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束復原】西漢晚期至新莽時代的士人裝束
【裝束復原】西漢晚期至新莽時代的士人裝束,沿襲了西漢早中期的衣冠樣式,又有所變化,
進賢冠呈現(xiàn)出明顯的折角,直裾袍服的束帶位置有所升高,同時外罩燕尾紗衣,腰間佩玉、劍,凸顯彼時文武并重的精神面貌。

燕尾也就是所謂“后垂交輸”,此時被加大加長,行走時在身后翩然搖動,更具高雅飄逸的藝術效果。

從戰(zhàn)國后期的直裾袍服,到西漢中后期的曲裾袍服,再到新莽時期的燕尾紗衣,展現(xiàn)了戰(zhàn)漢時代男女袍服的莊重大氣。西漢中后期,不僅男裝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在女裝中,曲裾袍從早期的低腰線變?yōu)楦哐€設計,身后的繞襟部分變得短小,下擺呈喇叭狀蓬起,后方有兩個開叉。漢杜陵陵區(qū)出土玉舞人、西安南郊漢墓以及定陶漢墓出土的曲裾袍等文物都表現(xiàn)了這樣的設計。同時,發(fā)髻從垂髻、平髻漸漸變?yōu)楦喵?,眉形也從細長的蛾眉變?yōu)榱餍写置?,為東漢女子妝束開啟了風氣之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