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明白:婚姻,其實跟誰過都一樣!

婚姻,其實和誰過都一樣。
?
這是我再次回看《我的前半生》時,對于陳俊生婚姻不幸的由衷感想。
?
劇里陳俊生一句“我養(yǎng)你”,把羅子君圈養(yǎng)在家當家庭主婦,告訴她可以不用工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
然而,碰到凌玲后,在凌玲出色的業(yè)務(wù)能力和溫婉知心的對比下,讓他越發(fā)覺得羅子君淺陋無知,不可理喻,讓他覺得生活萬分壓抑。
?
于是陳俊生毅然決然的離婚,迫不及待將凌玲迎入家門,以為她可以滿足自己想要的一切安慰。
?
只是再婚后,凌玲的野心和貪婪卻是一天比一天大,她給予的壓迫感比之羅子君,簡直有過之而無不及,這讓陳俊生后悔萬分。
?
我們總認為,婚姻不幸,多是因為愛錯了人許錯了情。以為換個人當主角,彼此就能天荒地老。

?
但其實不管和誰過,矛盾、爭吵、冷戰(zhàn)等等這些婚姻里該出現(xiàn)的問題都會出現(xiàn),并不會因為換了個主角而消失。
?
所以,婚姻幸福與否,不在于人,而在于心態(tài)。
?
錢鐘書先生曾說過一句話:
?
“不管你跟誰結(jié)婚,結(jié)婚以后,你總發(fā)現(xiàn)你娶的不是原來的人,換了另外一個。”
?
婚姻不是愛情,戀愛時你可以只醉心于風(fēng)月,但結(jié)婚后,生活就會被柴米油鹽的瑣碎圍繞。
?
當荷爾蒙下的激情被滿地雞毛的生活消耗時,厭倦、矛盾的負面情感就會接踵而來。彼時那些鍋碗瓢盆的碰撞,家長里短的拉扯就會讓你有種愛錯人的錯覺。
?
可其實,不管和誰在一起,這些都是必然會經(jīng)歷的?;橐隼锏膼矍椴粫恢笨簥^,你之所以會感到失望,都是因為不肯接受它的常態(tài)罷了。
?

?
關(guān)于婚姻,網(wǎng)上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
?
“婚姻破裂的兩大終極原因,相擁卻并不相愛,相愛卻不懂如何相處?;橐隼?,夫妻間的相處比相愛更重要。”
?
確實。婚姻不幸不是人不對,而是相處的方式錯了。
?
在婚姻中,無論和誰在一起,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畢竟兩個人習(xí)性不同,觀念不同,對于同一件事自然就會有不同的想法。
?
倘若你一定要對方順從于你,一定要爭個對錯,就容易致使沖突發(fā)生,最后不歡而散。

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能擁有一個與自己相契合的伴侶,但人與人終究是不一樣的,總會有意見相左,三觀不合的時候。
?
所以我們最該做的,是當這種思想上的差異出現(xiàn)時,不要急著去改造對方,或者辯對錯爭輸贏,而是要學(xué)會理解并且接受這個差異,也就是共情心理。
?
人一旦學(xué)會了共情,自然就會降低對對方的期待值,也能更加設(shè)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彼時婚姻也就能和諧幸福了。
?
有句話說:
“無論和誰在一起,都是一場自我修行?!?/p>
?
婚姻的意義,是讓自己學(xué)會愛人的能力,在生活的磕磕絆絆中練就豁達的內(nèi)心,而不是將自己陷在只懂得指責埋怨的負面情緒中,無法自拔。
?
如果你體會不到其中的真諦,那么不管你換幾個人,結(jié)幾次婚,結(jié)果都只會越來越糟糕。
?

?
作家李思圓曾表達過這么一個觀點:
?
“無論跟誰過,首先要學(xué)會跟自己過。因為無論跟誰在一起,矛盾是在所難免的,企圖靠婚姻去改變命運、追求幸福、尋找歸宿的人,注定會過得很疲憊?!?/p>
?
婚姻并不是幸福的源泉,感情亦不是人生的全部。
?
若把命運寄望于此,那么你的人生將被婚姻所囚。你會為了解決矛盾,或委屈求全,或改變對方來維持關(guān)系,這樣的人生注定是悲涼的。
?
因為委屈自己,會抑郁成疾;改變對方,又是費力不討好。不僅獲取不到幸福感,還會使自己身心俱疲。
?

其實,幸福不在于別人,而在于自己。我們這一生無論跟誰過,最終都是跟自己過。
?
畢竟人都是孤獨的,人生更是無法共享的。是悲是喜,是苦是甜,都需要自己承受。與其把幸福依賴于別人身上,不如專注自己,取悅自己。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里說: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人首先要愛自己,我沒有辦法一無所有的愛你。”
?
當你愛自己時,你的心情不會再被生活里那些煩心倦目的瑣事影響,世界會對你溫柔以待;
?
當你愛自己時,你會變得豁達,不再囿于婚姻與愛,生活也會給你許多的驚喜。
?
人生好壞,都要靠自己成全。只有愛自己,和自己相處愉快,你才有能力和心愛的人過好這一生。
?

?
作家晚晴說過一段話:
?
“我最佩服兩種人:一種是即便單身,也會把生活過得充滿朝氣,讓身邊的人耳目一新;另一種是即便結(jié)婚,也不失去自我,照樣在婚姻生活里好好寵愛自己,活成別人的榜樣?!?/p>
?
深表贊同。
?
愛自己,是浪漫的開始;過好自己,是幸福的保障。

人生須臾,愿大家都能明白,這一生無論你是誰的誰,你首先是你自己。
只有善待自己,痛快無悔的活一次,才不枉我們來這人間一趟。
來源于:旺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