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事說來話長

今天我看了一部日劇《我的事說來話長》,男主角是一個沒有正經(jīng)工作的31歲男性,二十出頭輟學攢錢開咖啡廳,創(chuàng)業(yè)失敗后在家待業(yè)至今。
? ? ? ?收入來源:啃老為主,偶爾打零工。單身,興趣是做飯和躺在床上聽廣播節(jié)目。聽起來是很凄慘的人設(shè),可是偉大的編劇硬是妙筆生花,讓觀眾和他的母親一樣,一邊喜歡著他,一邊無可奈何地搖頭。
? ? ? ?他不工作、啃老,比誰都理直氣壯:當初想要開咖啡廳那種熱切的心情,再也沒有產(chǎn)生過。庸庸碌碌的工作,純粹是消耗人生。我沒有放棄人生,而是在尋找自己想做的事情。只不過,找了六年還沒找到而已。
? ? ? ? 沒有夢想,人和咸魚有什么差別?,F(xiàn)實中,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咸魚。
? ? ? ?就算難以洗脫啃老罪行,男主角的啃老力度也非常有限,不過是住家里、吃家里,偶爾替母親辦事私吞一兩千日元。比如和母親一起祭拜去世的父親時,偷偷謊報加油費卻被姐姐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攢錢小秘密。
? ? ?這個階級固化的時代,誰人不啃老?“勤勞勇敢”富二代動輒拿幾百萬去創(chuàng)業(yè),還要自稱self-made,就是“自尊自立”上班族,也不免從家里借個幾十萬上百萬來付首付。跟這些比起來,單身待業(yè)低欲望的男主角根本是超迷你型啃老。況且,他每天給早起的母親沖泡美味咖啡,做簡餐喂飽自己,還堅持運動、時不時讀書,保持身心健康。不得不說,簡直令人肅然起敬。
? ? ? ?這位挺直腰板不工作插科打諢的啃老男,引發(fā)人思考一個嚴肅的哲學命題:倘若家里的財產(chǎn)足以支撐基本的生活開支(比如,在城市住著一套房子,還有一套收租金這種規(guī)模的迷你資本家),人到底為什么要工作?
? ? ? 這部劇非常寫實,也非常生活化。如此投入,多半是因為看到了自己。我剛過28歲,目前沒有工作,有一點小存款,偶爾向父母要錢。每天睡八九個小時,不太愛運動,也沒有什么集中的興趣。和男主角最大的區(qū)別就是,我為了暫且告別上班生涯選擇去換個環(huán)境讀書,說的好聽叫求學,實際我知道,我完全可以退學去工作,只是為了不想上班。本質(zhì)上我和男主角沒有分別。
? ? ? 剛畢業(yè)的時候,我可不是這樣。自信滿滿,充滿熱情。工作從來不會疲憊,也能夠完全沉浸式的投入。每過一年都有質(zhì)的成長。到了第三年我就已經(jīng)做經(jīng)理了。大概確實也有了一些收獲,也認識到上班其實毫無前程,又到了一定高度時候,不僅是能力的問題,有很多時候機會和幸運同等重要,甚至要更勝一籌。
? ? ? ?我為什么有這樣的轉(zhuǎn)折?一切要從19年說起,那會我很想去做投資。我認識到上班無法給我?guī)硗葍r值上的回報,也沒法讓我物質(zhì)上得到豐富的回饋。更有甚者,我還要忍受一些人對我的指揮。我想,與其這樣茍延殘喘,不如來玩一次大的,賺一筆快錢,從此告別上班生涯。說做就做,我開始找學校去申請,等我拿到了offer還沒等到辦簽證的時候,來了疫情,事與愿違,我只能邊走邊看其他路子。
? ? ? ? 所以,人到底為什么要工作?或者說,為什么要努力工作?最簡單的答案:為了吃飽喝足,為了更好的生活。再正當不過的理由。如果家里揭不開鍋,當然得工作,工地上的工人,公園里的保姆,沒有余裕去思考這個問題,他們沒有不工作這個選項。能問出這個問題的我們,多半是吃喝不愁、且喜歡胡思亂想的小資知識青年。也大概就是我爸我媽經(jīng)常說的:心比天高,人比豬懶。
? ? ? ?什么是好生活?欲望是無底洞的,買了小公寓還想要大別墅,孩子上了私立學校也要上國際學校吧,幾萬塊的羊絨大衣貂皮大衣真好看。當下中國城市中產(chǎn)階級的焦慮沒什么特別的,這是資本主義的魔咒,叫窮人富人都不可松懈,永遠拼命工作,永遠追逐更貴、更新、更大的欲望。
? ? ? ?這樣看來,讀一老子莊子挺受益的,個人生活是清貧了一點,但可以在宏觀上搞批判呀。小時候我想做白領(lǐng),過了若干年,我真的做了以后,一天只能睡五六小時,天天在加班出差的路上,這無論如何都不能說是好的生活。甚至,和小時候看電視的感受完全不一樣,他們那會可不用這么加班和快節(jié)奏的活著。如果沒有過份的物質(zhì)要求,那就更沒有理由工作了。只要想得夠開,就能快樂躺平。這好像是我父親經(jīng)常給我說的話:物質(zhì)不求過份富裕,知足常樂。所以我大概才能不想上班不上班也能相對自由一點,知足常樂是很好的。
????????成功學雞湯經(jīng)常說:為了夢想,為了成就自我,要努力!這個理由比較難反駁。厚臉皮如啃老男,都難逃夢想的說辭,想要做內(nèi)心充滿熱情的工作,想要做只有我才能做成的事情。可世界上,這樣的工作到底有多少呢?除了各個行業(yè)頂端極少數(shù)創(chuàng)作性或是高技術(shù)的工作,絕大部分人都在做著辛苦、消耗的重復勞動。外賣小哥、餐館服務(wù)員、各種各樣的辦公室文員、行政崗位,就算是看似鼓勵創(chuàng)造的學術(shù)界,也充斥著對個人體力和腦力的剝削與壓榨。我甚至懷疑,夢想不過是成功者的馬后炮,因為獲得了世俗的成功,回過頭在自傳里編造一個癡情追夢人的形象。尤其是看到電視上羅振宇這種占了便宜的中年油膩精英鼓吹996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命,只想大罵:去你的!不過現(xiàn)實中,有夢想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如果不和錢掛鉤,那更是偉大至極了??墒呛芏嗳撕芏鄷r候甚至一輩子都沒有夢想也沒有能力去實現(xiàn)夢想!有希望當然是好的,雖然沒有賺很多錢,但一想到這個,也確實感到小小喜悅,也許能實現(xiàn)也未可知。
? ?
? ? ? 最后一集,男主角穿上西裝去面試了,一個家人推薦的當?shù)卣兔貢膷徫?。他終于脫掉運動服,邁出家門,在筆記本上用粗體寫下:やれ(干吧)。走在去往面試的路上,音樂響起,家人朋友在遠處為他應(yīng)援:加油啊,不要輸給自己啊,挺起胸膛,自信地向前走!男主角一邊走著一邊忍住淚水。那個眼淚成分太復雜,有挫傷的驕傲,重新開始的勇氣,還有迷茫和自我懷疑。再怎么特立獨行、驕傲自負,這些年也積攢了許多默默承受下來的委屈與心酸。甚至,待業(yè)六年又三個月后,他還是沒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是一個折中之舉——干吧。他沒有正兒八經(jīng)的工作,卻有家人支持他,喜愛他,無條件的,這大概也是容易讓觀眾動容的地方之一。
? ? ? ?日劇沒有描繪“通過工作實現(xiàn)夢想”這樣的理想圖景,更多的是扒開血淋淋現(xiàn)實告訴你,就是這樣的殘酷。也沒有韓劇那種,給你制造很多浪漫可以沉浸在那個氛圍里,嘻嘻哈哈看完就忘。倒數(shù)第二集,男主角在工作日的街上看著工作的人們,搬家公司的工人,店里的伙計,大家都在勤勤懇懇地做著平凡的工作,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男主角流著淚向社會邁出的這一步,大概也是一種充滿無奈的成長吧。
? ? ? ? 工作只是工作,如此而已。就算不能實現(xiàn)夢想,也可以養(yǎng)活自己,讓母親放心,讓姐姐開心。下班之后,可以更心安理得地回到家,和家人一起享受美味的食物,講著好笑的廢話,如同掃地機器人回到充電樁一樣。不是為了無盡的物質(zhì)欲望,也不是為了夢想的空洞說辭,更不是為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而是想要作為一個社會人得到親人朋友的認可。工作既不是原子化個體的殘酷叢林競爭,也不是為了某個抽象集體的偉大獻身,而是為了周邊看得見摸得著的人,硬著頭皮做出一些努力。這個溫情中帶一點喪氣的答案更打動我。說到底,人還是活在具體的關(guān)系中。
? ? ? 前幾天和一個以前的室友聊天,她說去年一年多沒有上班,不上班就很焦慮,沒有收入,自己雖然也想去換環(huán)境但是奈何不如意十之八九。HD的同事也在為抉擇而煩惱,十字路口怎么選擇,去哪里也成了當下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
? ? ? 不管怎么樣,不管在哪里,是上學還是上班,雖然也有迷茫,但是這就是人生常態(tài),要不斷接受時不時的變化,才是不變的。
? ? ? ? 加油啊,挺起胸膛,不要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