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中學的歌星們

我中學的時候九十年代,正是巨星謝幕開始新秀紛爭的時代,四大天王開始顯現(xiàn),各類題材的影視作品隨著錄像帶影碟機的普及飛入萬千百姓家。
我追的最多的歌皆是李宗盛所寫,他絮絮叨叨的歌詞,就像是短篇散文譜上了曲,小李自己演唱比歌手來的更有韻味和感覺,詞曲中充滿了滄桑故事和一個人歷事后的平靜領(lǐng)悟。陳淑樺,林憶蓮,莫文蔚都是他帶出的歌手,其中我最喜歡莫文蔚,因為她的風格多變,新派前衛(wèi),嗓音和唱腔又低沉有特色,幾乎她全勝時期的歌我都聽過。
后來我開始工作了,就不像以前那么有興致去聽了,所以我不算一個純粹愛音樂的人,音樂于我只是調(diào)劑,而非必需品,同我現(xiàn)在沉迷烘焙完全不同。
工作后,在別人的安利下,我聽過王菲,還有許多知名的歌手,我能說出他們的代表作,僅此而已。
這里就要說說其實我心水的歌手陶喆,我對他了解不多,準確說是在他退出了歌壇多年的現(xiàn)在,我才覺得這就是我喜歡的聲音和旋律。
那時,我充其量知道他的幾首成名曲,對他略有耳聞,至于說他是R&B教父,我是沒深刻感受的,只是覺得聽他的每首歌都很舒服,是的,每首歌,可見他是有多守舊老派,走的妥妥安全的路線。
我不嗑他的顏,和胡彥斌類似,像普通的上海微胖男青年,拜家教所賜,挺會說話和混圈的,貌似人脈廣泛,我還記得他和蔡依林的《明天你要嫁給我》。
我喜歡聽他的歌主要是踩雷率偏低,他的樂曲風格為我所愛,比較可靠實用。
這是不是類似女性選擇配偶的原則,
不選擇—只是一兩首歌特別入耳,而其他完全聽不了的不穩(wěn)定知名歌手
不選擇—水平發(fā)揮穩(wěn)定,但不是自己所愛風格的歌手
而要選擇那些歌曲總體上量質(zhì)齊優(yōu)的歌手,且是屬于能令自己耳朵懷孕的歌手,陶喆正是這樣長在我審美上的了,年紀合適,相貌平凡,為人低調(diào),有些小毛病(我有耳聞)但總體不失為一名優(yōu)質(zhì)實力派偶像。
近日,無意間刷到他的歌,覺得有種溫煦的感覺彌漫在心間,我們戀舊懷念,是因為那是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年少。
用這首黃安的歌來做個結(jié)尾吧:
青春少年是樣樣紅,
你是主人翁,
要雨得雨要風得風,
魚躍龍門就不同,
青春少年是樣樣紅,
可是太匆匆,
流金歲月人去樓空,
人生渺渺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