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風神:一手好牌打得稀爛誰之過?
“開風神車,修萬里路”,在今年4月底的上海國際車展的現(xiàn)場,東風風神展臺遭遇車主“上門維權(quán)”,一時之間鬧得很是難堪。堂堂央企,東風的嫡系品牌,號稱軍工品質(zhì)如今卻顏面掃地,我們不禁想問:東風風神的僵局,還能打破嗎?

東風風神遭遇車主“上門維權(quán)”
今年是東風風神上市的第十個年頭,回顧過去的日子,風神的表現(xiàn)差強人意。
?
風神2009年含著金湯匙出生,在2016年達到高峰,取得15萬輛的年銷量記錄,同比增長近50%。于是志得意滿的風神,將2017年的銷售目標鎖定在20萬輛,然而結(jié)果卻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還剩3個月,東風風神20萬的銷量夢怕是又要泡湯
截止到今年7月底,風神的總銷量僅僅才3.61萬,轉(zhuǎn)眼已是九月中旬,實在是不知道剩下的幾個月里,風神如何完成銷售目標。即便是去年一整年,風神也只是勉強拿到了12.52萬輛的成績,比起年初定下的20萬輛目標,相去甚遠。

風神的經(jīng)歷像極了《桃花扇》里的那句:“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連續(xù)下跌,毫無起色的銷量,讓人疑惑風神究竟是哪里出了差錯?
?
【質(zhì)量顏值齊下線】
風神平庸的造型設(shè)計,實在是讓人難以對它有什么美的享受,畢竟視覺上帶來的感受會影響心理上的評估。

顏值不夠,投訴來湊?
如果說顏值不討喜還能接受,那么質(zhì)量問題就無法忽視了。除了在上海國際車展上車主的維權(quán),各大投訴平臺上對風神的吐槽密密麻麻:車身異響、制動系統(tǒng)故障、車身生銹、轉(zhuǎn)向系統(tǒng)卡滯……就連“核心三大件”,也是東拼西湊——來自CR-V的底盤,PSA的動力系統(tǒng),以及愛信的變速箱。
?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軍工品質(zhì)?
?
【“爆款”車型稀缺】
就像說起保時捷就會想到911,說起大眾就會想到POLO一樣,每個品牌總會有那么幾款“爆款”的代表車型,可惜風神的爆款卻寥寥無幾。

東風風神的銷量,全靠AX7撐著
目前風神旗下已擁有10款在售車型,但為消費者所熟知的卻只有個AX7, AX系列的其它車型連點兒水花都沒濺出來,全年銷量加起來才剛剛過萬,單憑AX7一己之力,想要扛起20萬的銷售目標,也確實是太勉為其難了。
?
【營銷思路跑偏】
從2016年銷量15萬的巔峰之后,風神全員就年復一年地喊著同一個口號:“力爭年銷20萬”,不論中國車市如何變幻,初心不變,但事實證明這根本就是南柯一夢。

20萬,20萬,年年20萬
在眾多對手都抓質(zhì)量,提性能,不遺余力的搞產(chǎn)品升級之時,風神則致力于智能系統(tǒng)的研發(fā)中,難以自拔。雖說智能系統(tǒng)是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在自身性能質(zhì)量還沒有做好的情況下,花費巨大的時間和精力研發(fā)智能系統(tǒng),不得不說是本末倒置。別的廠家在講性能,風神卻宣傳自己的智能,消費者不買賬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越來越少的東風風神門店
而且,風神線下經(jīng)銷商的數(shù)量日益縮減,也是導致其銷量下滑的原因之一。紅火的時候,北京有4家經(jīng)銷商,如今只剩下1家,上海也從先前的4家縮減到2家。經(jīng)銷商的大面積撤離,減弱了東風風神本就不甚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少了宣傳,消費者買車時往往根本記不起還有個東風風神。
?
我們常說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在過去的十年里,東風風神就是這樣的狀態(tài),一直寄希望于提高銷量,卻忽視了重點其實是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做好售后服務(wù)。
?
明明手里拿的是可以王炸的好牌,結(jié)果卻被自己打了個稀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