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考教育觀點:孩子的叛逆,源于獨立的需要
叛逆,其實是獨立
最近看一部電視劇,有這樣一個很有趣的片段。
女孩第一天上初中,媽媽送到學校門口,對孩子說:
我估計你不想我陪你進去。
女孩欣慰地說:
這些年我沒白教你。
心思考教育發(fā)現(xiàn),很多家長也多家長也會有類似的經(jīng)歷,自家的孩子小時候,是粘人的寶貝,長大,就變了。
送上學吧,不讓送進學校,也不讓送到門口,甚至有的要求家長在學校附近就停車放自己下去;
出去玩吧,不再和媽媽手拉手,也不會手挽手,總是冷冰冰一個人走得遠遠的;
回到家里,也不再嘰嘰喳喳地說自己在學校的事情,回到房間,把門一關(guān),恨不得掛上一個“非請勿入”的牌子。
看著孩子的冷淡,父母的心里真是五味雜陳。
孩子為什么越大越不愛和大人說話,甚至越大越叛逆呢?
三個叛逆期
其實,所謂“叛逆期”,其實是孩子成長的標志之一。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共有三個叛逆期,每一次叛逆期的出現(xiàn)都標志孩子已經(jīng)跨入了下一個階段。
第一個叛逆期
兩到三歲,寶寶叛逆期。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糟糕的兩歲”,“terrible two”。
孩子從不會說話,不會走路,到學會說話,學會走路了。
這個時候,他的口頭禪變成了“不要不要”。
比如:
你要孩子吃飯,孩子看到不喜歡的蔬菜,就不要吃;
你要孩子睡前看會兒繪本,他偏不看,還要把書扔到一邊;
你要孩子早點睡覺,就不睡,就要玩,不讓他玩就要哭;
你兇孩子,孩子就哭,就鬧;扔玩具,扔書,砸東西。
總而言之,用最簡單粗暴的行動,向你宣戰(zhàn)。
這個時候的叛逆,是在向大人宣告:“我已經(jīng)不是個寶寶啦!
第二個叛逆期
六到八歲,兒童叛逆期。
這個時候的孩子,他的生活從我家庭中心慢慢變成了學校中心,孩子有自己的社交環(huán)境了。
所以,他不再想要自己是一個聽話的乖寶寶的形象,還要去證明自己有自己的想法。
這個時期的孩子,暴躁、沖動、易怒,為了反抗你,甚至會有過激的舉動。
由于認知發(fā)展還不成熟,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不能意識到很多事情的后果,所以經(jīng)常會做出危險的舉動。
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想告訴大人:“我有自己的想法,不想被管了!”
第三個叛逆期
12-18歲,叫青春叛逆期,也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個叛逆期
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出現(xiàn)叛逆行為,也證明孩子是在建立自己的價值觀體系了。
小時候,大人的標準就是孩子的標準,大人說什么是好的,孩子就覺得什么是好的,不會自己判斷。
孩子進入青春期, 就開始有自己的一套價值觀體系了,有了自己的價值觀體系就是有了獨立的判斷,有了獨立的判斷之后,會慢慢越來越清晰他們內(nèi)心的想法,比如我喜歡什么,我不喜歡什么,我認同什么我不認同什么,原因是什么。
他不再是唯父母命是從了。
這個時候我們再希望孩子對我們的想法觀點全盤接納,孩子就會反對,甚至出現(xiàn)我們說的“叛逆”行為。
再加上這個時期,孩子正處于發(fā)育期,荷爾蒙的影響也會讓孩子的情緒波動變大,會讓我們感覺孩子非常情緒化。
實際上這三個叛逆期的出現(xiàn),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其實是和孩子的發(fā)展有關(guān)。
當孩子的個人能力有了一個非常大的進步的時候,他的叛逆期就出現(xiàn)了。
所以很多時候,其實孩子不是在叛逆,而是在證明自己的能力。
心思考在開展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也多次遇到過同樣的情況,那么遇到孩子的叛逆期,家長到底應(yīng)該怎么做呢?
心思考教育建議:
切忌“以暴制暴”。
一味地指責和批評,只會讓矛盾愈演愈烈。
“你怎么這么不聽話?”
“你為什么這么叛逆?”
“你就不能懂懂事嗎!”
一句句的指責,只會把孩子,推得離我們更遠。
要讓孩子不出現(xiàn)叛逆問題,就要做到接納孩子,讓孩子有自主的權(quán)利。
很多時候,孩子跟你對著干,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話也是有分量的。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話語權(quán)。
孩子想要話語權(quán),很多時候是過去他沒有話語權(quán)。
孩子在家庭里面是沒有地位的,我們疼愛他,我們寵他,但是實際上他什么都做不了主,所以還在就用很強烈的方式去反擊,要爭奪自己的權(quán)利。
所以我們:想要尊重孩子,從小的時候就可以給他選擇的機會,比方小時候他會選擇自己穿什么衣服,他可以安排自己的假期。
長大了,允許孩子擁有自己的隱私空間,信任孩子有管理好自己的能力
進入孩子的房間,先獲得孩子的允許。這個小小的舉動,就會讓孩子感覺到,哦,爸爸媽媽是尊重我的。
龍應(yīng)臺在《一封給安德烈的信》說到:
安德烈,你不是惟一一個必須思考怎么去“應(yīng)付”那極為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的少年,你的英文老師對你所造成的難題,只是一個小小的訓練吧。
譬如說,在你決定上課睡覺、不寫作業(yè)之前,你是否思考過,用什么語言才能夠和他溝通?又或者,什么形式的“反叛”會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收獲或者災(zāi)難?你想要達到什么?你的邏輯是什么?
遇上孩子的青春期,不要再粗暴地解決,而是一步步的引導孩子自己思考,解開孩子心里的結(jié)。心思考家庭教育與你同在,有問題也可以私信我們哦~
部分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