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巖山: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如果要到蘇州旅行,靈巖山似乎是一個必去的打卡景點??赡闳舭鸯`巖山當做一個優(yōu)美的景點,恐怕會讓你失望。畢竟一座海拔只有182米的山,對登山愛好者來說,可能只有被游客踩禿嚕皮的靈白線有一點點難度。
靈巖山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來這里感受的是人文情懷,感受的是文化底蘊。常有人說,靈巖山的和尚比別處的都要高冷,似乎不愛搭理人,清心寡欲。那是因為靈巖山不是一個商業(yè)氣氛濃郁的地方,僧人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用為了所謂的“業(yè)績”跟游客扯皮。靈巖山的僧人只是僧人,而不是世俗。遇上僧人不忙的時候,也許會停下腳步跟你聊上一聊的,這就得看緣分了。
去過的游客,這個時候可能有話要說。靈巖山也沒有那么清高吧,一塊錢的門票雖然不貴,但也是商業(yè)化的表現(xiàn)啊。
靈巖山之所以收費,是當初方丈為了方便統(tǒng)計進寺廟人數(shù)的。1塊錢,就當是給佛祖添一點香火,為自己積一點德了。真想要商業(yè)化的話,光是乾隆、西施和范蠡這幾個點,就夠收個大幾十塊門票錢了。
靈巖山山勢不高,但怪石嶙峋,游客給了“秀絕冠江南”、“奇絕勝天臺”的美譽。其實單論景色,靈巖山倒也達不到這般高的境界。但要說到靈巖山的故事,那就真的值得沏上一壺茶,好好聽一聽了。
靈巖山是春秋時代吳王夫差館娃宮的舊址,隨處可見吳宮遺址。相傳,靈巖山就是當初越王勾踐獻西施的地方,這里也有了很多關于西施的景點。山頂花園相傳就是西施閑暇時游玩的地方,泛舟采蓮,好一番美人如畫。除此以外,梳妝臺、玩花池、玩月池、琴臺、西施洞等,都留下了西施曾經(jīng)的點點滴滴。
靈巖山南有一條采香路,專門為西施去香山采香草所開。吳王一箭所鑿,因此又被大家叫做“一箭河”。不過世人似乎對吳王射箭為美人開道的故事并不感興趣,大家更津津樂道的是靈巖山山西南麓的韓世忠墓。這里葬著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和他的夫人梁紅玉,那一萬三千余字碑文的巨大墓碑更顯恢宏氣勢。
靈巖山的后山,還有一條乾隆御道。乾隆下江南,來到靈巖山修了這么一條百余階梯。沿登山御道拾級而上,有一座繼廬亭,因住持和尚印光法師而得名;再往上走,就是蘇東坡笑迎詩友的迎笑亭;盤折再上,便是“象王回顧落花紅”的“落紅亭”。短短一百多階梯,滿滿的都是故事。
靈巖山上處處是景,步步是故事。林蔭小道踱上一天,品一品江南水鄉(xiāng)的柔情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