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2年人生遇到的人事
大家好,這里是ALicw,南通生南通長,和大家嘮嘮我22年人生遇到的城市。

啊,今天21號了,距離我去廣西探親還有7天。離活動結束好像還有10天吧,我快不知道說啥了。有些事情我可能組織一天都不能好好講清楚。
不說那些有的沒的了,今天想和大家說說我呆過的城市。
首先肯定是我的家鄉(xiāng),南通。說來也有些可惜,總是說自己是個南通人,結果連一口流利的南通話都說不出口,這是我唯一覺得身為南通人可惜的地方。南通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節(jié)奏慢,住著舒服,有一條護城河濠河環(huán)繞城區(qū)。小時候住在虹橋老小區(qū)里,生活氣息很重,逢年過節(jié)各家都會串門送菜。當時南大街還是崇川區(qū)最繁華的市中心,街口的鐘樓廣場和步行街每天都是絡繹不絕。后來南通擴大了城區(qū),向外發(fā)展,商業(yè)中心也慢慢往后來的中南城等等地方轉移?,F在的南大街人流與以前相比已經少了很多很多了。現在城區(qū)里過年除了商鋪前的紅對聯和福字,也已經感覺不到多少年味了。期間我們家也搬了三次家,不過總是還在這片區(qū)域,三處相隔沒超過3公里的。
阿,對了,說南通肯定要說南通的教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中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其實這句話有些夸張了,感覺很大程度上沾了張謇先生的光哈哈。從幼兒園到高中,基本每個階段都會遇到極其負責和教導有方的老師,這一點我是非常自豪和感到幸運的,雖然高考成績不咋樣,但最重要的一點是老師會潛移默化的教你怎么做人,而不是單單的考試。

南通也有特產噢,西亭脆餅、藍印花布、草鞋墊子、老高饅頭,往外一點的還有白蒲茶干、林梓潮糕。景點也有園博園,五山,濠河,濱江公園等等。大家如果想來南通玩可以聯系我,有時間可以帶大家轉轉哈。
高中的時候由于某種機緣巧合,我爸把我的戶口從南通戶口轉成了上海戶口,我的父親是上海人。可惜遲了一些,我已經不能改學籍參加上海高考了。嘛,說是這么說,其實我心里完全沒覺得可惜,自己的實力發(fā)揮就這樣子。換個想法,如果參加了上海的高考可能之后就沒有現在周圍的人和她了。 于是也是很理所當然的,上海成了我的第二故鄉(xiāng),但其實我并不喜歡上海這座城市,可能有點帶著孩子氣吧,總覺的我是外來人。所以平時回上海也不會出門,能呆在家里肯定不會自己出門的。不過有一點比較好的是,魔都活動很多,平常很方便,不需要煩惱住哪里的問題。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就是南通的朋友比較多吧,雖然現在大家都四散在世界各地了,不過總是能在南通相聚,每年沒有真正聚餐,也會有聚餐的計劃哈哈。
公安特搜班里這段臺詞我一直記得很清楚“不過重要的是,不是你人在哪,而是你的身邊有誰?!?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line-through;">雖然這里是用在一個人要如何告別曾經的自己

不知道用在這里合不合適吧。
嘛,大學快畢業(yè)了,希望她的故鄉(xiāng)能成為我的第三個故鄉(xiāng)。

不知道說啥了,有點亂,湊合著看吧。自己的事情發(fā)現好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