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2022年中考作文:一定是這樣嗎?
一定是這樣嗎?
小的時候,我們總會有數(shù)不清的問題?!捌嚍槭裁磿??”“太陽為什么會升起來?”,那個時候的我們,沒有先進的智能終端,沒有先進的瀏覽器。我們唯一能做的,是仰著那張稚嫩的臉,一遍遍不厭其煩的問著同一個問題。
父母的回應往往也很簡單?!捌囀迨逵休喿印薄疤柟习嗔恕保@些回答簡單好記,即使不是正確的,但也陪過了我們那段最好奇的時間。長大以后,即使是我們好奇的,我們可能也不會去問了。長大后的我們往往滿足于現(xiàn)狀,不善于去質(zhì)疑問題,去質(zhì)疑已有的結(jié)論。所以我們可以很容易的發(fā)現(xiàn),那些名垂千史,改變歷史進程的人大多都是善于質(zhì)疑權威的人。
魯迅先生在百年前的那句“從來如此便對么”質(zhì)疑了那個時代所有腐朽的東西,給社會了一全新的思考的方向,改變了人們固有的思維模式,從理論上質(zhì)疑很多不合理但卻在人們眼中習以為常的東西。腐朽的習俗,落后的制度,禁錮的思想?!耙欢ㄊ沁@樣嗎?”猶如一把鑰匙,打開了一個新的時代,也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jié)束。
同樣如此,哥白尼不畏教會的強權,堅持自己的“日心說”,發(fā)表自己的作品。在黑暗的統(tǒng)治下仍然堅持自己的觀念,反駁了亞里士多德與托勒密的觀點。堅持了科學,推動了科學的進步,強有力的為人們烙下了“權威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思想觀念,為理論建設的推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耙欢ㄊ沁@樣嗎?”背后的質(zhì)疑精神與不畏權威深深震撼影響到了后續(xù)的文藝復興。
花木蘭的替父從軍,打破了封建制度對女性的偏見,“一定是這樣嗎?”可以把我們引向平等的思考;孔融在大人們面前的謙讓,打破了人們對兒童自己利益至上的固有觀念,把我們引向了“謙”“孝”的思考。
此種類比,不勝枚舉。他們的意義各不相同,有的推動了歷史的進步,有的改變了人們的固有觀念,有的教育了后輩,有的樹起了新的觀念。但他們共同的,是有一顆“反社會”的心,有一顆質(zhì)疑閉塞,不滿足于現(xiàn)狀,敢于探索,敢于不循規(guī)蹈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