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社原創(chuàng)小楷,嵇康《琴賦》全篇完成

《琴賦》是三國時期曹魏文學(xué)家嵇康創(chuàng)作的一篇賦。此賦開始描寫樂器所生的環(huán)境:敘述椅梧生于崇山峻嶺,吸取了天地純一之氣及日月精華。在《琴賦》的首段,即以寫地之勝,來烘托出椅梧的珍貴,即指出了琴的珍貴。

嵇康(223年—263年),字叔夜,譙國铚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魏晉玄學(xué)的代表人物之一,“竹林七賢”之一。善于音律,創(chuàng)作有《長清》《短清》《長側(cè)》《短側(cè)》,合稱“嵇氏四弄”,與東漢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其留下的“廣陵絕響”的典故被后世傳為佳話,《廣陵散》更是成為十大古琴曲之一。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主要是詩歌和散文。詩今存50余首,以四言詩為多,占一半以上。散文《聲無哀樂論》《與山巨源絕交書》《琴賦》《養(yǎng)生論》等是千秋相傳的名篇?!端鍟そ?jīng)籍志》著錄有集13卷,已散失,僅存10卷本;明人刻有《嵇中散集》;魯迅輯校《嵇康集》,收入《魯迅全集》中。

工具
筆:墨社今夕特制軟玉
紙:墨社今夕特制無格簾紋毛邊紙
墨:墨社今夕特制輕膠中濃墨液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