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雄論
秦雄論
自古助秦成帝業(yè)者,多下場凄慘者也,然八方賢人蜂至,何哉?此乃助秦可得志,一展宏圖報。志之所成,雖死無悔。與碌碌不為者,天地之別也。
夫商君者,魏國相兩度諫王,王皆不睬,輾轉(zhuǎn)于秦,輔孝公變法,秦遂成霸主之基,仍不免封地起兵自衛(wèi)兵敗身亡。
夫白起,長平之戰(zhàn)大破趙軍殲敵四十余萬,東方六國無力御秦國之攻勢。秦之一統(tǒng),大抵時間之題,后因讒言賜死。一代名將殺神,就此隕落。
夫李斯,秦之文章,一人而已。以丞相之尊位,助成秦之統(tǒng)一。然不免被卷入爭斗,終前嘆曰:“悔之,不得黃犬之樂矣?!毙秊橼w高所殺。
夫蒙恬,北筑長城御匈奴,護國安民。與太子扶蘇關系甚好,然趙高謀反篡詔,皆殺之。自此,秦無統(tǒng)兵之大將,亦使秦亡之速也。
夫呂不韋,曰奇貨可居,助始皇之父嗣位,始皇之母,前其妾也。呂氏春秋,千金難易。位列丞相,封文信侯,稱仲父。后被罷職放逐至邊瘴之地,自知難逃,服毒身亡。
此六子者,皆英才也。助秦一統(tǒng),功苦皆勞。下場雖慘,然其功名代相傳,千古亦有名;功成身死,非所望也,甘愿輔秦成帝業(yè)。至死無悔,勝無聞于當代;不畏生死,只求天下名揚。吾念之,若當此時,與此英才不二已。
斬諸侯,弒將相。歷朝皆有之,越大夫文種,漢之淮陰侯。吳起,李牧,李善長。劉基,魏延,伍子胥。然秦人數(shù)之多,此乃秦之所以不長關。
肥沃之地,若不與理會,則會荒蕪而草滿;若加以耕種,則可倉豐而糧足。而如何用之,無需多顧。倘若為人所奪,則空臨而羨魚。此為伯樂與千里馬之得也。
此雖古義,至今尚可。夫人財,才大國,人才不可盡用。而為他國所取,旋而擊之。無論勝敗,只增笑耳。使外國人才裹足不入,內(nèi)部之能效力于外者。此破滅之道也,魏惠王之失也。只貽笑耳。資源雖有限,人才需尊重。人才恐無聞于當代,明君恐不盡收天下之才。此萬世之理也。
夫秦之強,為人才所舉,為人才所滅。若使人才寒心,至使荒蕪萌暗叢生。至諫逐客書不達,而異國不問出處。致使人才流失之眾,富者自愿遷國。吾認為此不可舉也,務必急而辦之。
青葵
202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