了幾步,出門來,【早有大聖輪棒當(dāng)頭】。那牛魔即駕狂風(fēng),跳離洞府,又都在那翠雲(yún)山上相持。
「左遮右擋」前後沒有其他明確的形容為「進(jìn)攻/主動攻擊」的動作的詞彙時,基本就是只防不攻。況且這裡有孫悟空在場,豬八戒和陰兵沒什麼戰(zhàn)鬥力,也就是說實(shí)際上相當(dāng)於牛魔王只是和孫悟空在打。
第5回
輪起金箍棒,【左遮右擋】,把那九曜星戰(zhàn)得筋疲力軟,一個個倒拖器械,敗陣而走。
/只有這一次是在形容主動進(jìn)攻,但是「左遮右擋」的孫悟空打勝了,之後的牛魔王在「左遮右擋」之後打了50回合然後戰(zhàn)敗逃跑。
第6回
那個的【夾槍棒,不放空】,【左遮右擋】怎相容?
/指木叉,隨後木叉敗退。/「不放空」也算是形容攻擊動作嗎?
第7回
使一條如意棒,【左遮右擋】,【後架前迎】。
/左遮右擋是防禦,後架前迎是攻擊。
第25回
那行者沒高沒低的,棍子亂打。大仙把玉塵【左遮右擋】,奈了他兩三回合,使一個袖裡乾坤的手段,在雲(yún)端裡把袍袖迎風(fēng)輕輕的一展,刷地前來,把四僧連馬一袖子籠住。
/這一段最明顯,鎮(zhèn)元子一開始只防不攻,隨後直接開大絕把孫悟空他們?nèi)帐傲恕?/p>
還是第25回
沙僧掣寶杖,八戒舉釘鈀,大聖使鐵棒,一齊上前,把大仙圍住在空中,亂打亂築。這場惡鬥,有詩為證,詩曰:悟空不識鎮(zhèn)元仙,與世同君妙更玄。三件神兵施猛烈,一根塵尾自飄然?!咀笳谟覔酢侩S來往,【後架前迎】任轉(zhuǎn)旋。夜去朝來難脫體,淹留何日到西天!
/左遮右擋是防禦,後架前迎是攻擊
第55回
好妖精,公然不懼,輪著他那短軟狼牙棒,【左遮右架】,【直挺橫衝】。
/左遮右架是防禦,直挺橫衝是攻擊。
第81回
便隨手架起雙股劍,玎玎璫璫的響,【左遮右格】,隨東倒西。行者雖強(qiáng)些,卻也撈他不倒。
/「玎玎璫璫的響」是武器碰撞的是聲音,不是打鬥的動作。
回過頭再看牛魔王,「牛王雙手無停息,左遮右擋弄精神。」這裡是「雙手」一直在「左遮右擋」的防禦,防禦/飛行逃跑能消耗多少體力?
後來和李天王父子的戰(zhàn)鬥中,牛魔王又變成最強(qiáng)型態(tài)的大白牛和李天王正面對抗,也沒有形容牛魔王筋疲力盡詞彙。
我不貼原文,你我說我「沒證據(jù)」,我貼出原文證明我的觀點(diǎn),你又說我「摳字眼」,誰在無理取鬧,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