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利潤有多高?100斤糧食能釀多少酒?62歲釀酒師不小心說漏嘴
如今,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白酒,親朋聚會要喝酒,宴請領導要喝酒,生意往來也要喝酒。
適當飲酒除了能夠舒緩身心、釋放壓力,而且還能促進與他人的感情。但不同場合所用的酒也各不相同。
在選酒的過程中,相信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疑惑:“都是純糧酒,為什么有的只要幾十元,而有的卻上千元?”
白酒之間的差距果真這么大?白酒的利潤到底有多高?100斤糧食究竟能釀出多少酒?
帶著這些疑問,小編特意前往茅臺鎮(zhèn),向當地一位62歲的資深釀酒師詢問后,才知道了影響出酒率的3大因素。
1、釀造工藝不同
如今白酒三大主流的香型為清香、濃香和醬香,出酒率分別為50%、40%和20%左右,造成這種差距,是由于不同的釀造工藝。
清香型白酒,在釀造過程中使用的是清蒸工藝、地缸發(fā)酵,發(fā)酵周期短,損耗較小,因此出酒率相對較高。
濃香型白酒,使用的是“千年老窖、萬年糟”,損耗適中,出酒率也還不錯。
醬香型白酒,使用的是12987釀造工藝,而在醬香酒的釀造過程中,又屬大曲坤沙法最為復雜。并且醬酒對原料和環(huán)境要求極高,所以出酒率也最低。
所以,也只有大曲坤沙醬酒,和外界所知的一樣“5斤糧食1斤酒”。
2、酒曲釀造環(huán)境不同
常見的酒曲一般分為大曲(大麥、小麥)、小曲(大米、小米)和麩曲(糠、麩子)。
在這3種酒曲中,小曲純度高,發(fā)酵能力強,因此出酒率最高,成酒會帶有一種清雅的香氣和醇甜的口感,但是不如大曲酒香氣馥郁。
相反大曲的出酒率最低,這也就使得大曲酒的成本較高,但在同一生產環(huán)境下,大曲酒的質量是最好的。
但即便是用同一種酒曲釀酒,出酒率也不一定相同,因為酒曲釀造環(huán)境的不同,也會影響出酒率。
在氧氣充足的環(huán)境中,酒曲中的菌種就會大量繁殖,提高出酒率。而如果缺乏氧氣的話,出酒率就會降低。
除了氧氣濃度不同之外,發(fā)酵溫度的不同也會影響出酒率。
酒曲的糖化力、發(fā)酵力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在低溫環(huán)境中的出酒率最高,反之最低。
3、原料質量不同
出酒率與糧食淀粉含量之間成正比關系,高粱中的淀粉含量最高,出酒率自然也更高,所以它能夠成為主要的釀酒原料。
當然,除了原料的種類不同,質量的好壞也影響著出酒率。
就比如茅臺鎮(zhèn)當地特有的糯性紅纓子高粱,所含的支鏈淀粉能夠達到90%以上,遠高于其他種類的高粱。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大曲坤沙醬酒”品質最好,但出酒率最低,因此它的成本便最高,我們熟知的飛天茅臺便是其中一種。
很多酒友此時已經恍然大悟,“怪不得茅臺這么貴”。
但在這里要糾正大家一個不成熟的認知,其實茅臺之所以這么貴,并非只因酒質好,更多地還有品牌宣傳、收藏價值和社交價值等附加值在身。
就拿品質最好的大曲坤沙醬酒來說,即便是“5斤糧食1斤酒”,成本不過30左右,即便是加上人工、損耗、設備維護等成本也不過百元,與幾千甚至上萬元的售價形成了鮮明對比。
換句話說,大曲坤沙醬酒本身沒有這么貴,不過是商業(yè)競爭和“壟斷”的一種手段。
但即便是在大環(huán)境如此“嚴峻”的情況下,那些依舊堅持高性價比,且價格親民的白酒就顯得尤為打眼,也更顯珍貴了,就像產自貴州茅臺鎮(zhèn)醬酒核心產區(qū)的國康1935
在這款酒身上,我們能夠看到大酒廠才有的格局和影子,而且它與茅臺之間還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首先,它與茅臺廠之間相差不到一千米的距離。
其次,它與茅臺選用一樣的糯性紅纓子高粱,除了富含淀粉外,還有顆粒堅實、均勻飽滿、粒小皮厚的特點,能夠更好地適應多輪次的高溫蒸煮。
最后,在釀造工藝上,也采用了12987釀酒工藝,期間不加入任何添加劑,科學合理、醬香濃郁。
在經歷1年的釀造周期后,還會進行為期5年的窖藏,之后再使用10年的陳酒勾調。
一杯入喉,沁人心脾,雖是一款醬酒,但沒有傳統(tǒng)醬酒入口的侵略感,長時間的窖藏和陳酒勾調,也很好地沖淡了新酒的辛辣刺激,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花果焦香。
這款性價比很高的醬酒,已經成為了當地酒友酒桌上的常客。
足以得見,100斤糧食到底能釀多少酒,與很多因素息息相關,而一瓶白酒的利潤究竟有多大,相信此時的各位也已知曉,弄懂這些,今后再想入手性價比高的好酒自然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