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為什么名氣很大的是“五爺”
中國這么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jīng)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為什么名氣很大的是“五爺”

都知道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首的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是釋迦摩尼佛的上首大菩薩,是般若(音bō rě,即智慧)的化身,主司智慧。關(guān)于文殊的般若智慧,佛教把他比喻為能斬斷一切煩惱,劈開一切蒙昧,斷除一切魔障的鋒利寶劍。(文殊即手持智慧之劍)《華嚴經(jīng)》中有佛說文殊在清涼山講經(jīng)說法,而五臺山以氣候清涼、地兼五頂,所以在唐朝唐高宗和武則天“二圣”的授意下,就把五臺山正式確定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亦得名“清涼山”。

五臺山地處山西五臺縣東北部,為太行山系的北端。該風(fēng)景區(qū)絕大部分坐落在以臺懷鎮(zhèn)為中心的五臺縣境內(nèi),由東、南、西、北、中五座山峰環(huán)繞而成。五峰聳峙,高出云表,頂無林木,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臺”,故名五臺山。如果把五根手指看作聳立的“五臺”,那么掌心處便是臺懷鎮(zhèn)。臺懷鎮(zhèn)是五臺山景區(qū)的地理中心和食宿大本營,絕大多數(shù)寺廟也都集中在這里,稱為內(nèi)臺。
中國佛教有四大菩薩,各有其道場。五臺山便是四大菩薩之首的文殊菩薩的道場。文殊是釋迦摩尼佛的上首大菩薩,是般若(音bō rě,即智慧)的化身,主司智慧。關(guān)于文殊的般若智慧,佛教把他比喻為能斬斷一切煩惱,劈開一切蒙昧,斷除一切魔障的鋒利寶劍。(手持智慧之劍)《華嚴經(jīng)》中有佛說文殊在清涼山講經(jīng)說法,而五臺山以氣候清涼、地兼五頂,所以在唐朝唐高宗和武則天“二圣”的授意下,就把五臺山正式確定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亦得名“清涼山”。
信徒或游客前來五臺山朝臺禮佛,亦或觀賞佛地風(fēng)光,相對于講經(jīng)說法的佛國圣地,百姓許愿、還原顯得更加功利化、世俗化。
我游五臺山時住五臺山寺廟群區(qū)的臺懷鎮(zhèn)民宿,適逢農(nóng)歷十四,房東告知當晚房價要漲,盡管房源并不緊,第二天再回降。在民間,農(nóng)歷初一、十五和佛教節(jié)日被認為敬香最靈驗的日子,五臺山是佛國圣地,或許更加靈驗,人們從十四晚就開始敬香了。


五臺山名寺眾多,許多寺廟還要另外收取門票,但是香火最旺的是五爺廟(萬佛閣),這座五臺山不算大的寺廟因為供奉著五臺山名氣很大的五爺,香火極盛,人流不息。


晚上景區(qū)寺廟是不會開放的,當然是安全問題。經(jīng)房東指點,在當日晚11點我來到鎮(zhèn)里一處供五王爺?shù)男R,因不屬于村里小廟,這一晚果真香火旺盛,還有戲臺,為五爺唱戲。



文殊的道場為什么又冒出個五爺呢?
相傳五臺山原名五峰山,山峰如刀削,氣候異常惡劣,冬天滴水成冰,夏天酷熱難當,農(nóng)民根本無法耕作。文殊菩薩見百姓遭受苦難,便去東海龍宮借了一塊清涼寶石——“歇龍石”,五峰山立馬變成了清涼世界。
這借來的清涼寶石原本是龍子龍女們驅(qū)暑歇涼之物,他們氣憤不已尾隨而來大鬧五臺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劍的山峰削成五座平臺,要討回“歇龍石”。卻被文殊菩薩降服教化而留在此地。五個龍子各守五坐臺頂,龍女化為臺蘑(五臺山特產(chǎn)的一種蘑菇)。
臺蘑

五龍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臺,專管五臺山的耕云播雨。人們感激他為五臺山地區(qū)造福,就為他建造了廟宇,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涼山了??滴跄觊g,為百姓祈雨方便,遂在這個萬佛閣建了龍王殿,把五龍王從北臺請下供于殿中?!拔鍫敗币渤闪恕皬V濟龍王”,又成了文殊菩薩的化身??滴醯圪n了五爺一副龍袍和半副鑾駕。
五爺廟又稱萬佛閣,或廣濟龍王廟,坐落在五臺山寺廟集群區(qū)中心區(qū)。它承擔著民間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職能,寄托著當?shù)匕傩掌砼纹桨布榈脑竿?。比起其他各大寺院里莊嚴肅穆的菩薩們,它更親近群眾,這也是為什么在善男信女們的心目中,它幾乎成了有求必應(yīng)的象征,上五臺山燒香的人大部分都是沖著五爺廟去的,這里是整個五臺山香火最盛的寺廟。
據(jù)說五爺本是黑臉,因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所以就變成了金臉。民間傳說總是能附會的。

文殊菩薩化成的五爺很喜歡看戲,所以在五龍王殿的對面便修了一座古式戲臺,專門為五爺演戲,許多來還愿的信徒會給五爺點臺戲。說是五爺喜歡看戲,在民間無論哪種酬神還愿的祭祀活動,總少不了表演各類舞樂,以娛神兼娛人,歷代皆然。


您到了五臺山,不妨到五爺廟許個愿,一定要記住,要還原的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