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天,我有了錢
大周,我的同學(xué),一個我討厭的人。
就像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一樣,自然也沒有無緣無故的討厭。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高中同學(xué)那會兒,大周人還是很不錯的,熱情,開朗,仗義,就是學(xué)習(xí)成績一直不太好。
后來家里給他托關(guān)系去部隊當(dāng)兵了,自此大家失去聯(lián)系。
他復(fù)員以后,開始跟著家里做生意,但是,可能不是那塊料,后來就給他安排了一個機關(guān)單位坐辦公室的活。
很閑,但就是工資低。
人一閑起來,好像就會不停的生孩子玩兒。
大周一口氣來了仨。
兩兒一女,幸福美滿。
不知道是生活的壓力太大,還是被生活的真相教育了,大周和以前很不一樣。
平時不聯(lián)系,一聯(lián)系要么是借錢,要么是有事讓幫忙,幫完忙,卻連個謝字都沒有,更不用提請客吃飯之類的。
次數(shù)多了,朋友們自然都不愿意和他來往。
成年人的友誼從什么時候開始崩潰的?
就是從消耗朋友的信任和感情開始的。
每個人在別人那里的信任都是有額度的,一次,兩次,額度用完了,這段友情自然也就灰飛煙滅了。
這樣的例子很多,記得有個朋友,是做藥代的,銷售這行,干的久了,溜須拍馬,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仿佛成了一個天生的技能一樣。
你和他相處,聊天不會感覺有任何違和感。
但是,卻感覺哪里不對勁。
后來,我想明白了,他什么都學(xué)會了,去唯獨忘記了,面對朋友時的真誠。
這兩個人其實各自代表一種極端。
總說,人生朋友不用多,三五好友知己就夠了。
然而不幸的是,能交心的知己卻越發(fā)難尋了。
扯遠(yuǎn)了。
大周今天打來電話,我其實是不想接的。
猶豫半天,還是接通了。
上來一陣寒暄,我表示在外面,和朋友一起,問他有事情沒?
大周說沒啥事,就是問問你那里有好做項目沒?
我說,沒有,今年要吃土了,難啊。
又和他扯了半天,大周表示,不想在單位呆了,每個月兩千多塊錢,養(yǎng)不起孩子,媳婦兒在家一直鬧別扭。
打算出來找工作賺錢,問我有什么好建議沒?
我說,我自己都是一個不上班的人,這行情我可真的不清楚。
大周又跟我討論了社區(qū)團購,貨車司機的職業(yè)。
我說,都可以,想起清楚了就試試唄。
掛斷電話,我如釋重負(fù)。
好像大周每次聯(lián)系我,都是問我關(guān)于賺錢的事情。
但是,我很早就知道,人終究還是要靠自己的。
靠自己的覺悟得到,別人給的,他接不住,結(jié)果只會是害了他。
朋友們聚會,現(xiàn)在談的最多的話題好像就是賺錢,風(fēng)口、項目,又或者是誰誰賺了多少多少。
要不就是,哪個平臺新玩法,短時期間可以暴賺。
以前,我也很興奮的參與討論,說的手舞足蹈,臉紅脖子粗的。
但是,現(xiàn)在一般都是靜靜的聽別人吹牛逼。
然后,回家該寫文章寫文章,該錄課程就錄課程,不會受啥影響。
短期投機分子,我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
想起以前那會兒,經(jīng)常幻想著,這輩子,如果我能賺夠一個億,該多好,人生的目標(biāo)就可以達成了。
剩下就是吃吃利息,投投項目,安逸的當(dāng)個敗家子。
時間長了,越發(fā)覺得這個想法的可笑和幼稚了。
一方面,賺錢這個事情,其實和生活一樣,是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這件事情會貫穿一生。
另一方面,賺錢,其實功夫在賺錢之外。
這就和寫作一樣,很多人為了寫作而寫作。
但是,寫作的功夫在寫作之外,在于觀察、思考生活。
賺錢,在于提供價值,做有價值的事情。
后來,我腦海里也不再有,假如我有了一個億......
種什么因,得什么果。
汝果欲學(xué)詩,功夫在詩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