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載)神話說【二】名字的來源
神話說【二】
-名字的來源-
神話de第二篇文,也是“我怎么是個中國人”的第一篇
作者:神話
字?jǐn)?shù):一坨
校對:神話
排版:神話
黃帝,
本姓公孫,后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于有熊,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語出百度百科
那么,身為華夏部落首領(lǐng),黃帝到底叫什么?
輔佐周王姬昌平天下的姜子牙,
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
別名:呂牙、姜尚、呂望、姜子牙、姜太公、太公望、太公涓、齊太公
媽呀,這要是出去玩,身份證不得帶一打?
那么多為自己修飾的東西,都到底是些什么?
首先,拆開看:氏、字、名、姓、號這是五個古人熱衷于給自己疊加的幾個字。
下面詳細(xì)來區(qū)分一下:
1??姓:
《通鑒外紀(jì)》曰:“姓者,統(tǒng)其祖考之所處?!币馑际钦f,姓是為了統(tǒng)一大家共同的祖宗而創(chuàng)立。
上古以地名為姓,黃帝姓姬,住在姬水邊。炎帝姓姜,住在姜水邊「1」。
2??氏:
后來,文明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家族聚居已經(jīng)無法承受如此龐大的人口數(shù)量。于是,一部分有能力的人率自己的族人遷到別處去。同時,為了和那幫窮親戚們「2」劃清界限,展現(xiàn)自己的高逼格,于是另辟蹊徑,發(fā)明了氏。
所以,古代稱呼別人,往往不用姓,而用氏。姓是社會階層高低都有,而氏可以代表這個家族的高貴。
隨著人口數(shù)量的增加,到秦漢時期,已無明顯區(qū)別「3」。
3??名和字:
這兩個稱謂合在一起解釋,是因為這兩個字往往互相關(guān)聯(lián)。
兩區(qū)別在于“幼名冠字”,意為孩子在出生三個月后,長輩為其取稱謂,名曰“名”。待到男子「4」二十歲行冠禮時,為其取一個供平輩和晚輩稱呼他的稱謂,名曰“字。
那么,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呢?
“字”往往解釋“名”,或是“名”的補充。
如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之意???,現(xiàn)在不少小孩都叫“瑾瑜”。
在稱呼上,也是極有講究的。
在古代,除長輩外,被平輩或小輩說名是很無禮的事情。平輩小輩,只能稱字,即便是君王,也只能道其字。這也就是“指名道姓”的淵源?!对狸枠怯洝分小半泳┲喪匕土昕ぁ币彩沁@個道理。
當(dāng)然,古人往往自己稱自己的名,以作謙詞。《出師表》第一句就是“臣亮言”而非“臣孔明言”。
4??號:
就是外號了,是文人雅士對自己的雅稱,常以取自地名。
白居易:香山居士
李白:青蓮居士
李清照:易安居士
不少人的號都蓋過了他自己的名,比如鄭板橋(鄭燮xiè)。
「1」兩位首領(lǐng)的名字都有女字旁的原因,牽扯的極廣,可展開寫寫。
「2」窮人也有氏,但常常取于從事的職業(yè),比如成語“庖丁解牛”,“皰”就是廚師的意思。還有,“傅說舉于版筑之間”,“傅”筑墻之意。
「3」這里有一個疑點,就是《湖心亭看雪》中“問其姓氏,是金陵人”也許指的是他們的家族。當(dāng)然,只是神話的猜測。
「4」這里這是男子,那么女子呢?上古,母系社會,女子是繁衍的主力,傳氏不傳姓,例如大禹的妻子“涂山氏”,男子傳姓不傳氏。后來,很抱歉,古代女性地位較低,只有姓了。
神話說:這,神話沒啥可說的。
10月14日夜
10月16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