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里商細蕊最后的選擇,究竟為了什么

“編筐編簍,全看收口”。
我們商老板在劇里是師父出家了,知己走了,小來被害死了,自己陷入巨大的被誣賴的漩渦無法自白了。
這難道是要表達“戲子沒有好下場”!這樣的主旨嗎?
非是危言聳聽,而是這部劇并不止特寫商細蕊一個人,還寫了姜榮壽、姜登寶父子、侯玉魁以及四喜等人。
他們這些個出名的戲子,沒一個好下場的,仔細聯(lián)想起來不覺得恐怖嗎?
而我們商老板孑然一身,獨自留在北平他圖什么?
為京劇藝術(shù)?雪之丞為他上戰(zhàn)場?
他自己都知道是末日余輝!還非得把自己往死胡同里逼嗎?就不能像書里那樣最后“放下執(zhí)著,奔向新生命”?
他若不去,繼續(xù)死心眼,那之前,他半夜大街上對程鳳臺說的那番話不就等于是白說了。
劇里連送行都造出一個幻想。這一幻想不要緊,端的是“知己不像知己,戀人不像戀人”。
尤其是劇的最后那一段旁白,什么程鳳臺和俞青支持報社。你說程鳳臺支持國民政府,支持延安,支持哪個不好,偏弄個支援報社。他一個軍火商,抗戰(zhàn)需要的是物資,是軍火,不是報紙,安這段的人動腦子了嗎?不覺得程鳳臺拿真金白銀更實際嗎?他又不是薛千山 。
還有這個畫面一出來,等于宣告商細蕊和程鳳臺真的是各顧各的,各選各的了。
不是說選擇各自的人生就一定是好事,兩個人相遇注定是有緣份的。他倆憑什么就不能有個好結(jié)果?(為了過審?前面這么多鋪墊,最后倆沒成,審核員一看:過。我覺得他們還不至于這么變態(tài)吧!)
從表面看這種各選各的挺合理,但深究是不太能說的過去的。為什么?就因為這與人的情感互相違背,最起碼商細蕊應(yīng)該也會去試一試。程鳳臺是他不惜一切,覺得世界若沒有了他,他連一秒鐘都不想活下去的人。此番分別,有機會,他曾經(jīng)也曾渴望過的機會。他怎么就這么狠,拒絕到底呢?
沒有程鳳臺,他還要回到以前的那種日子嗎?

劇里最后這十四集還原書里還原的最多,但同時也會與二十八集到三十六集之間的“創(chuàng)新”與搪塞內(nèi)容產(chǎn)生無法調(diào)和的矛盾。比如已經(jīng)把鳳乙與商細蕊聯(lián)系成了甥舅關(guān)系,那他們之間就是實打?qū)嵉挠H戚。親戚重病,是不是該告知一聲,都知道程鳳臺和商細蕊好,但為什么就沒人通知他?最后還得一個外人薛千山來告訴他。不覺得這樣安排會透露出一種程家上下人都一起排擠他的意思嗎?
還有程鳳臺躺床上生死不定,二奶奶,程美心她們還能在客廳里逗孩子,美滋滋的一臉平靜。這種情況下,不說熱鍋螞蟻吧!也該是一家死氣沉沉更合適吧 !
再者,有這樣不知生死的病人,有個人肯來照顧,擱別家求都不一定能求的來。商細蕊只是來看望,他們就敢那么對他。那之前這群人都不認(rèn)識他嗎?他沒去過你家,你們也沒去過他家是嗎?
其他比較大的失誤點。(失誤就是失誤,那不叫特色)
1、察察兒,不懂事的白眼狼。
(冷面冷心,和不懂事的白眼狼完全不同,起碼前者的智慧性比較高)
2、二奶奶,會演戲的雙標(biāo)。之前對商細蕊客氣是為了迎合丈夫。
(別人都行,就她就不行。她是帶著巨額嫁妝讓程家東山再起的人。仔細想想她痛斥商細蕊,后來又一改常態(tài),再后來翻臉不認(rèn)人,不覺得難以接受嗎?)
3、程美心,莫名嫉妒商細蕊的變態(tài)。
(缺乏恩怨糾葛的具體內(nèi)容,起碼應(yīng)該有個回憶結(jié)怨的畫面)
4、范漣,只會吃喝玩樂的小白臉。(一個毫無內(nèi)涵的花瓶,看多了特招人煩)
總的來說,假如不添加程鳳臺與商細蕊的親戚關(guān)系,后面這段就很合理。你一個不沾親,不帶故的外人,有什么資格守在病人家里,別人不歡迎你也是理所當(dāng)然的。但既然加了,后面又莫名其妙沒有牽扯了,這就有問題了。
故而,我非常痛斥劇里安排曾愛玉與商細蕊構(gòu)成的兄妹關(guān)系,也很反感劇里的范漣那么的不堪,讓這倆人活脫脫湊成一對討厭鬼。
失誤的高潮,就是結(jié)尾那破爛幻燈片。
劇里商細蕊最后的選擇,究竟為了什么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