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西遞宏村游玩體驗

被如黛青山包圍著的村落,綠水穿村落戶。


? ? ? ?煙雨蒙蒙中,白壁灰瓦馬頭墻,天井里落著水汽,霧氣,打濕了上百年的青石板,也氤氳著擺在堂前的綠植。百年前這樣天氣中的書院里,昏昏暗光影里讀書的小朋友不知道是否會被影響?




? ? 印象最深的是各個堂前的楹聯(lián),西遞履福堂中堂記: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古徽州山多地少,除去讀書只有出門經(jīng)商謀生。徽州人嘗到了讀書的甜頭,無論經(jīng)商,做官,都需要有知識,把讀書列為“第一等好事”,實在不為過份。而行好積善,便是徽州人的處世之道。拿現(xiàn)在的說法,同“品德好”有點意同。德育與智育的教育,放在幾百年前頭等大事,放在今天也不過分。也不是只有讀書經(jīng)商這么死板,雖然建筑里的細節(jié)還有文化也在彰顯著一些等級差異,但是也有包容和與時俱進的體現(xiàn)。先輩認為讀書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可是后輩也提出了不一樣的想法。篤敬堂記:,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chuàng)業(yè)難,守成難,知難不難。這是“篤敬堂”主人胡積堂的后代針對胡積堂所寫對聯(lián)“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而唱的臺戲。胡積堂想告誡后人“唯有讀書高”,可他后代卻提出“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關鍵是“效好”。也許在這副對聯(lián)的作者看來,無論讀書還是營商都不過是手段,而目的是“效”,即“效益”,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便是好貓!胡積堂的后代公然敢與祖先“抬杠”,耐人尋思,值得回味?;罩萑瞬还苁亲x書還是經(jīng)商都比較艱難,認真讀書,悉心經(jīng)營,艱苦創(chuàng)業(yè),謹慎守成。把“勸世文”貼在墻上,可能就是要告訴世人和后代,務實求真,謙遜上進。做不了門樓牌坊上的文官和武官,但能像【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那樣也行呀,畢竟條條大路通羅馬,知難且上,方也不難。






宏村像畫,西遞更像詩,這里適合沉靜,思考,放松,也適合過渡,充電,應該小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