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赴哈佛讀博,如今入美籍娶妻生女,天才物理學家為何被罵慘?
“我上課不敢講太快,怕哈佛學生聽不懂?!?/strong>
這句堪稱“凡爾賽”的話,出自哈佛大學最年輕的華人物理教授之口,這個人名叫尹希。
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實驗班時,尹希只有9歲,那一年是1993年?!爸橇Τ嶒灠唷?,顧名思義,幾乎就是針對天才群體開設的。
1996年,年僅12歲的尹希提前參加高考,以572分的優(yōu)異成績考上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6級少年班,入學時,尹希是全校年齡最小的一名學生。
18歲那年,在同齡人寒窗苦讀十二年終于要為高考拼搏時,尹希完成了在中科大的五年學習,并獲得了哈佛大學全額獎學金2萬多美元,遠赴美國留學讀博。
縱觀尹希的履歷,沒有人不承認他是一個天才。然而,這個天才卻遭遇了來自社會的指責。只因為他放棄了中國的國籍,轉而加入美籍,決定留在留學繼續(xù)做研究。
常言道,不要從別人的口中認識一個人。在評判尹希的做法是對是錯之前,或許人們好好要了解一下他的來歷。
一
1983年,尹希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大部分人固有認知里的天才兒童,可是是孤僻的、內向的,但尹希完全不是這樣。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尹希從很小的時候就對做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經常是尹希的父親在實驗臺上鼓搗各種儀器,一旁的尹希津津有味在看。
幼年時期,尹希的啟蒙讀物不是童話故事,而是父親書柜中精裝的《量子力學》,他雖然看不懂,但是很好學,捧著厚厚的書本不厭其煩地像父母請教。
等到再大一些,尹希開始對薛定諤方程乃至波函數等產生濃厚的興趣,看到兒子喜歡這些,尹希的父母喜憂參半,也為他早慧而感到驕傲,也擔心他的童年會不會因此而失去某些樂趣。
為了讓他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尹希的母親甚至專門制定了詳細的成長計劃給兒子,要求他必須出門接觸大自然。
在不出門的休息日,尹希通常會“潛入父母的書房,從一層層書架上挑選自己滿意的書籍,坐在沙發(fā)上一看就是大半天,連飯也忘了吃。
一開始,尹希的父母覺得兒子除了愛看書之外,跟別的孩子沒什么兩樣。
但時間一長,他們發(fā)現兒子似乎能看得懂那些高深莫測的學術知識一般,要收走這些并不適合兒童看的書時,尹希甚至會苦苦哀求父母,表示看這些書對自己而言是一種精神享受。
到了小學二年級,學校還在教孩子們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法則時,尹希已經能對著小朋友們侃侃而談大學物理定律了。
學校的老師也找過尹希的家長,談到孩子的發(fā)展時,建議他們把尹希送到很適合他的學校去。所謂更適合尹希的學校,在當時無疑就是一些為特殊兒童開辦班級的學校。
9歲那年,尹希的父母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將他送到了北京八中智力超常班進行考試,意料之中的,尹??忌狭?。
直到這時候,尹希的父母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生了一個天才兒童。
二
在北京八中學習的日子,是尹希最開心的時光。
天才班的課程與外面規(guī)規(guī)矩矩的課程不同,當然,其中更大一部分原因是像尹希這樣的孩子本身就不多,專門開設一個班,老師是有很多精力來照顧到每個孩子的需求的,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因材施教。
在這里,尹希像一塊海綿一樣,瘋狂汲取著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養(yǎng)分,他學得很快,所有老師都很喜歡他。
其實也難怪尹希這么喜歡北京八中,在原先的學校,他只能被動跟著同齡孩子學習早就已經會了的加減乘除運算,可尹希的天賦遠超同齡人,讓他不停地學習這些基礎知識,對尹希而言是一種折磨。
除了必要的學習,北京八中一周還有五節(jié)體育課,讓學生們可以充分放松。
當然,老師們也不僅僅只是表揚尹希,偶然他的表現也會令老師們頭疼。比如一位老師就反應過,尹希在課下從來不記筆記。
一道題有十幾種解法,就連老師都得看筆記才能記全,可是尹希一個字都不記,那能行嗎?
回到家,尹希的媽媽把老師的話轉達給他,沒想到尹希卻滿不在乎地說:“都已經記在腦子里的東西,還需要用筆記嗎?”
母親不信,讓尹?,F場把解法都寫出來,小尹希無奈,只能對著桌上的習題刷刷刷劃了十幾條輔助線,遞給自己的媽媽。
尹希媽媽對兒子的做法感到不解,讓他繼續(xù)往下寫時,遭到了尹希的拒絕,并聽到一句直到今天都讓她難以忘記的話,深深震撼了一個成年人的內心:“都已經劃了輔助線了,那么一目了然的東西,為什么還要繼續(xù)往下寫?!?/p>
大概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區(qū)別吧。
12歲那年,老師們都鼓勵尹希去參加一次高考。結果出來后,尹希的成績果然不錯,取得了572分的好成績,他決定報考中國科技大學。
然而尷尬的是,這個分數對一個12歲的孩子來說已然算很好,但對于中科大來說,這個分數甚至還沒有到它的錄取線。
眼見上中科大危險,尹希的校長不愿見到他希望落空,于是專門為了他給中科大的老師朱源打電話,說尹希是他見過最聰明的孩子,希望能夠破格給他安排一次復試。
有了校長的推薦,中科大最終同意破例給尹希一次機會。尹希也相當爭氣,在那場復試中,他是最先交卷而分數最高的學生。
就這樣,尹希在12歲那年,順利進入中科大學習。
三
天才的選擇似乎一向比普通人要多一些。
結束大學本科的學習后,尹希陷入了選擇困難癥。他同時收到了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等各種美國名校的offer,每一所都有它的特長。
正當尹希一籌莫展時,哈佛大學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并通知他獲得了2萬美金的全額獎學金。
一錘定音,尹希決定接受哈佛大學的邀請。
那一年,哈佛大學怎么也沒料到,這個學生的到來,會打破自己300年的慣例。
一路上學到18歲,尹希似乎永遠都是學校里年齡最小的學生,在哈佛也不例外,他是這里攻讀博士的學生中年齡最小的。
在哈佛,尹希見識到了更多優(yōu)秀的學術界大牛,與他們在一起談天說地,聊學術上遇到的難題,是尹希最喜歡做的事情。
與人們對天才的刻板印象相反,尹希并不恃才傲物,正因為見識到了越來越多優(yōu)秀的人才,尹希更懂得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天賦這個道理,他反對外界將自己稱之為天才,尹希覺得自己只是相較于其他人對物理更加感興趣而已。
這樣的心態(tài)很值得大家學習,在哈佛,尹希就懷著這樣一個平常心挑戰(zhàn)著一個又一個艱難深澀的學術難題。
而挑戰(zhàn)偏偏又是尹希一貫的樂趣,因此經常有同學哭著向教授告狀,說尹希又在學術上為難大家。
尹希對物理的熱愛是發(fā)自內心的,在完成教授留下的作業(yè)時,他甚至不覺得那是負擔,對他而言,與物理學待在一起是一種幸福。
有一次,教授布置了關于弦理論的諸多作業(yè),任務量大且繁重,教授本人都覺得沒有人能全部完成。
到了學期開始,果然大部分人都沒有完成,但其中不包括尹希,他一個人交上來足足80多頁的課題解析,把教授都驚到了。
尹希的博士生涯過得其實非常單調,除了做題就是做題,全身心的沉浸在物理的世界中,這種沉浸感讓尹希覺得安全且自得。
哈佛大學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為了讓學校更加多元化,防止“自產自銷”,也為了多吸收來自其他學校的新鮮血液,一般來說是不會讓在哈佛讀過博士的學生繼續(xù)讀博士后的,或者在哈佛讀過博士后,不在哈佛留校任職。
據悉,這個規(guī)矩已經流傳了有300多年。然而尹希的到來,成了這項規(guī)定的終結者。
2006年,尹希在哈佛大學讀博士后,國際弦理論大會在北京開幕,22歲的尹希也在參會者之列。
他用流利的英文在臺上演說了近半個小時,扎實的學術功底與超強的學術研究,折服了臺下坐著的數千位學術大牛。
當年新華社的報道稱:“大會主席、美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教授在開幕式上說,近10年來,科學界致力于把數學和物理學結合起來進行研究,試圖從交叉領域尋求新的理論突破。
此外,丘成桐教授還表示,弦理論是目前最有希望將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四種相互作用力統(tǒng)一起來的理論。
它第一次將20世紀的兩大基礎理論——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結合到一個數學的框架內,有可能解決一些長期困擾物理學家的世紀難題,如黑洞的本質和宇宙的起源。
弦理論的實驗證實將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物質結構、空間和時間的認識。”
尹希研究的領域,正是弦理論。
由于他的出色,尹希不僅在哈佛讀了博,還在這里讀了博士后,之后更是在哈佛繼續(xù)做研究,甚至一步步從副教授升成了正教授,這一年,尹希還不滿32歲。
如今的尹希,在美國娶妻生女,事業(yè)與愛情都沒有耽誤。
這樣一個天才,如今卻因為國籍問題,而飽受外界爭議。
毫無疑問,外界指責他的主要理由是,國家辛辛苦苦培養(yǎng)他十幾年,給他機會給他平臺,讓他成為學術界少有的出色人才,但他卻拋下了祖國國籍轉而加入美國國籍,讓人感到非常寒心。
然而,說這些話的人似乎忘記了歷史上很多出色的科學家,都曾加入過其他國家的國籍,有一些是為了做研究方便,有一些甚至還是祖國交待他們留美學習先進知識的,比如楊振寧。
古語有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讓人民始終熱愛自己祖國的,是源自中國千年古國的魅力,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這些東西不會烙印在國籍上,卻會始終縈繞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頭,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法律上是什么國籍,只要心中惦念著祖國,那么走到哪里,都是炎黃子孫。
更何況,尹希自己也說過,自己暫時沒有回國的打算,如果要回去,那么一定會帶著一整個的物理組回去。
說明尹希從心里明白,在國外做研究,歸根結底是學成之后為國爭光。
此外,站在一個更宏觀的日常,尹希研究的領域,是影響人類史的先進研究,正如牛頓第一定律從學術到生活各方面對人類的影響那樣,弦理論也是這樣的存在。
結語:
尹希才38歲,在他人生的黃金時間,他需要一個更加適合做學術的環(huán)境去汲取知識,如果加入美籍能夠讓他更方便的獲取到美國高等研究所的便利,那么加入美籍又能如何呢?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開放并舉,包容寬宏的民族,我們國家珍惜、尊重人才,也有足夠的氣量放手將讓人才成長,能夠走出像尹希這樣的人才,是國家之幸,作為中國人,我們似乎不應太過狹隘。
希望尹希能夠早日學成,至于歸國與否,說到底,這是屬于他的個人選擇。
作者:黑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