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ingon Wiki】Marc Okrand(個人翻譯)

Marc Okrand 博士(無中間名,通常簡稱為 MO)于1948年7月3日生于洛杉磯(現年齡74),是克林貢語的創(chuàng)造者兼《克林貢語詞典》的作者。因此他所說的被認為是這門語言的正確標準(Canon)。
他名字的克林貢語拼法為 marq 'oqranD。


與克林貢語社區(qū)的聯系
MO 樂于與克林貢語社區(qū)保持聯系。
他第一次接觸為一個名為 Mortas-Te-Kaase 的克林貢(語)粉絲俱樂部,他向該俱樂部提供了19個新單詞,這些單詞于1990年發(fā)表在他們名為 veS?QonoS 的期刊上。
在幾年之后,也是在?KLI 的建立1992年 之后,MO 與其領導者 Lawrence M. Schoen 取得聯系,他邀請 MO 在 qep'a' 上進行電話會議。在1996年的第三屆?qep'a' 是 MO 的第一次出席。之后一直到2019年的?qep'a' MO 均有出席,并且也參加了2020至2021年的線上會議。
MO 也有在2011年到過德國的 qepHom 來慶祝他們的十周年,之后也參加了 qepHom 2015-2019。

生平
語言學
MO 專攻于美洲原住民的語言。他于1972年獲得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的學士學位。他1977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論文是關于 Mutsun語的語法,這是奧隆尼語【Ohlone】(又名南科斯塔諾語【Southern Costanoan】)的一種方言,這是一種已滅絕的 Utian語,以前分布于加利福尼亞中北部沿海地區(qū),從北科斯塔諾【Northern Costanoan】到薩利納斯以南30英里。其論文由語言學家 Mary Haas 指導。
該論文可在此查看:[1]
1975年至1978年,他在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教授本科語言學課程,之后于1978年在華盛頓特區(qū)的史密森尼學會獲得博士后獎學金。
在那之后,MO 在國家字幕研究所找到了一份工作,在那里他為聽力受損的電視觀眾開發(fā)了第一個CC字幕系統。在2013年退休之前,MO 曾擔任國家字幕學院現場字幕的董事之一,并擔任弗吉尼亞州阿靈頓華盛頓莎士比亞劇團的董事會主席。WSC計劃在2010年舉辦“克林貢莎士比亞之夜”。
2001年,他為迪士尼的動畫電影《亞特蘭蒂斯:失落之城》創(chuàng)造了亞特蘭蒂斯語。
2018年,他為《星際迷航:短途》里?The brightest star?一集中的 Kelpien種族發(fā)展了他們的語言。
星際迷航
在制作1982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的CC字幕時,MO 遇到了電影《星際迷航2:可汗之怒》的制片人哈維·貝內特。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為《星際迷航2:可汗之怒》提供瓦肯語對話,因為演員們已經用英語配完音了。之后他被派拉蒙聘請來創(chuàng)造克林貢語,并指導演員在《星際迷航3:石破天驚》、《星際迷航5:終極先鋒》和《星際迷航6:未來之城》中使用。之后他被聘用于2009年的《星際迷航》電影中的羅慕倫語和瓦肯語的使用。他為2009年的電影創(chuàng)作了克林貢語對白,但場景是從電影中剪下來的。他參與了《星際迷航:暗黑無界》,但僅限于后期制作。MO 為《暗黑無界》開篇的種族發(fā)展了語言,但對話的場景并沒有在電影中(出現)。
MO 是三本有關克林貢語書籍的作者:《克林貢語詞典》TKD(第一版于1985年出版),《克林貢之道》TKW(1996),《星系旅行者的克林貢語指南》KGT(1997)。他與人合著過一部克林貢語歌劇的劇本:'u'。(該歌劇)2010年9月在海牙首次亮相。他會說克林貢語,但需要指出的是其他人說的(比他)更加流利。
2014年他在特別版的克林貢圣誕頌歌中扮演主角“斯克魯奇”。
MO 是一部關于人造語言的紀錄片《Conlanging》的聯合制片人。

[1]https://escholarship.org/uc/item/1p59z6kq,順便一提該PDF也發(fā)在了本人群里。
本文章存在的問題:部分術語沒有(正確的)漢譯。
klingon.wiki/En/MarcOkrand
在“合理使用”的條件下進行搬運翻譯,供學習交流使用。
該譯文的原文多數源自?MO 維基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