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記憶與學習

記得昨晚看的Dr.Stone第15話,為了制造胺磺類萬能藥,千空瞬間冒出了十幾個化學名詞。萬能的千空竟然一夜之間踏入了我未曾了解的科學領域,令我感到些許無力??吹綇椖弧?年工業(yè)制藥沒白學”,突然想到此人看到千空所說的化學反應,大腦中肯定有印象—對反應熟悉。就像對于只學過高中化學的我來說,若是像酯化反應一類重點記憶內(nèi)容,大概也會發(fā)出“高考化學沒白學”的感慨。但這些化學名詞,固然是遵循系統(tǒng)命名法,這是背后的規(guī)律。由此想到,我們的學習,難道真的就是主要靠記憶,難道對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我,應該發(fā)展出更為高級的吸收知識的辦法?
吸收知識,即把知識放到腦子里。記憶,則是最基本的形式。不論是傻瓜式記憶,還是用各種小技巧,如歸類、找規(guī)律、便簽條等等,其最終目的都是更好的記憶某個知識,而其中有效的一步,就是記憶。
難道人類千百年來,一切學習的本質,都還是記憶嗎?
是??!記憶是基礎,沒有記憶,不論多高級的方法,一切都沒有意義。
我想,大概能把記憶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直接記憶,例如真的直接記憶。用便簽紙背單詞、找出一串電話號碼里的規(guī)律、聯(lián)想法、掛鉤法等等,都屬于直接記憶。(有些書中甚至提到調(diào)用感官的騷操作)
第二種是間接記憶。(既然第一種叫直接,沒什么好的名字,就叫間接吧)通過記憶一組需要記憶的元素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規(guī)律,以達到記憶的目的。例如記單詞的詞根、通過生活經(jīng)驗記物理定律(R=ρl/s,電阻大小和長度成正比、橫截面積成反比)、類比法(勒夏特列原理和楞次定律、萬有引力和庫侖定律等等)、甚至還有更高端的操作,你看到這條定理就會覺得這很自然啊,就應該是這樣寫,由此薛定諤湊出了著名的薛定諤方程(霧)。也許你大概會質疑,這和第一種里面的找規(guī)律也差不多啊,我的解釋是,這里的規(guī)律都是泛用性更強,甚至是自然中客觀存在的,而一串電話號碼的規(guī)律則是碰巧存在,或是強加于其上的。
似乎第二種已經(jīng)很高級了,在尋找規(guī)律上,我仿佛越來越懶惰,而更傾向于機械記憶—高三的真實寫照。遙想曾經(jīng)初中的民科時代,看到某個物理定律,都是極力向著自然的法則貼近。也許這樣才學得扎實吧。
因此對于第二種記憶方式,我仍然有著極大的發(fā)展空間,而第一種里的歸類,可以延伸為畫腦圖、做筆記等等值得進一步開發(fā)的學習方式。
那么問題來了,千空究竟是有著極其天才,不同于常人的大腦,還是悟出了自然的本質,僅憑這一條規(guī)律遍歷所有的科學?
那么第二個問題來了,有沒有什么超越記憶的,更加強大高級的學習方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