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 顓頊 & 帝嚳

顓頊 & 帝嚳
史記,卷1,本紀(jì)1
注釋,多查詢自《漢語大詞典》《王力古漢語字典》
譯文,來自《二十四史全譯》
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yǎng)材以任地,載時(shí)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絜誠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東至于蟠木。動(dòng)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

靜淵,猶淵默。深沉穩(wěn)重。--漢語大詞典
疏通,①通達(dá)。②俊爽;爽朗。--漢語大詞典
養(yǎng)材,①謂養(yǎng)育材物。如栽培五谷、樹木。--漢語大詞典
任地,①猶任土。按照土地的不同情況征收賦稅。②利用土地。--漢語大詞典
載時(shí),謂按四時(shí)季節(jié)行事。--漢語大詞典
制義,①制宜,裁斷適宜。②制定尊卑之義。--漢語大詞典
治氣,①涵養(yǎng)精氣。②修養(yǎng)氣質(zhì)。--漢語大詞典
絜誠,謂潔身誠意。--漢語大詞典
砥屬,平定歸服。--漢語大詞典
帝顓頊生子曰窮蟬。顓頊崩,而玄囂之孫高辛立,是為帝嚳。

帝嚳高辛者,黃帝之曾孫也。高辛父曰蟜極,蟜極父曰玄囂,玄囂父曰黃帝。自玄囂與蟜極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於顓頊為族子。

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聰以知遠(yuǎn),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財(cái)而節(jié)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動(dòng)也時(shí),其服也士。帝嚳溉執(zhí)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風(fēng)雨所至,莫不從服。

普施,普遍施與。--漢語大詞典
利物,益于萬物。--漢語大詞典
察微,明察細(xì)微。--漢語大詞典
撫教,撫育教養(yǎng)。--漢語大詞典
迎送,迎來送往。--漢語大詞典
敬事,①恭敬奉事。②恭敬奉事。--漢語大詞典
郁郁,④儀態(tài)端莊盛美貌。--漢語大詞典
嶷嶷,①幼小聰慧貌。②高聳貌。③形容道德高尚。--漢語大詞典
執(zhí)中,①謂持中庸之道,無過與不及。②持平;不偏不倚。--漢語大詞典
從服,②歸附;順服。--漢語大詞典
帝嚳娶陳鋒氏女,生放勛。娶娵訾氏女,生摯。帝嚳崩,而摯代立。帝摯立,不善,而弟放勛立,是為帝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