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的觀察
1.用《沁園春雪》引入地貌觀察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
分析詩句不難發(fā)現(xiàn)“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笔呛暧^地貌的整體觀察。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是微觀地貌的細致觀察,范圍更小,更多的關(guān)注具體景觀。

?
提問:如何才能觀察到更多,更宏觀的地貌呢?
學生回答:站得更高,看的更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教師提示:用輔助觀察的手段,比如利用地形圖、遙感影像RS

?
?
通過學生熟悉的詩句引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的了解地貌的觀察順序,從大到小,從宏觀到微觀,甚至可以引申教育到學習生活工作,先把握全局整體,再完善細枝末節(jié),不能因小失大。
?
2.?觀察黃土高原(沁園春雪描寫黃土高原,銜接引入的部分)
(1)?看地圖冊P4,描述黃土高原地形特點

?
學生在地圖冊上找到呂梁山,太行山,六盤山,烏鞘嶺,河套平原,秦嶺
基本了解黃土高原的范圍
?
學生進一步觀察海拔與河流分布,教師提供航拍圖片

?
引導學生說出黃土高原的宏觀的地貌特征
黃土高原,西北高,東南低。溝壑縱橫,支離破碎
?
(2)?大的地貌由小的地貌組成(黃土高原的微觀地貌)
黃土梁:長條狀
黃土峁:饅頭狀小丘陵
黃土塬:臺地
?



?
3.?宏觀地貌的種類(紀律好,時間充足則學生回答)

4.?微觀地貌的種類(高度,坡向, 課本77頁,地圖冊33頁)
(1)?高度
絕對高度(海拔):與海平面0M相比
相對高度:兩個地點的絕對高度之差
?

(2)?坡
①?坡度
坡度角越大,地形越陡峭,陡坡容易水土流失,應退耕還林,或修筑梯田,
坡度角越小,地形越平緩,交通路線走山谷之字形,降低坡度
②?坡向
陽坡(北半球通常為南坡)光照強,有利于植被生長;陰坡反之
迎風坡水汽充足,有利于植被生長;背風坡反之(迎風坡和陽坡沒有必然聯(lián)系)
?

?
(3)?等高線:地形圖上高程相等的相鄰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
特點:同線等高、同圖等距,閉合曲線
(4)?用等高線描述微觀地貌(重難點)

?
5.?課本P 77思考

?
思考:
1.甲、乙兩地之間的相對高度是多少?
6.4M(乙減甲)
?
2.圖示區(qū)域內(nèi)最大的相對高度約為多少?
95.4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