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短篇科幻小說《光速》

“我們的任務(wù)完成了嗎?”
“完成了?!?/p>
“意義何在?”
“為了過去,為了現(xiàn)在,為了未來,不變的,為了人類?!?/p>

2478年
以藍岸天文臺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到了奧爾特星云一次巨大的變動,在奧爾特星云的前面,出現(xiàn)了一片新的星云,它的體積看上去是要比奧爾特星云大的,完全遮住了奧爾特星云,天體物理學(xué)家給予它一個名字————孟買星云。
孟買星云的發(fā)現(xiàn)一時間轟動了全球,因為人們觀測到,這個星云,不同尋常!孟買星云處于不斷的運動之中,起始人們觀測到它時,它才只有一橫,這一橫簡直是過于標準,比人類用最頂尖的儀器印出來的一橫還要標準!孟買星云的運動過程卻并非混亂!而是有條不紊的!星云的變化都像在組裝著什么,那速度無疑是迅速的,因為,僅僅只過去了半個小時,就已然成型了!形狀出來的一瞬間,所有人都為之震驚!只有中國!中國在第一時間識別了那個形狀!沒有人知道為什么星云會如此變形,但它確確實實是發(fā)生了,那上面呈現(xiàn)出的,竟是一行規(guī)整的行體漢字!————“你們需要達到光速!”這忽如其來的星云從一開始就引起巨大關(guān)注,如今竟擺出了個可以認出來的漢字!
韓維哲是個渴求知識的學(xué)者,同時他也是一位天體物理學(xué)家,此時他正與眾多中國的科學(xué)家商討此次的異象。
“也許這只是新誕生的星云罷了?!币粋€人說道。
“不,它的運動是規(guī)則性的,你看到它擺出來的形狀了嗎?那是漢字?。 表n維哲反駁道。
“是啊,再怎么說,它所呈現(xiàn)出的形狀就是漢字的行體,其規(guī)整程度是我們最頂尖的計算機都模仿不來的!”另一個人補充道。
忽然,一個穿著白色外衣的人闖了進來:“各位!孟買星云時隔半個小時,又開始運動了!”
“什么?”眾人詫異,他們沒想到星云竟即將再次發(fā)生改變。一開始的孟買星云呈紅色,是鮮艷的,發(fā)散著亮光,而現(xiàn)在,孟買星云居然正在改變顏色!從紅到粉,從粉到紫,從紫到深藍,又從深藍到藍,隨著顏色逐漸成形,其形狀也發(fā)生了改變!此次更是令全球的科學(xué)家感到困惑,因為星云擺出了英文!————“You need to reach the speed of light!”,其意思翻譯過來,竟也是“你們需要達到光速!”!這下不但所有的科學(xué)家正絞盡腦汁地想明白這件事,美國更是直接下令用載人飛船前去查看。又半個小時過去了,星云再一次發(fā)生了形狀上的改變,顏色逐漸變成了銀色!形狀又變成了:“あなたは光の速度に到達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這次,有些人的預(yù)言靈了,這句話的意思不出所料的還是“你們需要達到光速!”,又半個小時,顏色未變,其形狀變成了:“?? ??? ???????!”,不錯,其意思依舊未變!此時,美國已經(jīng)將一艘載人飛船送出了太空。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星云的形狀遍布了每一個國家的語言,而其意思竟全是“你們需要達到光速!”,其時間用了98個小時!而在最后,此星云只用了兩種語言表達了同一個意思————英語和漢語,其意思為:“你們?nèi)祟惖臅r間已經(jīng)不多了!你們必須在2500年之前到達光速,在此之前你們?nèi)祟惪梢曰顒拥姆秶挥邪霃綖?光年的球體內(nèi)!否則你們就一直待在太陽系吧!”,此話一出,霎時間人民慌亂,整個地球地動山搖,仿佛進入了世界末日。
這也許是外星文明對人類的考驗,可能是一種對人類的測試,看看人類是否有資格繼續(xù)存活。
而制造星云的生物也并非言而無信之輩,韓維哲居然真的觀測到了一個半徑為2光年的圓球正籠罩著整個太陽系,這絕不可能是等閑之輩能夠擁有的科技,制造星云字體、創(chuàng)造巨大圓球,這簡直是一個頂級文明!且這個文明一定掌握了到達光速的技術(shù)!而人類得在這67年內(nèi)達到光速,這已然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問題————以人類的科技真的能夠到達光速嗎?
“我們還缺一個愛因斯坦。”韓維哲對著旁邊的科學(xué)家說道,“但很不巧,這個愛因斯坦的奇跡年,只能在這22年內(nèi)了?!?/p>
“正因如此,我們必須立馬從事?!蔽锢韺W(xué)家楊修恩說道。
“可有質(zhì)物體終究達不到光速。”韓維哲嘆了口氣。
“萬一呢?連制造星云字體制造籠罩球的文明都能存在,我們?nèi)祟愲y道還怕達不到光速嗎?”楊修恩說道。
“也對?!?/p>

話雖如此,但人類也并無引起騷亂之輩,在平凡的百姓中,總是有那么些個人知曉一二,而到達光速,就相當(dāng)于要突破相對論了,一些圖謀不軌的科學(xué)家就開始發(fā)聲了:“人類終將達不到光速!這是愛因斯坦用自己的相對論證實的!愛因斯坦這位偉人都如此認為,那我們?nèi)祟愡€有什么機會呢?”全球各地,接連出現(xiàn),民眾果不其然地慌亂了,恐怖分子也在這時候大部分涌現(xiàn)了,可謂乘人之危,而每個國家都在做每個國家所做的事,即盡量將暴亂停息。最亂的莫過于是美國了。不知道是以前的事情還是什么,美國的亂似乎可以說是意料之中了。謀殺、放火、搶劫,在一瞬間內(nèi)澎涌而出,似如火山爆發(fā)了,似如大雨傾瀉了。旭日東升時,火光比的上日光了,而夕陽西下的火燒云,這時也顯得像是真的流下了血。街上的辱罵、種族歧視愈發(fā)嚴重了,最不可觸動的法律就是種族歧視了,這是聯(lián)合國規(guī)定的,而此時卻是最常見的了。槍聲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出現(xiàn)了,軍隊介入了,對于那些十惡不赦者,是要擊斃的。但也并非是美國。經(jīng)濟世界第一的中國也算是起了騷亂,但中國人的內(nèi)亂就不像美國來的猛烈了,街上只偶爾會出現(xiàn)拿著刀的人,當(dāng)然,搶劫在這末日之中,總是會有的,當(dāng)你知道,你這輩子都無法擁有那些奢侈的生活時,你會想著去擁有它,去感覺它,代入它,而現(xiàn)在給了你一個改變的機會,讓你在這短小得可憐的生命中活得唯一一次爽快,是沒有人不愿意的,尤其是那些長期被上級壓制的上班黨,誘惑是驅(qū)動人類前進的唯一動力,但同時卻也是摧毀人類社會的唯一手段,這不是一個人的品德有問題,只不過人性亦是如此。但在21世紀末期就一直存在一句話了,叫做“你永遠不知道中國的警察有多厲害”,警察似乎是全能的,騷亂的人,對不起了,警察太強,亦是上天也無法挽回的局面了。為什么中國的百姓沒有向其他國家那么亂呢?也并非如此,有四分之三吧,四分之三的國家都是像中國這樣的,若是為什么,恐怕也只能用兩個字來代表了————“團結(jié)”。而最安靜、美麗的地方還是非洲,在這亂世之中,儼然溫室中的花朵。韓維哲他們正是為了不受騷亂影響,從而轉(zhuǎn)到非洲進行工作了。當(dāng)然是經(jīng)過非洲政府同意的。
雨落下來了,非洲的天氣格外的好,不像酷暑,不如嚴寒,此時為春,而春所帶來的,便是無邊的光景了。這即使是在非洲也是很容易見到的,對于非洲來說,這一個世紀以來,環(huán)境的變化是最好不過的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同時,非洲卻又真正的溫暖了起來,這片大陸是祖先們踏過得土地,時間的痕跡或許已經(jīng)被風(fēng)吹干掉了,但即使是在塵埃中,閃閃的光亮也總不會讓人不注意到。韓維哲又工作了一天,這也許是無用功,但那又如何呢?在努力中長眠,也不失人類的一個好歸宿。但者卻有可能傷害到了一些人類————那些好奇的孩子,孩子們成長著,稚嫩的臉蛋逐漸成熟,若是秉持著好奇心,知識就會一袋又一袋地裝進去,在這過程中,誰都不知道愛因斯坦會從哪里再次誕生。好奇心是人類對于世界萬物最好的能力,求知是本能,在進化過程中,為何只有求知保存了下來?人類不是畜生,不靠運動的話,那就用大腦,對于任何問題,我們的大腦是對于我們最好的工具。而如今,科技的進步也得益于政治,政治需要人才,科技的進步促使新一代有了更好的見識與好奇心,這便培養(yǎng)了人才,再去學(xué)政治,又而得人才?!缎律丝趦?yōu)勢的最大化使用》的提出使中國多了幾十個著名的數(shù)學(xué)家、物理學(xué)家、政治家、史學(xué)家等等。其內(nèi)容大致是“將人口多的優(yōu)勢最大化使用,就要培養(yǎng)單方面人才,其他國家的人才多,新生代可以不怎么努力,也偶爾會有新的人才。而中國不一樣,沒有特別厲害的什么科學(xué)家數(shù)學(xué)家。有,但也僅僅是幾個。因此,要培養(yǎng)單方面人才來彌補全方面人才的不足,既然咱們國家的1小于其他國家的1,那就用10,用100,一人之力終不敵團隊之力,團隊的融合與單方面人才才是我們最需要的。在新生代學(xué)習(xí)過程中,不知有多少人才被掐斷了成才的希望,不能失去他們,那就重新拿回來?!敝袊鴨畏矫嫒瞬哦嗔?,為什么?或是政治,或是科技,但若談人類本質(zhì),莫過于求知,韓維哲思來想去,僅此而已,這讓他覺得,至少這是有意義的。

那么,在三維空間中,誰都知道有質(zhì)物體達不到光速,這是愛因斯坦用相對論對物體速度作出的限制,要打破這個速度限制的魔咒,恐怕還得從空間入手。撕裂空間使用空間折躍技術(shù),這倒是個不錯的建議,算是對達到光速的曲線救國吧,可即使如此,空間折躍技術(shù)也是讓人毫無頭緒。而曲率飛行是個不錯的選擇,可是那會觸發(fā)時間膨脹,誰都不能保證那人回來以后時間都多少了,屏蔽希格斯場倒也是個選擇,可10的17次方攝氏度的溫度是讓韓維哲有些難堪了,于是,要想屏蔽希格斯場,就得先拿出兩樣?xùn)|西:第一樣就是不會被那么高的溫度干擾的船體,至少現(xiàn)在用原子制造的物體是不太可能了,第二樣就是要解決熱能的問題,以對撞機撞出個黑洞,再利用人造的吸積盤獲取能量。
把對撞機放在火星,定時從木星的小行星帶取行星進行投喂,以保證其穩(wěn)定程度。而飛船表面則可以裝上小型的電磁力發(fā)生裝置,以制造一個場用于保護。而接下來,就是建造過程了。
首先要到火星上去建造對撞機,一個國家的力量是很難完成的,所以,在眾多國家的幫助下,兩個任務(wù)正在同時完成,一個是取衛(wèi)星,一個是造對撞機,便是在2482年全部到位。
2482年
對撞機內(nèi)的高能粒子擊中了物質(zhì),向內(nèi)則坍縮,坍縮則成了個微型黑洞,隨后給予物質(zhì),即衛(wèi)星,它們像石頭,一投進去,便開始了旋轉(zhuǎn),它們之間高速運動并摩擦,產(chǎn)生了大量的熱量,形成了一個人造的吸積盤。
而這一切卻并非是韓維哲一人所想。

往事一(李萬成視角):
李萬成是一名熱愛太空的宇航員,他有一個12歲兒子,叫李思奇,李萬成十分疼愛李思奇,自己的媳婦因為車禍而命喪黃泉,因此只有一個兒子是他人生中唯一的生存希望,李思奇長時間被寄養(yǎng)在自己的爺爺家,而李萬成則會在每次太空作業(yè)后回來(此時代宇航員可多次申請?zhí)兆鳂I(yè))給李思奇一個大大的擁抱,除去兩個月一次的太空作業(yè),幾乎是李萬成陪伴著李思奇??墒?,就在2411年一次太空作業(yè)李萬成歸來后,第一時間想見到兒子的李萬成趕到父親家中,大聲叫父親,父親拄著拐杖走了下來,看上去像是剛睡過。
“怎么了?萬成?”李凡策問自己的兒子李萬成。
“爸,您孫子呢?”李萬成此時還是笑著臉的,還對見到兒子抱有憧憬與向往。
“嗯?他難道不在客廳嗎?”李凡策有些疑惑。
“難道他是在和我玩捉迷藏?”李萬成心中更是想著兒子有趣了。
“指不定哦,你去找吧。”李凡策打了個哈欠。
“行,爸,你先去睡吧。”李萬成說道。
放下了手中的包,李萬成開始了捉迷藏的游戲,“兒子?兒子?你可藏好了!爸爸來抓你啦!”李萬成首先盯上了衣櫥,“哈!”本想著找到就嚇一下,沒成想兒子不在這里,“好你個小崽子,還挺會藏!該我捉到你怎么撓你癢癢!”李萬成跪下來看沙發(fā)底下,看床上,拉開窗簾,就是找不到兒子,語氣漸漸有些不安了,“兒子你在哪兒?你可別鬧??!”有些慌忙了?!皟鹤樱績鹤?!李思奇!你人呢?”有些緊張了?!皠e啊,爸爸認輸了,你快出來啊?!边€是不見人,有些害怕了,直到整個家都被翻了個遍,李萬成后知后覺地想兒子失蹤了,便向警局報了案,可時至今日,已然了無音訊,李萬成對太空的興趣也逐漸不如往日了。而他決定放下過去,直面現(xiàn)實,于是,一股腦扎進了光速飛船的參與就是他口中的“直面現(xiàn)實”,其實也就是逃避現(xiàn)實了吧,但其實,在他眼里,完成光速飛船的工作就已經(jīng)等同于找回兒子了。

往事二(李思奇視角):
李思奇今天依舊喜歡那本古老的書,是21世紀一位名人撰寫的名著————《時間簡史》,并拿著筆做著筆記,這已經(jīng)是不知道第幾本科普的書籍了,雖說他看不懂《相對論》的全部,但他至少把他所能理解的部分做成了筆記,同時《幾何原本》也是他的熱愛,筆記上的頁數(shù)顯示的是第281頁,普通的筆記本做不了那么多的摘記,這是他將眾多筆記本聯(lián)合起來的,雖說如今腦機泛濫,但他還是喜歡這種古色古香的古董。正在他寫的入神時,一聲聲音響了起來,李思奇尋常地想去看看是個什么情況,尋著聲音找到了衣櫥旁,不料剛打開衣櫥,竟渾暈過去,再次睜開眼時,已經(jīng)是一個全新的地方了…………

正篇:
一個來自北京大學(xué)(此時這些名大學(xué)依然存在)的物理系教授楊修恩提供了寶貴的意見,楊修恩,24歲,他告訴了韓維哲屏蔽希格斯場這個法子,對撞機、飛船的設(shè)計都是根據(jù)他的想法而設(shè)計的,不夸張的說,這人是比韓維哲還要厲害的人(韓維哲是當(dāng)時世界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物理學(xué)家,數(shù)學(xué)家,因解決了祖父悖論而就此聞名世界?!窘鉀Q方法會在文中提及到】)楊修恩還提出,黑洞輻射要進行對其的一定壓制,則要制造一個戴森球,以防止飛船被吸入且在同時對外進行熱量輸出使希格斯場崩潰。當(dāng)希格斯場崩潰,被如此高的能量裹挾著,同時,物質(zhì)的光速限制也被打破了,其甚至于會突破光速!那個戴森球造起來也算是不容易,難啊,造的時候得注意黑洞的吸力。

祖父悖論解決方法:
穿越者在未穿越前是與過去相同的個體,但一旦穿越了過去,就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個體,你在過去所做的事只會影響一個新的你的抹除,但你依然存在,因為從穿越的那一剎那起,你就已經(jīng)與過去切斷了任何聯(lián)系,所有行為都不會影響到你的存在。(概述)

李萬成準備著,這是他生涯最后一次作業(yè)了。
“準備好了嗎?”
“準備好了。”
“我不知道你還喜不喜歡這份工作,你兒子的事我感到很傷心,但為了人類,我想,你應(yīng)該這么做。”
“是的,我熱愛這份工作,為了人類?!?/p>
李萬成笑了,他從容地走向了放著飛船的承載臺,“冊次”,飛船的門折疊式地打開了,先是折起了三分之一,又折起了三分之二,隨后折疊完畢。
“李宇航員!一路順風(fēng)??!”楊修恩笑著向李萬成揮手,兩人雖從未見面,但為了成功和安撫,也算是程序上的招呼吧。
“對!是走出去還是活在太陽系里,就看你了!”韓維哲應(yīng)和道。
“是!長官!誒,這位教授,您怎么有點像……”李萬成先是回答了韓維哲,隨后看向了楊修恩。
“怎么了嗎?”楊修恩問道。
“沒什么,我走了,教授。”李萬成步入艙室內(nèi)了。而楊修恩等人也退后了,飛船慢慢脫離了地面。
“你說,我們會成功嗎?”楊修恩問韓維哲。
“嗯?應(yīng)該吧,我們?yōu)榇烁冻隽四敲炊嗯?,時間和精力,話說,你不是一直堅持我們能成功的嗎?為什么還要這么問?”韓維哲看向了楊修恩,楊修恩一只手托著下巴。
“沒什么,我,我也許只是有點激動?!睏钚薅鞯氖终莆孀×四?,韓維哲能從其中看到點點閃爍的光,那似乎是淚水。
“量子通訊已建立?!憋w船已經(jīng)飛出了赤道,正在接近黑洞。
“一切良好,并無大礙?!崩钊f成向中心回復(fù)道。
這時,通訊不知為什么被切斷了,一切都像忽如其來的,李萬成的飛船停在了離黑洞的戴森球不遠的地方,這個距離當(dāng)戴森球啟動,若是不開啟電磁場的保護,那定是死路一條了。而切換能源的按鈕的連接線也似乎被切斷了。李萬成這時也有點慌了。
“喂?指揮部能聽見嗎?中心?喂?戴森球就要散發(fā)熱量了!我需要支援!”李萬成吼道。
然而中心已然沒來信息。
中心這邊卻已經(jīng)亂成了一團,都在為失聯(lián)而擔(dān)心。
“宇航員?宇航員?收到請回答!收到請回答!”通訊員正慌張地喊著,手抖了,自然人就不好了,熱鍋上的螞蟻,就像如此,楊修恩坐下來了,韓維哲卻是在一個地方走來走去,中心的人急急忙忙地來來往往,來來往往中,春風(fēng)吹過,一滴雨水砸落在地,兩滴,三滴,接著細雨,大雨又下了起來。雖然是春雨,卻絲毫感受不到任何溫暖,惆悵嗎?不,那是絕望。唯一的希望若是在此出破滅了,那就是對于人類的一個最大的不負責(zé)了。壓力或許要比這地球上的萬有引力還要大,每個人的額頭上都不免多了幾滴汗水。風(fēng)吹著,雨下著,戰(zhàn)場上,一匹戰(zhàn)馬奔跑著,肆意而又愉爽。
“??!快??!驅(qū)動啊!”李萬成還在生氣地吼著,怒氣由心中從口噴出,漸漸地,隨著與黑洞的距離越來越近了,絕望也來到了這個小小的飛船上。李萬成心中覺得難逃一死了,拿出了一本書,名字叫做《時間簡史》,那是他的兒子李思奇出事前放在沙發(fā)上的,上面還有筆記,一頁一頁的翻著,時間在頁數(shù)中流逝、回憶,“在太空中絕望時,要冷靜對待事物”,李萬成看到了這句話,心中不免有些難說的滋味,淚水流了下來,那是他一個父親對于兒子最后的留戀了,而這時,他要“冷靜對待事物”了。
戴森球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運作了,散發(fā)熱量了。
而這時,重啟能源的李萬成終于完成了“冷靜”,飛船在電磁場的包裹下,熱量在真空中似有似無地彌漫開來而未傷及飛船,在這個情況下,加速了,飛船變得越來越快了,“我做到了!”李萬成尖叫了,他簡直不敢相信他做到了,重啟能源固然危險,可不放手一試,怎能成功?
中心這時也傳來了一句“我做到了?!?/p>
歡騰中,楊修恩依然坐著。
熱量越來越高,越來越高,越來越高,越來越高,星際中的點點光,促成銀河,到達了光速的物質(zhì),莫過此時————希格斯場崩潰了,速度到了光速,是最令人激動的,如落日之壯觀,如長城之宏勢,如明月之亮潔,如高山之高邈。
“我做到了!我做到了!”
“我們到達了光速!是光速!遙不可及的光速!是299792.458千米每秒的光速??!”
“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我們做到了!是我們!我們!人類!”
“我們終于到了!到了!到了!這真是不可思議!”
“中心,我不知道你們能不能聽到!這是人類的能力!這就是人類!我們突破了!突破了!”
“嗚呼!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們做到了!做到了!光速!”
“聽得到嗎!我到光速了!”
“我們聽到了!我們聽到了!沒錯!是的!你達到了!光速??!”
中心給去了答復(fù)。
“在這宇宙中,終于突破了一個極限!”
“這是人類的壯舉?。∈且粋€文明何等偉大的進步?。 ?/p>
“這就是光速嗎?真是美好……你能看到嗎?兒子?”
中心的人安靜了下來。
楊修恩拿出了一張照片,在那上面,是李萬成與李思奇的合照。
“當(dāng)然,我能看到,也能聽到,父親。”
這時,籠罩球消失了。
原創(chuàng)短篇科幻小說《光速》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