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越來越強大,我們還需要車機嗎?


文| 騰馬丁博士
車圖騰出品,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 ● ●
“再貴的車機,也不如一個10元的手機支架?!碑斨悄芫W聯(lián)成為新的風潮,廠商花了大價錢去研發(fā)的車載智能系統(tǒng),卻換來了用戶的無奈感嘆。
一方面,手機越來越強大,算力飛升,智能應用層出不迭,屏幕越來越大,給用戶極佳的智能感受;另一方面,汽車必將變成一個超級智能終端已成為共識,設計師煞費苦心地做出漂亮、精確的儀表盤和中控屏,卻只能靠一個外接的手機支架來滿足人們對智能汽車的想象。
當手機越來越強大,我們還需要車機嗎?

▌用戶——請車機回歸需求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科技越發(fā)展,實際上所滿足的需求越原始?
比如:1G、2G時代,手機用來發(fā)短信、打電話;3G時代,手機傳送圖文消息;4G時代,也就是現(xiàn)在,我們開始回歸最直觀、最本能的溝通形式,不是文字或圖片,而是長、短視頻。

5G時代呢?一定有更多應用,智能網聯(lián)汽車就是大的落地場景。
車機,就是入口。
現(xiàn)有的車機,分兩種路徑:一種是車連接手機,將手機投屏到車機上,這一種被不少廠商所采用;另一種是真的做車機,提升車機的算力、性能和功能體驗為車機注入符合車載場景的應用生態(tài),滿足用戶的使用習慣和真實需求(而不是用手機替代)。
有什么區(qū)別呢?舉兩個例子。
比如微信車載版,其實并非微信的直接“移植”,而是考慮了真實的駕駛需求,對微信功能進行“斷舍離”后的車載原生設計,并且采用全語音的交互范式,確實可以做到用戶在手不離方向盤,視線不離開道路的情況下,完成車上通訊的體驗;
再比如斑馬系統(tǒng),上汽榮威等品牌搭載之后國內首推“互聯(lián)網汽車”,作為一個與駕駛場景深度結合的智能車機,一打開桌面就是高德導航,卡片界面也與手機映射的排列式APP截然不同,規(guī)避了后者市場映射變形、喚起卡頓的弊端。


這說明,實打實地做一臺好的車機,優(yōu)勢十分明顯,全新的、為汽車專屬打造的交互設計,會更符合用戶駕駛或出行場景的需求。這會使效率提升,會使用戶獲得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愉悅體驗。
區(qū)別顯而易見:車機以自己的OS系統(tǒng)為核心,可以自然形成地圖、娛樂等中心,而手機僅僅是一個界面而已,相互獨立的APP很難依據(jù)用車的場景互相聯(lián)動。
還有一個重點:就目前來看,智能汽車可想象的空間之一就是人車交互。在交互體驗上,一臺真正的車機——車輛原生設計的系統(tǒng),可以結合語音、手勢、感知,甚至表情的交互形態(tài),是更適合于駕駛的多模態(tài)交互方式——這是完全有別于手機的交互形態(tài),它更自然,也更高效。
無論是界面分布還是交互形態(tài),涉及到的核心問題就是車機本身的算力——蔚來的智能車機與智能手機的復雜程度不在一個數(shù)量級,用手機去映射固然也有一定的智能體驗,但是會打很大的折扣。
▌廠商——你真的在創(chuàng)新?
說完用戶,說供給側——廠商。
中國車市經歷了28年的高速增長之后終于開啟了已超過18個月的下跌,2019年收官之際亦沒有好轉跡象,行業(yè)內預計2020年大概率維持現(xiàn)狀——雖然車市長期向好,但將在一段時間內增長疲軟,廠商將在更為精細的存量競爭中打拼。
寒冬引發(fā)了廠商的集體焦慮,過去兩年廠商為尋求增量提了很多的創(chuàng)新點,包括移動出行、智能網聯(lián)、電動汽車等,然而,就像共享汽車(分時租賃)燒了一大筆資金終于發(fā)現(xiàn)自己是個偽需求之后,到底該怎樣判斷,我們的創(chuàng)新是不是有價值的創(chuàng)新?
更直白一點,怎樣判斷在做的創(chuàng)新是不是偽創(chuàng)新?

做個類比:新能源汽車自2019年7月至今,補貼斷奶之后被迅速打回原形,那些貼著政策邊設計產品的在破產邊緣,而比亞迪卻依然賣得紅紅火火,特斯拉也在今年三季度迎來爆發(fā)。
這是一個警醒,偽創(chuàng)新,就像新能源汽車拿補貼一樣,短期拿到一些利益,但是一旦走入市場的競爭,就會迅速失去優(yōu)勢。
“10元的手機支架”也是一樣。
手機再強大,但手機終歸是給手機設計的,設計手機的時候從來沒想過放在車里面導航。將手機映射至車機的方式看似簡便討巧,但是并沒有從車輛本身原生設計去思考——偽創(chuàng)新。
當然,也有一部分廠商是迫于成本壓力,這種情況下,當手機支架終將演變?yōu)橐慌_強大的車機,映射的方式就是一個折中方案。
那么,真正的創(chuàng)新,與偽創(chuàng)新,除了給用戶體驗的不同,還有什么影響?
一言以蔽之:智能汽車不只是汽車+智能應用,而是全方位改變汽車生活的相關生態(tài)。
其中,數(shù)據(jù)起到了絕對作用。
有人建議,要在汽車“新四化”中多加“一化”——數(shù)字化。廠商都在說的數(shù)字化轉型,必須首先擁有自己的用戶觸點和粘性,這需要提升車機與用戶的聯(lián)系,打造數(shù)字閉環(huán)。
汽車在移動過程中,汽車傳感設備的數(shù)據(jù)價值,尤其在V2X時代,車機承載著與外部環(huán)境、道路交互的功能。廠商可以利用這些數(shù)據(jù),對車主進行更貼合場景化的服務推送。
比如,廠商通過車輛數(shù)據(jù)和車主數(shù)據(jù)結合,對于需要維修和保養(yǎng)的車輛,主動推送維保的地點、內容。如果推送的內容越來越精確,車主對廠商的信任度就會越來越高,未來的在線服務,所謂的挖掘“客戶全生命周期價值”就變?yōu)楝F(xiàn)實。
▌結語
什么是智能汽車?
從外部看,它是大智慧交通、甚至智慧城市的一個點,涉及V2X、自動駕駛等;從內部看,對于駕乘者來說,它又是一個智能座艙,涉及場景化服務推送的各種應用。
無論從哪一個維度看,車機的算力都是必須的——所謂智能正是車與人、車與車、車與環(huán)境的不斷交互,而除5G之外,算力就是另一個必要條件。同時,沒有車本身的算力,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OTA。
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還用手機,這是汽車人的恥辱?!?/p>
我們看見,數(shù)據(jù)、算力、生態(tài)將成為未來汽車廠商的爭鋒焦點,車機有它的車場景原生優(yōu)勢,在V2X時代有著更廣闊的想象力,我們正在聽見它的進化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