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化學(xué)整理
戰(zhàn)國所著《周禮》中記載沿海古人“煤餅燒蠣房成灰”(“蠣房”即牡蠣殼,主要成分為CaCO3),并把這種灰稱為“蜃”,“蜃”的主要成分為CaO ,即CaCO3高溫分解的產(chǎn)物
2、“獨憶飛絮鵝毛下,非復(fù)青絲馬尾垂”中的“飛絮”與“馬尾”化學(xué)成分分別是纖維素和蛋白質(zhì)
3、“紛紛燦爛如星隕,赫赫喧豗似火攻”、 “火樹銀花”,描述了金屬元素焰色反應(yīng)的現(xiàn)象
4、《本草綱目》“燒酒”寫道:“自元時始創(chuàng)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這種方法是蒸餾
5、《天工開物》記載“凡研硝(KNO3)不以鐵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禍不可測”。是指硝酸鉀的性質(zhì)不穩(wěn)定,硝酸鉀雖不能自然但不能撞擊,如果撞擊就有可能發(fā)生爆炸?!跋嗉せ鹕笔侵副?/p>
6、東晉葛洪《肘后備急方》中稱“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屠呦呦以此法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利用了萃取原理,操作中“漬”和“絞”分別表示浸取、過濾,文中涉及的操作均為物理方法
7、《本草經(jīng)集注》記載鑒別硝石(KNO3)和樸硝(Na2SO4):“以火燒之,紫青煙起,乃真硝石也”,該方法是利用焰色反應(yīng)來辨別真假硝石
8、“升煉輕粉(Hg2Cl2)法”用水銀一兩,白礬(明礬) 二兩,食鹽一兩,同研不見星,鋪于鐵器內(nèi)。以小烏盆覆之,篩灶灰鹽水和,封固盆口,以炭打二炷香,取開則粉開于盆上矣。其白如雪,輕盈可愛。一兩汞,可升粉八錢。文中從生成物中分離出輕粉涉及的操作方法為升華
9、地溝油成分是含有有毒物質(zhì)的油脂,地溝油可以用來制肥皂、制生物柴油。
10、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石灰石、純堿和石英;制造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石和粘土
11、《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說:“水銀熔化(加熱)還復(fù)為丹”?!饵S帝九鼎神丹經(jīng)》中的“餌丹”、“柔丹”和“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熱Hg制得的。這里的“丹”是指汞的氧化物HgO。
12、《本草衍義》中對精制砒霜過程的敘述:“取砒之法,將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煙上飛著覆器,遂凝結(jié)累然下垂如乳,尖長者為勝,平短者次之?!贝诉^程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華
13、夫金木無常,方園應(yīng)行,亦有隱括,習(xí)與性形。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里的“朱”指的是朱砂HgS
14、《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麻黃能“止咳逆上氣”,古人用麻黃治療咳嗽
15、“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從中可以得出古人從沙子中得到黃金的方法為重力沉降法
16、宋代《開寶本草》中記載了KNO3的提純方法 “……所在山澤,冬月地上有霜,掃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煉而成”,這里涉及到的操作方法是溶解、蒸發(fā)結(jié)晶。
17、《詠石灰》(明·于謙)中“…烈火焚燒若等閑…要留清白在人間”其中“清白”是指氧化鈣CaO《天工開物》中“凡石灰,經(jīng)火焚煉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O3涉及分解反應(yīng)
18、《天工開物》中記載:“以消石、硫磺為主。草木灰為輔?!晟Ⅲ@而魄齏粉”文中提到的是火藥?!短旃ら_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間絲、麻、裘、褐皆具素質(zhì)…”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
19、中華民族有著5000年燦爛的文明,在中國化學(xué)的原始形式是煉丹術(shù)?
20、《物理小識》卷七《金石類》中指出:有硇水者,剪銀塊投之,則旋而為水。其中的“硇水”指硝酸
21、凡火藥,硫為純陽,硝為純陰”中“硫”指的是硫黃,“硝”指的是硝酸鉀
22、《天工開物》中有“至于礬現(xiàn)五色之形,硫為群石之將,皆變化于烈火”其中的礬指的是金屬硫酸鹽
23、《本草綱目》中“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里的“堿”主要是碳酸鉀
24、據(jù)《易經(jīng)》記載:“澤中有火”,“上火下澤”。澤,指湖泊池沼?!皾芍杏谢稹?,是指甲烷
25、“水滴石穿”(是碳酸鈣與二氧化碳、水的反應(yīng))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對石灰石的溶解作用
26、周輝《清波雜志》卷十二:信州鉛山膽水自山下注,勢若瀑布,用以浸銅,鑄冶是賴,雖干溢系夫旱澇,大抵盛于春夏,微于秋冬。古傳一人至水濱,遺匙鑰,翌日得之,已成銅矣。這里的膽水是指CuSO4 溶液